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共促成长

2024-12-17 00:00:00冒晓燕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亲子关系家校共育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校共育;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0-0066-02

突发情况促反思

“老师,小希放学回来后跟妈妈大吵了一通,现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怎么也不肯开门。”下班刚回到家,我就接到小希爸爸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

我不由得回想起小希最近的表现。一次放假前,她磨磨蹭蹭地收书包,看起来与其他学生迫不及待的心情截然不同。同伴和她分享假期计划,她却叹了口气,说:“有什么好激动的,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学习罢了。”

根据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只是冰山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只有冰山的秘密被揭开,我们才会看到生命的向往、期盼、感悟。小希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特殊的原因,只有了解她真实的想法,才能帮助她解开心结,解决问题。

双向交流寻诱因

我立即投入这次突发性家访中。在我询问了基本情况后,小希的妈妈开始数落小希都六年级了还不清楚学习的重要性,责怪孩子不自觉,言语中充满了焦虑。她几次说道:“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她却一点不懂事……”我委婉地打断了小希妈妈的话,说道:“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你先平静一下,我们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眼下还是以安抚好小希的情绪为重。”

我轻轻敲门询问,看见小希脸上还挂着泪痕。我理了理她的头发,拉着她的手说:“小希,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你把憋着的话都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些的。”小希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告诉我,从小到大,父母对她的要求一直很严格。自从进入六年级,每天晚上和周末的任务都安排得满满的,父母觉得她还不够努力。今天,小希因为生理期不舒服,强忍着痛做完数学练习,但错了几题。回来后她来不及解释,妈妈就责怪她学习不够用功,罚她晚上多练一套试卷。小希很委屈,心里的怨气一下子涌了上来。小希说:“妈妈总说她是爱我的,可她的爱让我透不过气。”小希向我诉说后,情绪平稳了一些。我告诉她,接下来我会和她一起面对。

小希的父母对孩子关爱少、控制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小希妈妈的管教常常是通过否定、批评等方式,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在小希父母身上,至少存在这样几个问题:教育观念偏差,存在“唯分数论”的思想, 不重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亲子沟通方式不当,习惯于站在指挥者角度去命令孩子, 而不是平等地交流沟通;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缺乏了解,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指出,家长用控制“战胜”孩子,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甚至退缩。小希的妈妈说小希叛逆,但她的叛逆其实源于不被理解和尊重。

真诚沟通明方向

一是共情,建立信任。共情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我告诉小希的父母,过度焦虑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正常的亲子关系。

二是协调,促进沟通。小希情绪爆发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和父母的交流。在我的鼓励下,小希走出房间,勇敢地对父母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我让他们尝试换位思考,体谅对方,并教给他们“非暴力沟通”法,使沟通更有效。经过双方真诚的沟通,小希妈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小希也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为过激的行为表示歉意。我建议他们每周进行一次亲子交流会,或者通过写信的方式沟通,让和谐的亲子交流成为一种常态。

三是指导,改进方式。我建议小希的父母转变观念,增强情感投入,改进教育方式。

改变教育观念,转移目光,发现潜能。我建议小希的父母注重孩子的全面、持续发展,多留意孩子的闪光点。

营造民主氛围,减少要求,多用规则。事实上,父母真正需要的是赢得孩子的理解、信任。因此,父母应避免过多地要求孩子,而是多用规则来约束。规则应该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协商产生。

注重心理健康,陪伴在先,教育在后。父母的陪伴能让孩子产生归属感、安全感,让孩子更愿意向父母坦露真实的自己。

第二天,我先在班上进行了口头调查。接着,我开展了一次主题沙龙。我提前征求了小希妈妈的意见,请她在沙龙上分享自己和小希的经历,又邀请了几名在亲子教育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家长谈经验,再让家长分组交流感受。一位家长感慨地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如何智慧地爱孩子还需要不断学习,今天我上了很有价值的一节课。”

初夏,校园艺术节开幕了,看着小希嘴角扬起自信的微笑,自信地在舞台上演唱。我倍感欣慰,赶紧拍下表演的视频发给小希的妈妈。她回复道:“爱能引发智慧,爱能融化自卑,爱能创造奇迹。我庆幸自己学会了如何爱孩子,愿爱能生出双翅,助她飞向梦想。”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智慧、适度的教育。班主任应该修炼一双智慧的眼睛,留心孩子的独特之处,拥有一颗细腻的爱心,洞察孩子的真实需求,家校携手,让每个孩子幸福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亲子关系家校共育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18:02:30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47:37
浅述幼儿良好品质习惯的培养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07:21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11:10
城市隔代教育问题探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求知导刊(2016年15期)2016-08-15 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