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怡 刘宇梵
作者简介:王静怡(1973—),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历: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近代中国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历史研究,项目编号:19BD056。
【摘 要】近代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主要集中于美国与加拿大两国,北美洲的唐人街作为华人社区的聚集地,不仅为华人提供了一个保护和传承文化的空间,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对外传播的重要基地。本文主要剖析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背景,探索其传播历史,并以此总结其传播特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海外传播 音乐活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本土有着深厚的根基,其影响力亦跨越大洋,远播至世界各地。近代以来,随着大量华人移民的脚步,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逐渐生根发芽,成为连接华人与祖国文化的重要纽带。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华人劳工的大量涌入,北美洲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区——唐人街。这些地区不仅是华人聚集的居住地,更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的重要基地。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经历了从陌生到接受,再到广泛认可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见证了华人群体在异国他乡的坚韧与创新,而且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影响力。
本文将通过详细的历史梳理和案例分析,展现近代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面貌。将从华人移民的历史背景入手,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在北美洲落地生根;分析不同时期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并总结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传播的特点。
一、近代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背景
19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北美洲金矿的发现,驱使一些中国人开启远渡重洋的淘金旅途,许多中国沿海地区人民选择去往国外谋生。
(一)近代中国人到达美国的历史
自1820年起,中国沿海地区的居民开始随商船跨越大洋,踏上北美大陆土地。在随后的二十年间,尽管只有十余位中国人成功抵达美国,但这一群体的存在无形中架起中美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些早期的华人移民虽然数量不多,却因其对家乡音乐的热爱,无意中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音乐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随着中国人的到来,中美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音乐也随之传入美国。这些远赴北美洲追寻财富的“淘金者”们始终有着家乡音乐的陪伴。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成为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心灵慰藉,帮助他们度过每一个孤独和辛劳的时刻,而且在那片遥远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近代中国人到达加拿大的历史
加拿大的华人移民身份种类繁多,19世纪50年代起,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华人陆续到达加拿大,他们大多来自四邑地区(包括台山、开平、新会、恩平),还有一部分来自三邑地区(包括番禺、顺德、南海),其余则来自珠三角周边地区,以及广东省内其他地区。
二、近代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历史
1849—1949年,近代中国华人移民北美洲大多是来自广东省的青壮年,因此广东地区的粤剧成为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音乐活动,粤剧作为华工的精神慰藉支撑着他们努力工作,中国传统文化为这些身处异国的国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撑,组织和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则成为他们团结互助的重要纽带。由于最初抵达北美洲的中国移民多数源自珠江三角洲地带,因此他们所带来的音乐文化自然以粤剧和广东音乐为主,这就使得在北美洲举办的中国传统音乐相关活动反映出浓厚的广东地区特色。
(一)近代粤剧在北美洲的传播历史
近代粤剧在海外的传播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引入(19世纪50—80年代)、衰落(19世纪80年代—20世纪40年代)、回升(20世纪40年代以后)。本文以加美两国不同地区为例,列举不同时期粤剧在北美洲的传播历史。
1.引入
(1)旧金山
以美国旧金山为例,19世纪50—70年代,由于华裔移民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后都是从旧金山登岸,因此华商在旧金山设立华人临时安置点。随着人数增加,促进了该地区华埠的形成。
自从中国戏院在旧金山落成,它便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赏中国戏剧。虽然当时的观众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中国传统音乐内涵,但那些充满异域情调的旋律深深吸引了那些对遥远东方国度充满好奇的人们。早期在旧金山进行表演的剧团主要由广东地区的成员构成,他们怀揣着参与当地“淘金热”的梦想,通过海外巡演方式,将中国戏曲带到这片土地上。
1852年10月18日晚,中国粤剧戏班“鸿福堂中华剧团”在旧金山举行了他们在北美洲的首演。“鸿福堂”在宣传策略上不仅关注华人观众群体,同时也努力吸引非华人观众来关注,海外观众对演员们的特技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鸿福堂”在旧金山的演出取得巨大成功,这促使更多粤剧戏班冒险跨海到美国进行巡演。
(2)纽约
随着纽约唐人街的逐步成型,中国音乐也开始在当地生根发芽。早期前往纽约的华人同样主要来自广东,因此粤剧和广东音乐成为当地华人音乐活动的核心。虽然这些音乐活动最初主要在唐人街内进行,但也逐渐有部分活动开始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中。
最初大多数赴美的中国人都是怀揣着淘金梦想的淘金者,因此在1870年纽约唐人街形成之前,选择在此定居的华人数量并不多。从1853年5月20日开始,从旧金山远道而来的“鸿福堂”粤剧团约50名“鸿福堂”剧团的演员在尼布罗花园进行了为期数晚的演出。
(3)温哥华
加拿大是一个经济和文化多方面发达的国家。中国传统音乐在加拿大的主要传播方式同样是通过华人移民带来的。华人从1858年起到达哥伦比亚采金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温哥华都是加拿大华人的主要活动地区。为抒发思想感情,他们在闲暇时间里听戏和唱戏,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当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唱粤剧和粤曲。
2.衰落
由于加美两国颁布的政策影响,粤剧在当时几乎与当地社会隔绝,因此这一时期的粤剧主要为海外华人的自娱自乐。尽管他们不受当地社会的欢迎,但当时的中国音乐活动并没有减少,甚至融合当地文化后得到进一步发展。
(1)美国
中国传统音乐将国人与祖国联系在一起,但因其文化差异,加之美国民众的误解,中国传统音乐在此期间不被美国社会所认可。此外,纽约唐人街粤剧的没落与京剧的出现也不无关系。随着时间推移,美国观众对于中国粤剧的热情逐渐降温,导致粤剧在美国的各类中国音乐活动中的地位从核心逐渐被边缘化,这种趋势反映了文化新鲜感的自然衰退,以及观众兴趣转移的普遍现象。
(2)加拿大
1916—1941年,温哥华唐人街成为中国粤剧团频繁演出的地点。20世纪20年代,粤剧演出作为当时火热的中国音乐活动,先后有五个粤剧戏班到温哥华并活跃于唐人街。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粤剧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制于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剧团在维持运营和生计上遇到重大挫折,导致演出活动多次被迫中止。
3.回升
1943年以后,第二次中国侨居美国热潮出现,来自各地的中国人相继前往美国,美国的中国传统音乐逐渐发展起来,来自中国各地的文化促使当地的中国传统音乐更加具有多样性。在他们之中,有一些来自中国上层社会的青年学生,在他们频繁与美国学界及上层社会接触中,成功地弥合了长期以来华人社群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隔阂,从而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在美国的传播,并逐渐与美国音乐文化相融合。19世纪70—80年代是所谓的美国华人戏剧黄金时代,四个粤剧团在旧金山频繁演出。旧金山的华人通过组织参与社会活动,向美国公众展示、传播着中国文化。虽然当时的演奏者都较为业余,但他们将中国音乐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向美国公众尽力展示出来,加深了美国公众对中国音乐文化及其内涵的理解。
4.粤剧在北美洲传播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始终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粤剧在传播过程中从未真正停止过演出,粤剧在海外的流动与传播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也令海外华人与祖国时刻联系在一起。粤剧社团及艺人来往于中美两国之间,不仅为海外华人提供了娱乐场所,扩大了其在海外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国内的粤剧文化市场开辟道路。
粤剧源自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广东地区,作为一种深植于当地人血脉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在海外的传播并未受到当地政策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其演出活动一直在海外持续进行。在北美和中国广东之间,粤剧戏班和艺术家的交流从未中断,他们不仅为海外粤语社群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社交机会,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同时也为国内的粤剧市场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为粤剧艺术和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创作天地。
粤剧在海外的流传与演出不仅仅是文化和音乐的简单流动,它已经成为海外华人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并且深深植根于他们的身份认同之中。对海外的粤籍华人来说,粤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家乡的声音,是与祖国和根源地情感相连的桥梁,在他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通过粤剧,这些海外华人得以保持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在异国他乡中找到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近代其他音乐形式在海外的传播历史
1.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流行于全国,并随之走出国门。其初期的海外传播主要是由部分粤籍华侨华人在海外自发组建或加入粤乐相关乐社,通过经常组织文艺汇演、慈善义演等方式推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旧金山的南中国乐社,该乐社成立于1925年,是早期成立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社团之一,乐社以“弦歌消遣、音乐净化民心”为宗旨,致力于推广粤乐、粤曲,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出贡献。
2.台山木鱼歌
木鱼歌属于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南部重要的说唱艺术之一。台山木鱼歌则是木鱼歌的当地变体。20世纪初以来,印刷的木鱼歌唱本不断引入美国,一些木鱼歌词描述了早期中国劳动者的体验。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在台山移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为那些在异国他乡辛勤劳作的人们提供了心灵慰藉,而且通过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乡音缓解了他们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随着新一代台山人沿着先辈的脚步继续在海外追求他们的“黄金梦”,台山木鱼歌依然是他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家乡与异乡的桥梁。然而,由于早期移民大多未能进入美国社会的上层,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活动主要集中于唐人街内,这使得台山木鱼歌主要在华人社区内部流传,并未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视野。直到20世纪中后期,台山木鱼歌仍然在华人社区的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老年华人活动中心和唐人街的街头巷尾被传唱,被歌者和听众亲切地称为“故乡之歌”。
3.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从20世纪初期开始,京剧便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其中京剧在北美洲的传播最为典型的例子即1930年梅兰芳大师带领的京剧剧团访问美国,京剧剧团在纽约的演出赢得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与粤剧在主流媒体中所遭遇的尖锐批评不同,梅兰芳所呈现的京剧在纽约受到广泛好评。纽约的粤剧演出主要在唐人街进行,旨在为海外华人群体提供文化娱乐,因此并未在英文报刊上进行广告宣传,也没有针对非华人观众的特别调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兰芳的京剧剧团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互动更为频繁,巡演的意图在于向西方世界推广京剧艺术,并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宣传策略上,剧团不仅在华人媒体上发布演出信息,还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此外,演出地点的选择也反映了剧团的开放和包容心态,他们并未局限于只在唐人街演出,而是扩展到纽约市中心的著名剧院,其中包括百老汇剧院和国家大剧院,这一决策显著扩大了京剧在全球艺术领域的影响力。通过这些努力,京剧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在海外赢得尊重和赞誉,而且为中美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三、近代北美洲唐人街音乐活动
近代以来,北美洲唐人街都是华人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传播地,唐人街从最初单纯的华人居住区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传统象征。在这些充满同胞情谊的社区里,海外华人能够在一个全新的国度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找到心灵慰藉,找到那些熟悉的中国文化元素。
(一)唐人街的形成
华人移民北美洲的开端在19世纪40—70年代,这一时期大约有一百万中国人跨越海洋,抵达美国和加拿大。他们中的许多人参与了当时流行的“淘金热”,或投身于铁路建设等艰苦工作中。海外华工为了团结互助,并增强群体的力量,原本散居于城市边缘的华人开始围绕自己的聚居区聚集,逐步形成了今天遍布北美城市中心的唐人街。
(二)唐人街音乐社团的功能
唐人街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的重要场所,通过社团组织、娱乐场所和宗教活动等途径,中国传统音乐得以在这些地方传播和发展。华人移民还经常举办音乐演出、庆祝活动和文化节日等,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在当地的传播。北美洲唐人街的音乐社团对于海外华人具有很多意义,它们不仅丰富了华人的文化生活,还在社会联系、文化认同,以及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音乐社团具有社会功能。这些社团通常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聚集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进行排练、表演,同时也是一个信息交流和社交的场所。这样的聚会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华侨的凝聚力。其次,乐社团活动在文化认同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演奏和演唱中国传统音乐和经典作品,社团成员加深了对自身族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文化实践增强了华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最后,音乐社团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华人移民传播到北美洲,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种文化交流不仅让当地社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也为海外华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身份,强化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四、近代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的主要原因来源于身居海外的国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需求。中国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历程生动反映了近代华人努力融入美国社会的历史,这一过程见证了中国音乐从最初的边缘化到最终被更广泛接受和融合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与华人社区的努力密切相关,而且受到中美两国关系、海外社会对华人态度变化的影响,还与中华文化所固有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相关。近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北美洲的传播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阶段性、地缘性、民间性。
(一)阶段性
近代中国音乐在北美洲的发展和传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19世纪以前,当时的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尚无交集。在这一阶段,由于早期到达北美洲的华人大都不是专业的音乐家,其表演并不能达到专业水平,表演目的以娱乐为主,因此未将西方音乐元素融入中国音乐中。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期,开始吸纳并融合西方音乐元素。在这个阶段早期,华人选择与美国主流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坚守自己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海外出生的华人因其独特的文化意识,开始将西方元素融入中国传统音乐中,中国音乐在北美洲出现创新。
(二)地缘性
地缘性因素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北美洲的传播范围和深度。一些中国人通过海上航线或陆路辗转多国,最终抵达北美洲,他们在当地形成独立的社区,例如: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多伦多等地的唐人街。此外,在所有前往北美洲的中国人中,来自广东的人占据多数,因此近代北美洲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以广东音乐、粤剧为主。粤剧是以粤方言演绎的剧种,其受众主要为广东和港澳地区侨胞,由于其他地区的民众因语言障碍难以对其产生兴趣,因此粤剧团的演出地点基本局限于唐人街,其作用也多是为了缓解粤籍侨胞的思乡情怀。
(三)民间性
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以粤剧为主,这些中国传统音乐不仅使传统音乐得以在海外传播,更加成为海外华人的情感纽带,为身处在海外的国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华人在北美洲建立了各种民间组织和团体,如:同乡会、商会等,这些组织为华人社区提供了交流、互助、文化传承等平台。通过民间组织和团体活动,中国传统音乐在北美洲保持了民间性特点,强化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此外,中国传统音乐常通过口口相传、民间演出等方式传播,持续保持着其民间性和传统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传播历史悠久,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由中国人传入各国。中国音乐在北美洲的传播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是一段跨越文化与地域的交流史,它不仅展现了华人群体的文化适应和创新,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影响力。从19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在唐人街生根发芽,更在广阔的北美社会中赢得了认同与尊重。通过一代代华人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中国传统音乐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华人社区走向主流社会,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传播历程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展现了华人群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努力与智慧。
参考文献:
[1]耿瑞敏.美国华人的中国音乐活动研究——以旧金山华埠和纽约为例(1849-2000)[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年.
[2]吴维.海外华人流散地的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唐人街为例[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1年.
[3]戴剑武.20世纪以来广东音乐的海外传播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2(04):66-71.
[4]王耀华等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5]黄昆章,吴金平.加拿大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加]黎全恩等.加拿大华侨移民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黎全恩,丁果,贾葆蘅.加拿大华侨移民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王静怡.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李未醉,苏前忠.加拿大华侨与音乐文化交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