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鹤
关键词: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意义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0-0078-03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而要深入理解一个理论,一定要认真研究提出理论的人。心理学理论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更是如此。
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朴素心理理论,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提供了人的内在世界的不同画面。心理大师只是更有意识、科学、系统化地总结概括了他们的心理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俞国良教授新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第五卷“心理健康经典理论思想研究”,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多视角理解人内在世界的画面。相信,不同的人可以从中品尝到属于自己的味道。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已超二十载,然而,当我拿起这部书并沉浸其中阅读时,仍然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就像有一位老朋友坐在我的面前,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心理领域的大师,或传奇、或有趣、或颠沛流离,或神秘、或冲突、或平顺、或挣扎,但同样是精彩的人生。我一路跟随着大师成长的步伐,时而遗憾,时而惊叹,那些抽象的概念也逐渐变得鲜活起来;一些略显艰涩模糊的理论放到大师的生活经历中,也逐渐清晰、落地而变得亲切起来。在领略大师思想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掩卷沉思,感受和思考自己即将过半的人生。时不时地在某一刻,电光石火般跨越时空,我理解了自己的同时,也读懂了大师。在人的层面上,我和大师有了更多、更深的联结。是的,我们本来就是一样的“物种”,感动在心中荡漾开来。犹如闹市中盛开的牡丹和深山里的野花,不管璀璨还是默默无闻,生命的本质都是努力活出自己本来的模样。
“心理健康经典理论思想研究”选择了18位致力于心理研究的大师,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研究和梳理。大师名录来自一项名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学家”(其实是99名)的调查,这项调查是国际心理学界久负盛名的《普通心理学评论》杂志在21世纪初公布的。作者根据心理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与认知主义为纲,把18位大师分到了四个经典流派里,帮助读者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使大师的理论和思想各有所属、各有所依。特别是,从大师的生平到理论提出的背景,带着读者回到理论提出的第一现场,了解理论背后的故事,发现高大上的大师其实拥有我们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挣扎和彷徨,理论也变得可爱和好懂了。比如,提出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的埃里克森,其自我认同理论何尝不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救赎与努力。同时,大师彼此之间并非孤立,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可以看到大师平凡如你我的另一面,他们之间有如师如友的关系,也有爱恨交织穿插其中。透过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了不同理论之间的相异和相同、传承与发展,典型的如弗洛伊德和荣格、阿德勒之间从相见恨晚到分道扬镳的故事。了解了人的故事,就理解了彼此之间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更何况这些悲喜诚如你我生活的日常,只是不一样的舞台而已。
当然,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回应当下和未来。作者虽然论述的是20世纪的大师,但是穿越时间的长河,历久弥新,对当下我们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下面仅就精神分析理论撷取一二,与大家一起分享。
埃里克森在提出人生八阶段理论时,虽然强调小学阶段是勤奋感的发展,他同时也强调了过度用力会导致出现心理问题。他提到,“如果孩子过分重视,把某种工作或学业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标准,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他重要方面。那么就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对这样的人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而看不到生活的其他意义。”当我们把视线从书中拉回现实,你会发现现实总是比理论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当下一些学业优秀的青少年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许比起埃里克森所处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看到,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退缩,或许再也没机会当一个哪怕是没有思想的工具了,但他在拒绝成为工具的同时,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因此,基于埃里克森的理论,对于学业优秀的中小学生而言,我们要强调其生活的其他方面,弱化学业本身对其生活的重要性。而对于学业一般的学生,则要通过鼓励和信任,促进其勤奋感的发展。
关于现代性问题,荣格已经很有前瞻性地进行了反思。荣格与弗洛伊德不同,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健康人格,而不是消除症状;并且认为神经症的症状是人们的精神尝试自我调整的一种企图,是病人在无意识深处想获得更完整人格的一种外部表现。他虽然强调人性积极的、创造的一面,同时也认为人性本身具有的黑暗性也是人的健康和平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中蕴藏着创造力,是生命的源头活水。当时,荣格已经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认为现代人的意识过于发达,无意识受到过分压抑,将导致人的异化,被压抑的能量很可能会以阴影等负面原型的形式进行补偿,从而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因此,荣格强调超越性的内容对人的健康具有很大的价值,而现代人缺少的正是这种东西。显然,现代人如何活得更超越一些,是提升身心健康,寻求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
然而,这些精神分析大师并非一开始就来到了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殿堂,而是经历了辗转反复,才找到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埃里克森早年压根没有受过正规院校教育,他学习过艺术、历史和地理,后来又担任过小学的美术老师,在那里结识了安娜·弗洛伊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向。直到此时,他“寻找自我”的生命底层动机终于找到了安放的地方,从此投入精神分析的怀抱。
荣格大学选择的是医学专业,直到快要大学毕业时读到关于精神病学的教科书,24岁的他立刻意识到,精神病学研究正是他命中注定要从事的职业。相对于医学,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言,他真的是丢了金碗,捡起来的甚至连个碗都不是,当时精神病学可是没有前途的“荒唐”职业。事实上,荣格早年就对历史、哲学很感兴趣,也有一些神秘体验,只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家用,他才选择了医学。然而,好饭不怕晚,当他有一天真正与命中的“天使”相遇时,就立刻认出了它。其实,这个声音一直都在,只不过荣格在合适的时候倾听并尊重了自己内在声音的引领。
鲍尔比的童年经历了母爱剥夺,他从事心理学工作后一生致力于母爱剥夺与依恋的研究。他开始就读的是海军学院,后来作为海军学员在战舰上接受训练。枯燥的训练使他想方设法退出后改学医学,在学校最后一年里,他第一次读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埋下了踏入心理学领域的种子。之后,他将毕生的精力放在了研究依恋与分离的问题上。这显然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7岁被送往寄宿学校的鲍尔比,称寄宿为可怕的时期,他曾说:“即使是一条狗,我也不会在他7岁的时候把他送往寄宿学校。”这些经历使他尤其对儿童遭受的苦难非常敏感,也成就了他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他一生都关注儿童福祉,这何尝不是在安抚早年的自己。回头来看,生命中经历的痛苦,好像早已暗暗标了价,在合适的时候,就会出现在你眼前,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鲍尔比的“痛”也是他一生的职业使命所在。当然,痛苦的经历能否被转化,也取决于个人的勇气和力量。比如克莱因和鲍尔比之间对母亲角色理解的分歧,使鲍尔比即使被当时的主流精神分析所排斥,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那背后是对自己生命体验的诚实。否则,就如荣格在动手写《无意识心理学》时,即使努力压抑,他再也无法忽视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差异,因而感到痛苦不堪。最终荣格顶着巨大的压力,同样选择了对自己生命体验的诚实,而与如父般的弗洛伊德决裂。
虽然与大师身处不同时代,但是,大师走上心理健康研究生涯的道路,留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对于越来越内卷的现代社会,职业本身能够给人提供的安全感越来越小,大厂、公务员、体制内都不再能提供真正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所从事工作内容的一份“笃定”。这需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内在的声音,对自己真诚,再加上勇气和坚持,相信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必将走出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这些恰恰是现代人所欠缺的。通过与大师的交流,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找回本来属于自己内在的本质力量。
总之,“心理健康经典理论思想研究”通过大师们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在展现其成长和心理健康思想的过程中,也教会我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的痛苦与沉浮,打开心理的空间,臣服生命的各种恩赐。正如圣人所言: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逢魔遇佛皆为度化。大师们曲折的人生之路完美地诠释了“世上一切因缘所生,不必遇喜狂欢,遇悲消沉”。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如何正确面对成长路上的“雷霆”和“魔鬼”。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博士、副教授)
编辑/张国宪 终校/孙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