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

2024-12-24 00:00:00夏秋萍
教育界·A 2024年36期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教育

摘要: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进入多种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丰富的互动机会。这有利于幼儿社交能力发展,而且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角色游戏与同伴交往这两个概念,并讨论了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三个方面策略,并给幼儿园、教师、家长提出了一些培养建议。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教育;同伴交往能力

作者简介:夏秋萍(1989—),女,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心幼儿园新镇区分园。

角色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幼儿教育活动。通过在角色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幼儿可以初步了解社会规则,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着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挑战,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而角色游戏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研究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交能力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

一、角色游戏与同伴交往概念的界定

(一)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的核心在于“扮演”。在游戏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这个角色通常拥有独特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和能力,参与者需要根据角色的这些特质来做决策,与其他角色互动,并在游戏的规则框架内推动故事发展。这种游戏方式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在幼儿角色游戏中,多名幼儿可以一起在游戏区域玩耍,扮演不同的角色,积累生活经验,学习沟通技巧。

(二)同伴交往

交往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是心理上的互动;另一个层面是行为上的相互影响。通过交往,个体可能在价值观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交往还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个体与自身的交往,二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幼儿教师可以基于交往的概念、特点,分析如何推动年龄相近的个体通过行为和观念的相互作用,实现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

二、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优势

(一)使幼儿心情更加愉悦,更顺利地参与游戏

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在角色游戏中他们很容易感到心情愉悦。当幼儿在游戏中感到愉快并且知道如何继续玩下去时,他们会愿意与同伴互动,一起思考剧情。例如,在教师组织的“点菜”角色游戏中,明明和佳佳扮演顾客,珊珊扮演服务员,明明和佳佳点了很多菜,但珊珊没有足够的道具,于是珊珊说:“顾客您好,你们点的菜有点多,可能吃不完。为了避免浪费,你们可以少点几个菜。”明明和佳佳很快接受了珊珊的建议,减少了几个菜。在这个游戏中,明明、佳佳和珊珊表现得很放松,而且他们的言行举止既符合真实生活的规范,又富有创造力。

(二)有效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角色游戏通常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幼儿扮演的角色普遍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在角色游戏中模仿和表演不同的角色时,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创造,同时可以顺利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师组织的“点菜”角色游戏中,幼儿认真倾听教师的建议,在扮演角色时主动使用“请”“您”“谢谢”等礼貌用语进行对话。由此,幼儿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且会逐渐明白自己在与同伴交流时应运用礼貌用语,确保彼此在对话时感到舒服。

(三)帮助幼儿理解同伴意图,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如果幼儿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同伴的想法肯定和自己一样,或者完全不在意同伴的想法就匆忙采取行动,可能导致游戏无法进行下去。在组织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采用轻松的态度引导幼儿吸取教训,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社交技巧,从而逐渐学会理解同伴的意图,并采用合理的行为。在幼儿畅快地玩游戏后,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从成功的经验中总结有用的技巧,帮助他们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三、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科学策略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交往的游戏情境

1.灵活创造游戏空间

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语言发展需求,创造适合同伴交往的游戏环境。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空间,因为给幼儿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幼儿对角色游戏的需求。在一个班级中,可能有些幼儿喜欢扮演医生和病人,有些幼儿喜欢玩化妆游戏。在足够大的游戏空间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玩游戏,这会使得他们的游戏表现更好,也会使得他们愿意与同伴进行持续、深入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幼儿园内的其他区域组织游戏活动。随着年龄增加,幼儿的游戏兴趣可能发生变化,为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游戏活动,适当带领幼儿到更加开阔的游戏空间玩角色游戏。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餐厅区域玩角色游戏,让幼儿更好地沉浸在教学场景中,得到更充分的锻炼。

2.让幼儿自主布置游戏空间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游戏水平。大班幼儿接触的事物比中班、小班幼儿接触的事物多,积累的经验也更丰富。因此,与中班和小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更具主动性,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计划展开游戏。面对大班幼儿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他们自主规划游戏、布置游戏场景,从准备游戏活动开始自然地与同伴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规划“服装店”角色游戏,明确彼此的分工,一同讨论游戏角色、准备游戏道具、布置游戏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能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教师需要视情况决定是否介入幼儿的讨论,尽量做到让幼儿自主协商解决问题。

(二)提供有利于幼儿交往的游戏材料

1.增加低结构材料

在面对丰富的游戏材料时,幼儿往往会产生更强烈的玩游戏兴趣,也会产生更多的游戏思路,从而愿意主动开始与同伴互动。低结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结构简单的、能够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良好载体,具有多元性、可塑性、可持续等特点。因此,教师应当在组织角色游戏时,适当增加低结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要扮演的角色选择合适的材料。这样做可以使得他们与同伴的互动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公共活动区域放置塑料瓶、积木、绳索、海洋球、树枝和纸箱等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使用这些材料。

2.鼓励幼儿自己制作角色游戏所需材料

在玩角色游戏时,幼儿常常会发现,随着情节发展,自己需要不同的游戏材料。然而,幼儿的想法有时是难以预测的,教师未必可以准备所有幼儿需要的材料。在发现幼儿缺少必要的游戏材料时,教师可以顺势鼓励幼儿尝试结合现有材料,与同伴一起制作新的材料。例如,幼儿在玩了一段时间的“过家家”角色游戏后,提出想要为娃娃建一个新家的想法,教师可以顺势鼓励他们利用纸盒做房子,用积木做房子里的床、桌子等。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一起思考、商量并行动,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交往机会,可以充分锻炼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

(三)给出有利于幼儿交往的游戏指导

1.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适当介入

在幼儿玩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幼儿言行举止背后的需求,并在幼儿遇到沟通困难甚至是发生争执时适当介入,帮助幼儿有效沟通。

首先,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主动了解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及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科学方法,分析适合自己使用的策略,并积极采取实际行动,逐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其次,教师还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认真分析幼儿之间的互动,寻找合适的措施以引导幼儿继续与同伴交往。比如发现幼儿因为都想要扮演某个角色吵起来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鼓励争吵的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他们理解同伴的想法,并提出轮流扮演角色的建议,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还要牢记,自己只是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在组织游戏时,教师应该为幼儿留出游戏空间,给幼儿机会去犯错和纠错。由此,幼儿可以更顺利地积累经验、发展能力。除此之外,如果发现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因为种种原因陷入消极情绪,教师需要及时与幼儿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幼儿真正的需求和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做好情绪调节工作,走出消极情绪。

2.引导幼儿在玩游戏前制订游戏计划和规则

在引导幼儿玩角色游戏前,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组成多个游戏小组,在小组内制订自己的游戏计划和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给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例如,在幼儿玩“贸易集市”角色游戏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分组制订游戏规则,确定游戏角色、游戏道具等内容,然后采取合适的策略分配角色。

四、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其他方面建议

要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价值,只依靠教师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幼儿园及家长也可以参与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工作,以帮助教师巩固育人成果。

(一)对幼儿园的建议

为了提高角色游戏质量,幼儿园可以开展园本课题研究,或者邀请教育专家进入幼儿园分享实践经验,又或者鼓励优秀教师介绍利用角色游戏科学培养同伴交往能力的案例。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多种类型的活动来鼓励幼儿进行同伴交往。比如幼儿园可以在端午节、植树节、中秋节组织庆祝节日活动,鼓励幼儿据此玩角色游戏,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积累生活经验、提高交往能力。

(二)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不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还要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主动与家长交流,分享幼儿的游戏表现,具体说明幼儿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并提供在家组织角色游戏以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建议。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家长沙龙,和家长面对面讨论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倾听家长的育儿经验和困惑,帮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给幼儿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

(三)对家长的建议

家庭在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方面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庭环境,可以有力地推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

为此,家长需要营造开放和包容的家庭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与认可。同时,家长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自己与家人、朋友的互动,激励孩子与他人互动,指导孩子学习倾听、协商、合作的技巧。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定期组织家庭会议,给幼儿提供练习交流技巧的平台,同时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十分重要,从而增强与他人互动的信心。

家长还可以适当在家组织角色游戏,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这类亲子游戏不仅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还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多方面知识。在游戏中,家长需要教导孩子礼貌应答、认真倾听以及耐心沟通,为孩子与同伴交往打下坚实基础。当然,家长也可以联合起来组织户外活动,让孩子在更广阔的社交环境中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社交行为,积累丰富的社交经验。

结语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为了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角色游戏和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和特点,并积极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科学的教学活动。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布置游戏空间、制作角色游戏所需材料、制订游戏计划和游戏规则,以进一步提高角色游戏的育人效果。除此之外,幼儿园和家长也应重视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配合教师积极采取行动,帮助幼儿健康、顺利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怡玲.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4(1):56-57.

[2]李添丽,邵笑.幼儿园角色游戏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以中班角色游戏“野趣集市”为例[J].中国教师,2023(11):98-100.

[3]赵文霞.基于角色游戏提升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J].新课程研究,2023(32):129-131.

[4]温金华.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23(11):61-63.

猜你喜欢
角色游戏幼儿教育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篡位与偏区现状指导策略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9:25:13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26:43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26:00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1:44:49
浅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模仿故事角色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4:00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2:11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