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铸牢教师职业信念的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三驱动”

2024-11-25 00:00:00赵春庆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4年9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 要]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信念体现教师的从教态度及形象、语言和行为,尤其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职业信念是决定教什么、怎么教和引导学生怎么学的重要因素。它对于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成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都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基于教师职业信念的作用,本文从角色信念驱动、语言信念驱动、行为信念驱动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职业信念对教师角色担当、语言口语强化和教育教学卓越行为的促成策略,重点探讨了促成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驱动力量。

[关键词]教师职业信念;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信念不仅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职业信念体现教师的从教态度、形象、语言和行为,尤其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信念”是决定教什么、怎么教和引导学生怎么学的重要因素。教师以其信念框架的内容形成教学计划和交互式决策,从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拥有巨大的内驱力,以此推动自身发展。

一、角色信念的驱动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相应地扮演好角色、承担好责任。教师对自身从事的教育事业有担当,则能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此塑造光辉形象、汲取先进理念、夯实专业素养、卓越教学能力,用角色信念驱动品德和人格发展,担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师者角色和师者重任。就小学英语教师而言,也需要用角色信念驱动自我发展。这样,教师就能努力扮演好师者的角色、竭力担当师者重任。

(一)塑造光辉形象

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时刻注重自身品德和品格的修炼,积极塑造光辉的职业形象,恪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这样,促成自己成长、发展,才能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勤勤恳恳、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中,尽心尽职尽责,成为引领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榜样。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角色信念的驱动,以高尚的职业精神和强大的人格力量,为学生塑造师者的光辉形象,不仅在英语学习方面对学生形成吸引力,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而且能够把自己淬炼成德能兼备的名师。

(二)汲取先进理念

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角色信念能驱动教师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为自己充好“电”,用好“矛”。为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或理念滋养和启迪自己,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或理念推动教学革新、指导课堂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角色信念,小学英语教师更需要广泛涉猎国内外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将这些先进的思想或理念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进而创新教学模式、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息息相关。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扮演好师者的角色,就要以角色信念驱动自己,通过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高效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创新化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成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成效的持续提高。

(三)夯实专业素养

小学英语教师要扮演好师者的角色,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或功底难以做到。为此,基于角色信念的驱动,小学英语教师也应致力于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包括对英语语言知识及英美文化的深入理解、英语语言的娴熟应用等,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学研究的双重需求,适应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如此,随着自身英语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能得心应手,无论是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还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引导学生发现英语语言的规律还是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都能灵活应对,促成自身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四)卓越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其也需要角色信念的驱动。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展现英语课堂的独特魅力,以卓越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全面促成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尤其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和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学生管理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教学能力,以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促成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二、语言信念驱动

语言,是小学英语教师成长之路上的第一道关口。过了这一关口,教师就能游刃有余地助力学生学习英语。但是,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并不容易,需要历经“千磨万击”的学习锤炼。

(一)“听”在细微变化处

追求英语口语的纯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听”。听纯正英语发音的精准度。这就需要教师从发音、停顿、连读、重读等细微之处听纯正的英语口语表达,把问题纠正在细微变化处,以此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精准度、流利度。除了听单词的精准发音之外,还要注意细处的停顿与重音,以及会话的段落感与英语思维。这样反复听、反复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二)“练”至“行云流水”境

作为一种语言,英语也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对于刚刚学习英语的小学生而言,老师如果能够说一口流利而纯正的英语,那么,吸引力就大。准确的发音和流利的口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为英语学习开启愉悦之门。所以,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执念于笔下书面表达的“中规中矩”,还要执念于口头表达的“行云流水”。在这样的语言信念驱动下,教师才会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口语的坚韧和力量。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学所学专业不是英语的教师来说,更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来练好口语基本功。

(三)“磨”出“锃光瓦亮”来

尽管一些教师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英语,口语表达也算字正腔圆;但是,真正能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和自己交流时,能够与学生共同使用英语进行互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对话或交流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即使自己说得好,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生互动不了,学习效率也不会高。所以,“磨合”很重要。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反复“磨合”,如果学生听不懂,就反复说,用手势、眼神、表情、体态等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慢慢让学生听清楚、搞明白、记下来、会表达。当然,教师在与学生磨合的过程中更需要排除学生口语学习的畏难心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把英语口语作为新鲜事物,用简单的日常交流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吸引力,培养学生会听、敢说的口语学习爱好和习惯。这样,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就能磨出“锃光瓦亮”的学习效果来,让学生一见英语教师就眼神发亮,一听到老师的话语就心领神会。

(四)“用”到“情景场景”中

教师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关键还在于“用”。为此,教师决不能重应试轻实用。如果忽略了英语的实用功能,只顾及英语笔试或读写过关,而轻视英语的口语过关,那么,不仅会无益于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而且会误导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学相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置情景、场景,用纯正的英语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与学生一起参与英语小游戏,分角色和学生开展人物对话活动等等,都能实现在“用”中提升自身英语综合表达能力。尤其在课外,教师更要体现出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风采来,在遇到学生时能够有意识地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在遇到外宾时能够主动用英语和对方交流,在家中能够用英语与孩子对话。用这样全方位使用英语口语的高标准驱动自己,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如此,在语言信念的驱动下,小学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不难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即使有困难,教师也能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教育教学自信和能力让困难迎刃而解。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就要以讲一口流利、规范的英语口语为语言信念,促成自身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目标的达成,驱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行为信念驱动

实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是小学英语教师的行为信念。小学英语教师的行为信念涵盖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行为、课堂的组织管理方式、课堂教育教学作用、效果评估等方面,基于行为信念的驱动,小学英语教师就能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从研习课标、精心备课、快乐上课、作业布置到教科研工作,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教育教学的高成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一)备课:深研课标与教材,吃透教情与学情

以卓越的教育教学行为驾驭课堂,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深研课标与教材,吃透教情与学情。在备课环节结合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读,就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切实选择高效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为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一流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需积极向老教师和同课头教师请教,透彻了解所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需要提前准备的方面,通过了解其他教师的教情,甚至于通过翻阅、查找、学习优秀教师就所备课撰写、发表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论文等,以完善自己的设计。而且,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学生群体,其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思路也应有所调整。新入职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忽略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未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这种忽视学情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的失误,降低课堂教学成效,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授课:紧盯教学实效,培养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是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阵地,也是考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环节。小学英语教师以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成效驱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环境,抓住小学生初学英语的客观规律,在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激发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收获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需要特别注意提升因材施教的能力。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层级水平低,但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按照不同的学生个体,怎么让同样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更是一门艺术。所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与学生的自然、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融入学习情境之中,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那么,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会随着一堂堂课的成功而拾级而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历程也随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而不断发展。

(三)反思:精心设计作业,发现教学得失

作业环节对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是一种砥砺。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了课堂上的达标检测之外,从学生作业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得失,也是教师反思自我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职业信念中行为信念的驱动作用,还体现在教师提高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水平上。教师根据课堂学习重难点和学生的不同学习实际精心设计作业,并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及时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反思教学中的得失,对于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科研:抓住各种机会,推销自己

尽管小学英语教师所教学的内容处于英语课程标准中最基础部分,但是,要为学生打好终身受用的英语基础,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完美,不搞科研还真不成。行为信念驱动下的教师,还应该抓住各种机会,投入教育教学探讨和教科研活动中去,包括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研讨、校本教研、各级各类优质课或示范课竞赛、校内外教育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参赛评比、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或发表、各级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参与或主持、网络研讨等,不断壮大自己,适时推销自己,把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功高效的创新策略方法等推介出去,在校内外广泛推广,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在小学英语教师中引入教师信念驱动理念,就能形成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巨大内力,用强烈的角色信念、语言信念、行为信念驱动自己,一步步向优秀教师、青年教学能手、学科骨干教师、县市省名师迈进。

参考文献:

[1]刘宏伟.《国标》指导下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1).

[2]应丽娜.浅谈“信念”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影响[J].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文综),2023(51).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青年时代(2017年6期)2017-03-29 10:54:57
新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从课程设置的视角谈全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22:47:31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4:47:27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0:21:51
“先生”该如何做才好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37:08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2:12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 12:59:23
通过研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7期)2016-09-30 17:02:10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62期)2016-08-15 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