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教学实践分析

2024-12-24 00:00:00洪文杰唐江兵
教育界·A 2024年36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思政教育核心素养

摘要:为了在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设置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途径,发展专业能力,从而提高革命题材课文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红色精神;核心素养;思政教育

作者简介:洪文杰(1980—),男,江苏省句容市边城中心小学。

唐江兵(1977—),男,江苏省句容市边城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教学承载着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面对革命题材课文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构建更加高效且富有互动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现状

(一)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不平衡

在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难以平衡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革命题材课文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情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资源,如果这类课文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析上,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缺乏理解,难以形成对革命历史的深刻认识。

(二)课程元素融合不足

革命题材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成为德育、智育、美育等多维度教育的载体。例如,革命英雄的事迹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案例,革命历史背景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素材,课文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然而,部分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些元素,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革命题材课文中的教育资源,导致课程元素融合不足。

(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革命题材课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难以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内化,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二、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

(一)设置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及能力设置教学目标,并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的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学生在感悟革命精神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此外,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应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二)整合课程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在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整合课程资源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核心策略。教师需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跨越学科界限,有效整合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知识,构建多维度的教育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历史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革命事件的理解,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思考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掌握、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发展,增强革命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在实施革命题材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这些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与革命题材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深入讨论来了解革命历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又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分享观点,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问题,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知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优化教学内容,体现语文学科素养

为了确保革命题材课文能够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素养,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和事件,并通过文本分析理解深层含义。此外,教学内容的优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围绕课文中的观点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教学途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在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多媒体工具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分享与革命题材相关的视频资料、互动课件,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课文内容。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六)发展专业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成效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持续优化革命题材课文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教学研讨等形式,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掌握如何更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共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形成教学共同体,从而推动革命题材课文教学的发展。

三、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

实践

(一)分析教学案例,深挖教材内涵

1.关注教学案例的针对性与时代性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为例。《狼牙山五壮士》作为革命题材课文,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教育价值。该课文叙述五位战士在狼牙山的英勇事迹,体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彰显革命文化的时代性,如引入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或应对自然灾害时救援人员的英雄行为,让学生领会革命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厚植爱国情怀,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学习、奋斗。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活动,深切体会革命先烈的无私与奉献,从而深刻领会革命精神。

2.关注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与层次性

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点,如生字、新词和句式结构。其次,教师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讨五壮士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加深他们对生命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这种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3.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需要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从而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本信息,还要深入探讨历史背景、人物心理和价值观念,从而深刻领会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教师可以对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进行细致解读,引导学生探索五壮士选择牺牲的深层原因,理解五壮士的革命理想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引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当代英雄故事,如抗洪救灾中的解放军战士,以此展示革命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实践。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讨论会、辩论赛、主题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现代社会中英雄行为的思考。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还有助于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丰富教学策略,落实多元评价

1.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互动性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室内布置反映当时生活的历史图片或物品,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革命年代。教师邀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他们穿上具有年代感的服装,手持道具,模拟朱德将军及其战友的日常生活和重大决策场景,深刻领会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坚定信念。这种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切身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2.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技巧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为每组安排不同的研究任务,如对课文的历史背景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课文主要人物的特点、围绕革命主题进行讨论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倾听、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观点,还能够锻炼沟通和协调能力。借助集体智慧的力量,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在实践中领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多元评价的公正性与激励性

在《朱德的扁担》的课堂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合作精神方面的表现。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创造性思维,并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学生能够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升自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正面反馈和鼓励,能够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他们深入学习革命精神的热情。

(三)评估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1.教学效果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教学效果的评估应结合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可以通过评估调研成果、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来衡量学生对《朱德的扁担》等课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定性分析侧重于学生的理解深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价值观念的内化情况。这种综合评估方式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反思过程的系统性与深入性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对《朱德的扁担》等课文的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反思,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互动的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反思不仅要关注教学的成功之处,更要关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情感体验不够深刻等。通过深入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根源,探索解决方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3.经验提炼的实用性与推广性

在教学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并考虑其实用性和推广性。对于《朱德的扁担》等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中总结出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合作学习策略、多元评价体系等经验。这些经验不仅要在本班、本校范围内得到应用和验证,还应通过教研活动、教学研讨会等途径进行分享和推广,以促进更多教师在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深化革命题材课文教学要求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途径、发展专业能力,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使革命题材课文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苏淑芳.立足价值本位,落实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实践分析[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9):52-53.

[2]陈茜.弘扬革命文化,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探索[J].新校园,2023(2):45-47.

[3]陈钦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小学语文革命主题课文教学探析: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教学为例[J].现代教学,2024(10):17-19.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思政教育核心素养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下大学生红色精神现状认同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0:09:01
红色精神: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 00:40:51
红色政权的建立对大学生的精神塑造
商(2016年31期)2016-11-22 09:35:05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