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中的形象特点。
2.品析关键词句,领悟诗歌抒发的情感。
3.理解诗歌的抒情方式,掌握直接抒情的方法。
【教学实录】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之前,同学们一起绘制了黄河流经图,我在这幅图上圈出了我故乡的位置。
(屏显学生绘制的黄河流经图。)
生:哇,豫、陕、晋三省的交界处。
师:是呀,老师的故乡在黄河转弯的地方。以前我对黄河没感觉,现在到了江南,却总是想起它,为什么?
生:黄河是故乡的代名词。
师:今天,我诚邀大家一起走进老师的故乡,去了解黄河。
师:先请同学们分享有关黄河的诗句。
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师:关于黄河的诗句有很多。课后,请各小组长将各组的诗句装订在一起,大家相互传阅。
师:下面,请大家齐读“预习提示”第一部分内容。
生(齐读):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如有条件,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
师:欣赏《黄河颂》之前,先请同学们分享课前查阅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一部《黄河船夫曲》描写的情景。
(屏显《黄河船夫曲》。)
生:写的是船夫过河的情景。
生:我觉得他描述得没有画面感。第一部《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黄河彼岸的情景。
师:你说得太好了,镜头感很强。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一乐章,请用心感受。
(播放视频。)
师:船夫在暴风雨中胜利渡黄河有什么寓意?
生:人战胜了狂风暴雨。
生:老师,她只是说了表面的意思,肯定还有更深的意思。
师:更深的意思是什么?
生:我觉得跟主题相关,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师:非常好,回答问题要做到由表及里。此时,站在黄河岸边,作者要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做什么?
生:唱赞歌。
师:第二乐章《黄河颂》正是作者作为时代的歌手向着黄河唱出的赞歌。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来歌颂黄河吧。
二、巧用句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诗歌重在朗读,要在朗读的过程中与诗歌融为一体。我们先听名家朗读,学会把握情感,同时感受声调高低、语速缓急、重音以及停顿。
(播放名家朗读视频。)
师:请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节朗诵词。
(生读。)
师:此处应有掌声。两名同学对节奏、轻重、缓急的把握有名家风范。同学们还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生:情感再豪迈一些,气势会更强。
师:我们试着用最豪迈的情感齐读第一节。
(师生齐读。)
师:“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请大家自由朗读歌词部分,用“ 黄河—— 黄河—— 黄河”进行概括。
生: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
师:动词抓得很准。
师:带着对黄河的美好想象,我们来读“望黄河”部分。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气势磅礴。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黄河的具体形象。
屏显:
请大家用“我从 感受到黄河 的特点”这一句式对黄河的形象进行描绘。
生:我从“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感受到黄河一泻千里、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生:我从“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感受到黄河滚滚向前、横断南北的特点。
师:从纵向看是横断南北,从横向看也可以说是?
生:气贯东西。
师:同学们对黄河的描绘很生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真实样子。
(播放黄河流动视频。)
师:此刻,看着横跨九省的黄河,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赞颂它。请同学们跟随音乐,一起朗读“颂黄河”部分。
(播放《黄河颂》配乐。)
师:请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从修辞等角度说说“颂黄河”部分表达上的特点。
屏显:
请用“我从 ,看到了作者 ”这一句式表述。
生:我从“啊!黄河!”的三次重复使用,看到了作者运用呼告和反复的手法赞颂黄河。
生:我从“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看到了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细心呵护。
……
师: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黄河的功绩——哺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
生:我从“你”的多次使用,看到了作者使用第二人称,把黄河当作面对面的朋友,属于直接抒情。
师:是的,直接表达情感也能打动人心。让我们再次齐读“颂黄河”部分。
(生齐读。)
三、巧借写作手法,促进学生读写融合
师:黄河的伟大精神,值得每个中华儿女去学习。同学们齐读“学黄河”部分,注意感情的把握。
(生齐读。)
师:当中华民族面临困难时,黄河岸边的中华儿女是怎么做的?
生:学习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奔赴前线,勇敢杀敌。
师:《黄河颂》唤醒了中华儿女的灵魂。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发出向黄河学习的最强音,我们来齐读“学黄河”部分。
(师生齐读。)
师:同学们学了《黄河颂》,懂得了如何去赞颂。下面,请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我校写颂词,可仿写一段或多段。
(生写。)
生:啊!城西/你是吴中学子的摇篮/万千美丽摇曳的梦/从你这儿扬帆远航/多少少年的青春/在你身边绽放。
生:啊!城西/你有趣高雅/黑白棋子/凝聚特色之美/方正棋盘/谱写青春篇章。
……
师: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但黄河的故事是说不完的,请课后完成相关作业。
屏显:
课后完成《黄河大合唱》其他六个乐章的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
这节课,笔者努力践行“崇雅”教学主张,遵循“依文定教”的原则设计学习任务。《黄河颂》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时,既要体现单元的家国情怀主题,还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语言,同时把握抒情方式。
课堂情境是基于学情设计的,对于江南的学生来说,黄河是陌生的。课前,笔者让学生绘制黄河流经图。课堂上,笔者在黄河流经图上圈出自己的故乡,以自己的生长环境为引子逐步引导学生走近黄河,了解黄河,继而歌颂黄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黄河的特点,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笔者提供句式作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另外,笔者借文章的写作手法,促进学生读写融合。《黄河颂》是一篇优美的抒情诗,充满了诗性的语言和充沛的情感。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分析过程中理解了黄河哺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的作用;在诗歌赏析、探究中,把握了呼告、第二人称的用法,学会了直接抒情。笔者还巧设写作任务,让学生歌颂自己的校园,使学生在仿写中实现读写融合的闭环。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