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和技术运用

2024-07-07 13:51张溪璐
艺术评鉴 2024年7期
关键词:编舞结合关系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7-0063-06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和技术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创意提供编舞的方向和灵魂,而技术则是实现这些创意的关键工具。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增强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本文先分析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和技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二者的运用策略,最后提出编舞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创造性决策  编舞  技术  关系  结合

作者简介:张溪璐(1983—),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舞蹈。

舞蹈创作是一个将内心情感、故事线索,以及美学理念转化为具体动作的过程,舞蹈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是灵感激发与创意实现的关键,而技术则是实现这些创意的具体手段和基础。高水准的编创人员通常能通过原创性的思考,反映出其个人的风格倾向和专业选择。在舞蹈编舞的创造性决策中,编导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构建整个作品的框架和内容,这不仅要求编导具备高度的创作能力,而且要求他们能够深入观察和体悟生活,从中汲取灵感。

一、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和技术的关系

舞蹈编舞是一门集创造性和技术于一身的艺术,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体现在对舞蹈作品主题、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的深入思考和选择上,同时技术运用则涉及编舞技巧、数字媒体技术,以及生活模仿等方面。在编舞过程中,创造性决策和技术运用是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创意的手段

编舞者的创造性决策是指对舞蹈作品的主题、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做出的选择。这些决策是作品创新的源泉,有助于提升舞蹈作品新意。技术运用则是将这些创意转化为实际动作和编排的能力,确保创意能够在舞台上得到准确和有效的展现。在编舞过程中,技术不仅是实现创意的手段,也是推动创意发展的动力。例如,将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如:当代舞、爵士舞等融合在一起,或者将瑜伽等肢体动作融入舞蹈创作中,这些都需要技术的支持来实现创新性的编排。

(二)技术的提升激发创意思考

编舞是一个动态的创作过程,创造性决策和技术运用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作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编导在面对技术和表达上的挑战时,找到新颖的解决方案。同时,技术的提升也能激发新的创意思考,推动编舞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探索。至于编舞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方面,则涉及多种舞蹈编创技法。例如肖苏华提出的六大基本技术手法:重复、对比、展开、变奏、再现、复调。这些技术手法有助于塑造舞蹈的动作结构和风格,使作品内容丰富且具有表现力。在捕捉舞蹈形象时,编导还需要注重动作设计和节奏控制,确保舞蹈动作可以准确传达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二、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运用

(一)拥有创造性思维,使决策更具表现力

在讨论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时,首先需要认识到创造性思维是创作活动的核心。它要求舞蹈创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度的思考力,这样才能在众多元素中做出新颖且具有表现力的决策。舞蹈编导的创作不仅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而且要搭建起观众与创作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这需要编导在创作中注重创新与创意,从独特的视角去解读舞蹈艺术的内涵。为此编导需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同时掌握并运用各种编舞技巧,以创作出富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

(二)创新舞蹈动作设计,突出舞蹈主题

首先,创新舞蹈动作设计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过程,舞蹈创作源于生活,编导可以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和情感,从中提取元素融入舞蹈创作中。例如,观察自然界中动植物的运动,或者从建筑的线条和结构中获取灵感。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这些都可以成为舞蹈动作设计的依据。通过对身体机能的深入训练和探索,增强身体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设计新颖且独特的舞蹈动作。

其次,了解并考察观众的审美喜好,确保创新的动作设计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又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这需要编导具备一定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不断尝试新的动作和编排方法,即使它们可能在初看时显得不切实际或难以实现。

最后,编导需要对舞蹈的基本元素,如:身体线条、节奏、空间等有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在保持舞蹈本质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动作创新。在作品的初期雏形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创新思维,对舞蹈动作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融合。另外,还可以与其他艺术家或设计师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获得新的想法和方法,为舞蹈动作设计带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还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舞蹈风格,从中找到可以借鉴和改编的元素。

通过上述方法,编导不仅可以创造出新颖的舞蹈动作,还能够确保这些动作与舞蹈的主题和情感相协调,最终呈现出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三)创新舞蹈结构和形式,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舞蹈创作中,结构和形式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非线性或多线程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这样可以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观看体验和思考空间。同时,可以探索不同的编舞布局和组合,通过独特的舞蹈排列和运动设计,创造出新颖的视觉效果。其次,可以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将观众带入作品之中,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表演形式。最后,利用道具和背景的创新使用,可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深度,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

例如,舞蹈《飞天》的表现形式深受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影响,通过对这一古典形象的现代诠释,创造出独特的舞蹈风格。这种风格结合了自然与理想之美,使得舞蹈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在结构上,《飞天》采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方式,不拘泥于单一的舞蹈结构,而是根据舞蹈主题和情感需求来设计动作和编排,使得整个舞蹈流畅且富有变化。在体裁上也融合多种舞蹈元素,如:古典舞、民族舞等,以此丰富舞蹈的表现力和观赏性。舞蹈中的表现手段可能包括身体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等,这些都是传达舞蹈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飞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融合现代舞蹈元素和技术手段,实现了舞蹈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使得这一古典舞蹈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合理选择舞蹈音乐,激发舞蹈创作灵感

在编舞过程中,选择和运用舞蹈音乐是一个需要技巧和创意相结合的过程。积累音乐素材是编舞的第一步。通过广泛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动画音乐、电影原声带等,可以为编导编舞提供灵感来源。可以建立不同情绪或风格的音乐文件夹,方便根据不同的舞蹈主题进行选择。而选择音乐时要考虑其与舞蹈主题和情感的匹配度。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色彩都应该与舞蹈的表现形式相协调。编导需要具备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的能力,使得两者能够相互映衬,共同表达作品主题。有时候现成的音乐可能不完全适合编舞的需求,这时就需要对音乐进行改编,这可能包括调整音乐的节奏、速度,或者是剪辑音乐的某些部分,以更好地适应舞蹈的结构和流程。

例如,舞蹈《雀之灵》的舞蹈音乐选择是精心且具有特色的。首先,舞蹈《雀之灵》的音乐选择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部作品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融合傣族民间音乐元素,营造了独特的氛围,与舞蹈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相得益彰。其次,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舞蹈动作的设计紧密相连,充分反映了傣族文化特色。音乐的温婉和优美与杨丽萍舞动的长裙相呼应,使得整个舞蹈看起来如同一只高贵优雅的孔雀。再次,音乐不仅仅是舞蹈的背景,它还是情感传递的重要媒介。《雀之灵》音乐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珍视,这种情感通过杨丽萍的舞蹈得到了充分展现。最后,音乐的选择也是对当时舞蹈界既定审美思维的一次冲击和创新。《雀之灵》的音乐选择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而且与舞蹈的情感表达和创新紧密相连,共同凸显了这部经典舞蹈作品的核心魅力。

三、编舞过程中技术的运用

(一)巧妙运用编舞技巧,提高舞蹈表现力

在技术运用方面,编舞技巧的选择和应用对于舞蹈作品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编舞的基础在于舞者的基本功。扎实的基本功是提高动作精准度和流畅性的关键。这包括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画圆、律动、爆发力,以及舞种的基础步伐等。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舞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要领和技巧。开始编舞前去演出场馆实地考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提前了解舞台的大小、灯光、台型和观众席的排列,这些可以帮助编导更好地设计舞蹈动作和走位。

其次,编舞可以分为命题式和非命题式两种类型。命题式编舞多见于晚会、比赛和考学,它像命题作文一样,已经框定主题,这样可以跳过立意环节,提高成品舞的“出产率”。而非命题式编舞则更加自由,可以根据舞者的想法和创意来编排。如果是编独舞,需要注意动作的大开大合、舒展有力,不能因为是solo就在气势上弱下去。编舞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从基本功到成品舞,然后到solo,最后到编舞。这个过程不应该跳过solo阶段直接编舞,因为没有身体的自然感觉,编舞的过程可能不得章法。

最后,不同的舞蹈类型和主题需要采用不同的编舞技法来表现。例如,欢快轻松的舞蹈可能采用跳跃、转体等技法,而悲伤忧愁的舞蹈则需要更柔和、缓慢的动作来传达情感。

总体而言,编舞是一个综合性的创作过程,它不仅需要舞者有良好的基本功,还需要编导对音乐、情感和舞蹈形象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编导和舞者可以共同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二)精准捕捉舞蹈形象,丰富舞蹈作品内涵和情感

在编舞过程中,注重舞蹈形象的捕捉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创造出内涵丰富、情感表达深刻的舞蹈作品。舞蹈编导需要对舞蹈形象有深刻的理解,包括姿态、动作、神态、情感等方面。

首先,深入理解音乐和节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舞蹈的基础。编导需要深入理解音乐情感和节奏特点,以便更好地捕捉和表现舞蹈形象。通过对音乐、节奏、情感等元素的理解,编导可以深入挖掘舞蹈形象内涵,从而更好地捕捉和表现舞蹈形象。

例如舞蹈《点绛唇》中包含许多具有明确指向性意义的动作,如:对镜自怜、娇羞地背手、推开窗子等,这些动作不仅展现了舞者的技艺,而且传达了角色复杂的情感变化。舞蹈中的情感是观众感受舞蹈的关键。舞者需要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情,将内心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角色从期盼到失望的情感转变,其最终目标是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通过对舞蹈形象的精心捕捉,观众可以与演员一起经历角色的悲欢离合,体验那个深院女子等待爱人的悲凉故事。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编导和舞者应当深入挖掘角色的心理活动,通过精准的动作设计和情感传达,将《点绛唇》中的舞蹈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这不仅要求舞者具备高超的舞蹈技巧,还要求其能够深刻理解并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以此来吸引并打动观众。

其次,在设计舞蹈形象时,编导需要注重舞蹈形象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使舞蹈形象更加完美。这包括考虑舞蹈形象的流动性和发展性,以及如何通过舞蹈动作和姿态来展现舞蹈形象的变化和演变。在创作过程中,编导不仅要注意形象捕捉,还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形象转化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意象。这个过程需要编导的联想、想象和创造力,以寻找合适的方式将生动的形象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舞蹈形象的直观性可以帮助观众快速把握作品主体,推动舞蹈剧情发展。通过层次结构的加深和情感的自然显露,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

最后,注重舞者的技巧和表演能力。舞者的技巧水平和表演能力直接影响到舞蹈形象的表现。因此,编导需要对舞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其技巧水平和表演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舞蹈形象。在舞蹈表演中,每个故事都有多个人物,但不可能把所有人物都表现出来。编导需要抓住重点和典型,通过舞蹈语言和动作将人物形象直观展现出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把握。

(三)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提高舞蹈表演的视觉效果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数字媒体技术,如: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可以将其与传统舞台相结合,创造出立体化、虚实共存的舞蹈场景,提升视觉认知层次,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模仿也是舞蹈创作中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素,它要求舞者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情感和意义。

首先,运用数字媒体技术。通过融入数字影像、面部追踪投影等技术,可以为舞蹈创作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和创意空间。这些技术使得舞蹈作品能够突破传统舞台限制,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通过模拟仿真系统,编导可以在舞蹈创作前期就预览最终的表演效果,从而进行更加精确的编排和调整。

其次,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动捕技术可以捕捉舞者动作,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媒介中的表现形式。这种方式不仅保留了舞蹈本体的精神内涵,而且能够通过新媒介的特性进行创新和拓展。

再次,运用AI人工智能。利用AI神经网络实时分析舞者动作,可以创造出抽象的舞蹈形象,或者配合其他视觉效果。

最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舞蹈表演,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为舞蹈表演带来新的可能性。而现代灯光技术和数字特效的应用可以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和现场效果,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视听享受。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控制,确保舞蹈表演的精准和高效。

总体而言,科技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它不仅提高了舞蹈表演的视觉效果,而且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编舞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编舞技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识别编舞是命题式还是非命题式,这将影响创作方向和限制。命题式编舞常见于特定场合,如:晚会、比赛等,通常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在开始编舞前,了解演出场馆的具体条件至关重要,包括舞台大小、灯光布置、观众席排列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编舞的设计和最终呈现。根据舞蹈的性质(独舞或团体舞)和演员的技术水平来设计动作,确保每个动作都能被正确执行,且充分展现其美感。对于独舞而言,要特别注意动作的张力和表现力。在确保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技巧性动作可以提升舞蹈观赏性。同时,创新的构思也是吸引观众注意的重要元素。在比赛中,还要考虑裁判的视角和评分习惯,确保即使在众多选手比赛中也能让裁判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比如经典舞蹈和获奖作品,进行必要的改编和再创造,以符合当前的创作需求和演员条件。由此可见,舞蹈编舞是一个综合性的创作过程,需要编舞者具有深厚的舞蹈功底、丰富的创意想法,以及细致的观察能力。通过对以上各方面的考量和平衡,编舞者可以创作出既符合演出实际又具有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

(二)注意凸显不同舞蹈的魅力

在编舞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凸显不同舞蹈的独特魅力。每种舞蹈都有其基础的步法和动作,编舞时可以以此为起点,通过扩展、变化和组合等手法,使舞蹈动作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例如,芭蕾舞的屈膝和伸腿是基础动作,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节奏变化来创造新的视觉效果。利用对比手法可以突出舞蹈特点,比如动静对比、快慢对比、高低对比等,这些都能增加舞蹈的层次感和观赏性。例如,在街舞中,快速的震动和锁定动作与流畅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现了街舞的活力和韵律感。

舞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编舞时要注意结合音乐的情感色彩和舞者的表现力,将情感融入舞蹈中,使之成为观众共鸣的桥梁。例如,现代舞强调内心情感的抒发,编舞时可以通过身体的线条和动作的流动性来传达深层次情感。另外,编导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通过对舞蹈元素的熟悉和理解,以及对舞蹈表现形式的探索,创造出新颖且独特的舞蹈作品。例如,将传统民族舞蹈元素与现代舞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新型舞蹈。总之,编舞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它不仅仅是动作的设计,更是情感、故事和创意的综合体现。通过对不同舞蹈风格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编导可以使每种舞蹈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展现。

五、结语

在编舞过程中,创造性决策和技术运用是相辅相成的。编导需要将创新思维融入舞蹈创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同时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丰富舞蹈表现形式,提高艺术价值。通过对技巧的细致了解和周到安排,可以使舞蹈作品更加生动地表现情绪和剧情,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参考文献:

[1]范韶慧.刍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如何与现代舞元素的相融合[J].黄河之声,2020(06):136.

[2]韩建秀.中国民族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艺海,2019(02):62-63.

[3]易辛.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融合趋势研究[J].艺术科技,2019(08):127.

[4]汪珂帆.编舞技法在民族舞创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评鉴,2023(17):86-91.

[5]蔡璨.高校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05):202.

猜你喜欢
编舞结合关系
谈舞蹈的编舞动作设计
中老年舞蹈编舞选材刍议
2017北京舞蹈双周 2017.7.18—30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