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洁
【摘 要】 落实课程标准素养化要求,教师应精选学科核心知识进行结构化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过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教学模式,实现国家课程生本化,在生成学生学科素养的基础上促使核心素养生长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生本课堂 自主探究 学科素养
《石壕吏》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言文和古诗词,这些课文高度凝练的语言中有着丰富的意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以读的方式来解词、赏句,从而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陶冶。
传统的语文课堂更注重对课文中的字词、内容的教学,却忽略了知识的外延性,更忽略了课堂学习与生活的关联性。只有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愿望,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发展、主动融合,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让“生本课堂”真正落地,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感受,从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联系,最终打造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素养化课堂。《石壕吏》篇幅较短,学生借助课文旁的注释,能够自主梳理文意。这节课的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百姓疾苦结合起来,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我开放了教室一体机的使用权限,让学生自主预习,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杜甫的代表作,并对所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分析杜甫前期、后期作品在写作主题与风格方面的不同,思考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以及所掌握的资料,尝试解析《石壕吏》这首诗歌的主题与写作风格。资料的收集、整理这一自学环节的“输入”,是为后面的“输出”做铺垫。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体会语文知识内涵以及背后所隐藏的情感。
在教学《石壕吏》时,我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征兵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学生在思考后,明白了“官吏深夜捉人、老翁丢下老伴翻墙逃走、老妇人被带走” 等处的不合理。
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为学生设计科学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提问,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在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石壕吏》内容简短,为读者预留了较多内容上的空白,这些留白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再创作的空间。我在课前设置“重现”的任务:通过“重现”课文场景,归纳文章主旨,并阐述归纳的理由和依据。“重现”的任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全班有四个小组选择了课本剧的形式,有三个小组选择用朗诵的形式,一个小组选择对内容以白话文的形式,一个小组用短诗的形式重现。
在课堂教学时,第一组表演的学生一出场就弯腰驼背,让大家忍俊不禁,“老翁”翻墙时的身手矫健也让台下观看的学生哄堂大笑。在第一组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有以下的对话。
师:“老妇”驼背,“老翁”身手矫健,这样的人物形象设计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呢?
生:从文章中的称呼“老妇”“老翁”可见,他们一定是年老的,而且在那个以耕种为主的社会中,驼背应该是比较常见的;文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以及当时征战的频繁,我大胆猜测老夫妇家中的经济不仅仅是不好,甚至是快要揭不开锅,所以才会驼背。对文中“老翁逾墙走”一句,我的理解是翻墙而逃,但演员的动作过于灵活,未能体现出“老”、慌张和害怕。这里还需要改进。
师:那你觉得这里的“老翁逾墙走”该怎样表现呢?
生:我觉得,应该费力些,有那种在墙上进退两难的感觉,最好能再弄出点动静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弄出动静来和下文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相呼应——官吏深夜捉人时,老妇出门应对说家中没有其他人了,但是官吏刚好听到“逾墙”的动静。这样,下文的“吏呼一何怒”就说得通了。
经过一番探讨后,学生认识到在表演时频繁笑场是不合时宜的。但我并未批评学生,而是让他们站在老夫妇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试着再一次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重现”。
有了第一组学生的示范,第二组学生表演的老妇就非常出彩,全程都是弯腰,声音沙哑,语速较慢,且说话是断断续续的,与两个官吏的蛮横、粗鲁形成鲜明的对比,似乎把所有人都带入当时那个既紧张又无奈的情境中。
师:从文中看,老妇的语言并不是断断续续呈现的。表演时,你还拿了一封信一样的纸。请问你这样处理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妇人的答话部分,感觉不像是回答同一个问题,而是有多次转折,回答了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组认为这里应该暗示了官吏是进行了多次的怒呼、逼问。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像是回答“你有几个儿子?现在人都在哪儿?”这些问题。由此可见,这是老妇在官吏第一次逼问时的诉苦。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写出了官吏捉人的凶猛与可怕。等到“老妇出门看”,官吏便冲了进来,到处查看,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官吏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才接着泣诉:“我的三个儿子都当兵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死了……”正因为有了这一次次的逼问,才有了断断续续的回答。
生:老妇泣诉的时候,担心这两个官吏不相信自己,便拿了信出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所以,我们才加了这个动作。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官吏的同情,让他们高抬贵手放过自己。
师:但是官吏最终还是抓了老妇。为什么要抓一名老妇人?一位年老体衰的女性上战场能有什么用?
生:他们是抓老妇去做饭的。
师:还有没有别的猜想呢?
生:有可能是老妇说家里真的没有人了时,被儿媳妇抱着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于是,两个官吏暴怒:“这不是有人吗?”老妇实在没办法,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在吃奶呢,小得很!”官吏却说:“吃谁的奶?总得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我家儿子都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孩子的母亲才没有改嫁。您还是行行好吧!”但官吏仍不肯罢休,老妇生怕儿媳被抓,孙子就活不了了,只好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去烧火做饭,两个官吏才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生:官吏可能要抓到一定数量的人才行,不管男女老少。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分析是否合理呢?
生:我觉得合理。因为官吏不是白天来捉人,而是夜里,趁人都在家休息、没有防备的时候,抓到的概率可能会大一些。
在这样的思考讨论后,老妇的苦与无奈、官吏的粗暴无礼,甚至战事的吃紧都能得到体现。这并不是由教师灌输而来,而是学生通过在表演中自我反思、改进后获得的。
在另一组白话文的完善过程中,学生将内容进行扩展,补充了两个官吏的神态、动作,甚至补充了儿媳妇的神态,将这一场景的每个人,甚至屋内的陈设,都一一用文字呈现,让听众们更加有画面感。
本节课中,通过相互“合学”,学生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演”的方式体现出来,丰富留白内容,想象情节发展,更将戏剧代入其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不同形式展现了课文场景,教学目的水到渠成地得到了实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真正发生和生成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只管做引路人和点拨人就好。教师应真正意识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要求,并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学习的知识面进行拓展。有了更广阔的知识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表达的时候,一是更加从容自信,二是真正与文本对话,有话可说。在这样的“展学”中,学生参与实践,实现了语文学习的闭环,促进了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附属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