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山
[摘 要]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莫言小说所特有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表达的人类普遍情感是其获得国际认同的重要基础,而海外汉学家的精湛翻译则为莫言作品在跨文化语境中实现有效传播消除了语言障碍。莫言的文学创作在书写中国民间文化的同时,蕴含了世界性的文化理念,对这一文化资源的研究将有利于加强和丰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莫言;民族性;海外传播;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2-0058-05
Cultural identit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role of overseas
dissemination of Mo Yans fictions
YIN Hong-sh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Mo Yan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12, which marked the increasing global influe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acceptance of his fictions rests in the characteristic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implicated in these works and the universal human sentiments expressed therein. Besides, the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Mo Yans works is attributed to the superb translation by the overseas sinologists. In his literary creation, Mo Yan not only describes the Chinese folk culture, but also suggests some cosmopolitan cultural concepts. The study of these cultural resources will be beneficial for strengthening and enriching the supportive system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Key words:Mo Yan; nationality; overseas dissemination; cultural identity
莫言是當代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莫言的作品曾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并屡获国际重要奖项,最终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莫言作品以山东高密东北乡文化为创作源泉,借助精准的翻译和有效的对外传播,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从莫言作品的民族特性出发,研究其作品的翻译和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东西方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
一、莫言作品的本土性和民族性
莫言出生于山东高密,并在此生活20多年。走上文学之路的莫言在创作上一直立足于故乡故土,其作品多以高密为地理空间,文字间散发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高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奇异多姿的风土人情成为莫言创作的不竭源泉,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本土性和民族性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莫言的创作中,高密东北乡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故事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再现了乡土文化在莫言早年生活中的印记。莫言笔下的东北乡,是一个充满朦胧和神秘色彩的离奇之地,那里有平原、高山、河流、荒野、成片的高粱等,是一个被高度艺术化的文学王国。现实中的东北乡则是一马平川,“莫言正是立足于高密的黑土地,将真实的人物与事件,纳入了独特的艺术结构中,从而写出了一系列有着独特的地域历史氛围和地域人格色调的佳作。”[1]
在《红高粱家族》中,高粱作为高密本地的一种普通植物却被赋予了激荡人心的想象,其刚健挺拔的身姿和野性十足的色调极大渲染了故事的凄婉与悲壮。其中“我奶奶”与土匪余占鳌的野合,恰恰发生在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高粱地里。从叙述的手法来看,高粱不仅为故事的叙述提供了背景,也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我奶奶”在与日军的抗争中不幸中弹,临死前躺在高粱地里,望着青天和飞过的白鸽,似乎听见了身边的高粱发出的哀鸣。在莫言的小说里,高粱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而是根植于我们民族意识的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
莫言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也有很强的现实感。《红高粱家族》中的县长曹梦九就有一个真实的人物原型,莫言在小说中直接采用了他的真名。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高密县长,在匪患猖獗的年代,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使高密由乱到治,社会秩序井然。曹梦九治理高密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晴天;半是文,半是武,半是野蛮”便是对他的最好写照。这部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或多或少取材于高密当地的民间故事,如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烧酒作坊里兢兢业业的罗汉大叔等。在小说《檀香刑》中,主人公孙丙的原型是清末年间高密当地一个名叫孙文的民族英雄,相传他曾率领胶济铁路沿线的百姓抗击德国的侵略,后来由于叛徒告密被捕,被害时年仅45岁。孙文抗德阻路的故事在高密家喻户晓,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埋在了莫言的心田,为莫言后来创作《檀香刑》这本充满深刻记忆的小说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莫言的文学创作根植于高密的历史文化积淀,特别是茂腔、泥塑、剪纸等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为诠释人物的命运打上了本土印记。茂腔是高密的地方戏,其婉转凄切的曲调支撑着《檀香刑》这部作品的叙事模式。正如莫言自己所说,在儿时的记忆中,有两种声音对其后来的创作影响甚大,一是铿锵有力的火车声,二是家乡的地方戏茂腔。在《檀香刑》的写作中,莫言完成了童年记忆中关于火车和茂腔的一次丰美的想象[2]。茂腔虽是地方小戏,但在莫言的心中,其分量远远超过了那些尊贵高雅的戏种。借助高密东北乡所特有的戏文唱词,莫言将《檀香刑》这荡气回肠的悲歌凄楚地叙述出来。在这部作品中,莫言恰恰是从故乡高密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了具有中国人民族气质的精神王国。
莫言作品中的故事多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经过艺术再造的场景中,小说中的人物也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莫言能把熟悉的故乡场景转变为想象的景象,并且在新领土上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价值体系[3]。作品中,莫言叙述的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顽强和生命力,这种颇具泥土气息和本土性的叙事风格将历史与当代融合在一起,使中国文学走向了世界。因此,“莫言的写作是从超越个人经验出发,沾染了浓烈的地方色彩和民族性格,最终为世界所接受的”[4]。随着莫言作品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品中所描述的中国地域文化元素也自然成为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
莫言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不仅与其所特有的本土性和民族性有关,也得益于有效的海外传播在东西方文化认同中所起的作用。1988年,改编自莫言小说的影片《红高粱》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的首个大奖,不仅成就了当时的导演张艺谋,也极大提高了莫言在海外的知名度。电影作为一种不同于小说的艺术形式,能够超越语言的障碍,通过声音和画面传递作品的意义,更容易激发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产生进一步阅读莫言小说译本的需求。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莫言本人比较注重与海外翻译家的交流,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瑞典翻译家陈安娜等都不遗余力地向海外读者推介莫言的作品。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莫言小说已经被译成了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瑞典语、越南语等多种版本。
葛浩文教授是莫言作品英译本的主要翻译者,截止到2012年底,葛浩文已经翻译了莫言的7部小说,1本小说集和1部回憶录,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树立国际声誉做出了巨大贡献[5]。在葛浩文眼中,莫言是最具历史感的中国当代作家,“我真心喜欢莫言的所有小说,并对翻译它们乐在其中。”[6]葛浩文喜欢莫言作品的原因各式各样,在他看来,《酒国》在创作手法方面最具想象力且最为丰富复杂,《生死疲劳》堪称才华横溢的长篇寓言,《檀香刑》则极富音乐之美。
葛浩文在翻译莫言作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不仅通晓自己的母语,而且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国内虽然不乏外语水平出众的译者,但与海外的著名汉学家相比,在准确把握译入语国家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字偏好和审美品位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7]。鉴于中西方文化之间所固有的交流障碍,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关注文字转换问题,还要关注译作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莫言作品中涉及许多中国本土文化元素,其语言风格“土得掉渣”,葛浩文采取了“求异求同”的翻译策略,不仅巧妙地保留了原著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积极应对译作接受和原作艺术性再现问题,因此其译作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大量读者的青睐[8]。
在欧洲,法国是莫言作品译介最多的国家,迄今已经有18 部小说(集)被翻译成法语[9]。早在1990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天堂蒜薹之歌》便被译成了法文,目前共有18部莫言的译作在法国出版发行。莫言作品在法国读者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先后于2001年和2004年获得法国“卢尔·巴泰雍外国文学奖”和“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法国翻译家诺埃尔·杜特莱教授高度评价莫言的文学成就,同时坦言翻译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特别是莫言在作品中使用的大量高密方言。莫言非常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离不开各国翻译家的创造性工作。
莫言作品在德国、瑞典、俄罗斯等国也有不同程度的译介。特别是在瑞典,著名翻译家陈安娜对莫言作品的传播做出了不同寻常的贡献。她的出色翻译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其译作还曾获得瑞典文学院的翻译奖。虽然莫言的小说已有多种语言的译本,但陈安娜翻译的瑞典语译本更加贴近瑞典文学院的诺奖评委们,莫言作品的艺术水准也更容易获得诺奖评委的肯定。不过,陈安娜本人并没有把莫言获得诺奖归功于自己,她更加推崇葛浩文在莫言作品海外传播中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葛浩文出色的翻译,莫言的作品难以进入西方读者的视野。实际上,正是各国翻译家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为莫言的作品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缘于相似的文化背景,莫言作品在一些亚洲国家获得了高度认可。在日本,莫言的大部分作品都有了日文版本,最主要的翻译者为吉田富夫和藤井省三。吉田富夫的生活经历与莫言相似,都出身于农民家庭,莫言作品中描述的农村生活引起了吉田富夫的强烈共鸣。吉田认为,莫言的创作手法巧妙,其天马行空式的叙述风格抒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在他看来,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恰恰证明了文化可以超越国界,触及人内心本质的东西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藤井省三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并翻译莫言的文学作品,至今已出版十余部莫言译作。除了翻译莫言的文学作品外,藤井还发表了有关莫言的研究、评论、介绍等文章。藤井同样高度评价莫言作品的艺术价值,并第一个提出莫言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10]。
从以上可以看出,莫言小说之所以能够为世界所接受,既与作品本身的优秀特质有关,也离不开有效的海外传播与推介。一方面,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莫言笔下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故事已经超越了其个人经验,沾染了浓烈的中国气息和民族性格。莫言作品特有的民族性与现实性的融合,成为海外读者透视中国人心灵的一把钥匙[11]。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认同离不开翻译所起的作用。在这方面,莫言是幸运的,遇到了葛浩文、陈安娜等著名的汉学家;同时,莫言也是开放的,他从不给予翻译家的工作任何限制,非常敬重翻译家的劳动。正如莫言本人所说:“有时候,翻译比原创还要艰苦。我写《生死疲劳》,初稿只用了43天。瑞典汉学家陈安娜,整整翻译了6年。”[12]
总之,莫言长期扎根于乡土文化的现实土壤中,凭借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有效的海外传播赢得了国际声誉,他的個人成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标志,也为如何增进东西方的文化认同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三、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传播会进一步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感[13]。莫言作品所展现出的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是其获得世界认可的根本所在,而成功的译介和海外传播则有助于冲破固有的文化隔阂。
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意识形态差异、价值观差异和审美差异等都会导致文化之间的认同障碍。莫言小说能够超越这些差异而为世界所接受,从内心深处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说明其作品表达出了人类的一些普遍情怀。那么,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文学作品这一蕴含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呢?
首先,文学创作应当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通过对民族命运的书写表达人类的普遍感情,这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东西方国家之间虽然有着迥然各异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但普通人的命运却有着极为相似的轨迹。文学的使命在于把不同民族个体的人生体验表达出来,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共同思考。莫言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恰恰就是作品所传递的人性关怀和民族关怀。一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传播中国声音,并通过对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的双重叙事重构中国的国家形象,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铺就了希望之路。另一方面,莫言作品受到世界关注恰恰体现了中国崛起背景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必然会引发世人对“中国故事”的兴趣,而这则是莫言作品能够在海外获得广泛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我们需要更多像莫言这样能够有效传播中国声音的文化使者,以中国式的书写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继而引发海内外读者的情感和文化共鸣。
其次,需要分外重视翻译所起的独特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语言的翻译历来是文化交流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莫言的作品能够被译成多国文字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离不开翻译家的功劳,然而,对于如何翻译文学作品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葛浩文等汉学家在翻译莫言的作品时并未采用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根据译入语国家的读者习惯进行了一定的删改,这种翻译方法对赢得西方的出版市场大有裨益,也为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铺平了道路。不过,这种过于本土化的翻译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批评。例如,葛浩文在翻译莫言的作品《天堂蒜薹之歌》时将故事结尾做了较大修改,虽然莫言本人对此没有提出异议,但翻译界的许多人士认为这是对原作的一种背叛。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从时代背景来看,西方汉学家对莫言作品采取的翻译策略有一定的合理性。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在西方的知名度还不算高,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还比较陌生,翻译家面对尚未培育起来的出版市场,首先关心的是如何让读者能够跨越文化障碍接受来自中国的文学作品,对原著进行一定的改译也就不足为奇了。否则,就像葛浩文自己所说的,逐字翻译不但让人读不下去,更会对不起原著和作者本人。从莫言作品获得诺贝尔奖这个角度来说,西方汉学家的翻译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西方读者对中国作家的叙事风格会更加熟悉,译者的翻译策略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会更多地保持原作的风貌,从而可以在文化平等的立场上传递中国声音。
再次,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是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认同的必由之路。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图书的出版和发行,但单一的传播方式未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从国外文化产品的传播来看,往往伴随着图书的出版发行,影视剧的上映和热播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哈利·波特》为例,小说出版后不仅在英语国家引发了一股阅读狂潮,而且被译成了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则通过跨媒体的传播方式引发了海外读者的再阅读,进一步推动了图书的全球销售量。英美国家的文化产品输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规范的机制,通过借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优势地位,不仅在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中取得了媒体整合带来的立体化规模效应,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方面占得了先机。相对而言,我国的文化产品输出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渠道,与欧美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根据鲍晓英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进出口图书存在着10:1的贸易逆差,对外输出的图书版权中有70%面向的是港台及东南亚华人市场,而引进的书籍大部分来自欧美国家[14]。因此,如何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及时推进国家战略,通过媒体资源整合拓宽传播渠道,使我国的文学精品成功进入西方国家的主流阅读语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从战略高度意识到了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并启动了一批文化经典外译项目,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虽然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缺少整体的协调和规划,总体效果并不理想[15]。这说明,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还需要反思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莫言作品在国际上取得盛誉并广泛传播的经验可以看出,仅靠图书这一单一的媒介形式难以完成对外推介中华文化的重任。莫言的作品在海外获得高度关注一方面得益于作品改编为电影在国际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与莫言自身注重与国外阅读市场的接触和互动有关。莫言本人广泛结识海外的著名翻译家,并与这些译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个人友谊。同时,莫言还经常出席海外的作品推介会和读者见面会,并与很多普通读者接触。在中国当代文坛,与莫言创作实力相当的作家不乏其人,如余华、苏童、贾平凹、王安忆等,但就作品的海外传播效果来看,莫言毫无争议地当属第一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家本人是否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传播范围。因此,只有遵循文学传播的内在规律,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和渠道,文学才能走出本民族的阅读群体,进入一个更为广泛的阅读语境,从而真正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四、结语
随着莫言获得诺貝尔文学奖,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日趋增多,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契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乡土文化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这与作品本身所特有的文化语境和民间色彩有关,也离不开成功的翻译技巧和传播策略。莫言作品的多语种译本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心理的隐形门槛,成功地进入了译入语国家的主流阅读语境,为中国民间文化获得国际认同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既有利于促进我国地方文化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也为建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杨守森.高密文化与莫言小说[M]//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沈润亮.任性毁灭的悲歌—莫言长篇小说《檀香刑》人物悲剧命运浅析[M]//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王德威.想象中的原乡:沈从文、宋泽莱、莫言和李永平[M]//艾伦·威德默,王德威.从五四到六四:20世纪中国的小说和电影.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93.
刘江凯.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J].当代作家评论,2011(4):20-33.
孙昌坤.英译者葛浩文眼中的莫言[M]//王俊菊.莫言与世界:跨文化视角下的解读.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刘浚.外国专家评莫言:富于实验精神和历史感的作家[EB/OL].(2012-10-11)[2016-11-21].中国日报网.
谢天振.莫言作品“外译”成功的启示[N].文汇读书报,2012-12-14(3).
卢巧丹.莫言小说《檀香刑》在英语世界的文化行旅[J].小说评论,2015(4):48-55.
宁明.莫言作品的海外接受—基于作品海外销量和读者评论的视野[J].南方文坛,2016(3):70-74.
邢永凤.莫言与日本[M]//王俊菊.莫言与世界:跨文化视角下的解读.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郑娜.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05-108.
沈晨.莫言指出翻译的重要性:“得诺奖离不开翻译”[EB/OL].(2012-12-08)[2017-02-10].中国新闻网.
范通英,管向丽.莫言小说海外传播的文化认同[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5):17-18.
鲍晓英.“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J].外国语, 2014(1):65-71.
黄荍笛.论中华文化外译的策略与途径[J].小说评论,2015(6):42-47.
[责任编辑 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