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梦
摘 要:相比较小学的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会更高一些,对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其中解题能力的强弱更是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直接挂钩,因而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予以重视并加大培养力度,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来帮助学生实现解题能力的快速提升,以此推动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能力 培养策略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是被知识灌输与题海训练所占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苦不堪言,光是课堂参与的兴趣都很难产生,更不要说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呢?本文便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阻碍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因素,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阻碍因素
(一)教学模式不合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居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所有教学活动的主导权都掌握在教师手里。为了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及课堂秩序不被扰乱,教师很少会给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样极其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每况愈下,解题兴趣更是所剩无几。
(二)文字感知不到位
解题的首要前提便是审题,通过对题干的准确理解来获取有效信息,如此便能够在最大限度内保证解题的正确率。然而,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普遍存在着对文字感知不到位的现象,遇到字数偏多的题目就很难快速筛选出其中的关键字词,时间的紧迫使得学生还未找准思路方向便开始解题,这样盲目解题的结果自然不会理想。
(三)解题思维不灵活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被外界事物所影响,尤其容易受到教师主观思想和教材正确答案的束缚,这就导致学生的解题思维越来越不灵活,解题能力也越来越受限。
二、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改进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偏向应试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完全覆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获得理想的学科成绩,整个教学过程除了知识灌输便是题海训练,这样单一又无趣的教学模式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产生极大的束缚。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既要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凸显,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发散与自主探索空间,从而为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例如,在简单的加法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以往的直述式教学转换为问题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和探究。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不断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越来越清晰、全面,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非常高。
(二)增强文字感知能力,提升学生审题水准
受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对文字的感知能力非常薄弱,往往刚到审题这一步便已是问题频出,解题方向都没能找准就迫不及待地动笔答题,由错误的思路得出错误的答案。鉴于此,教师在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既要帮助学生扎实数学知识基础,又要锻炼和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确保学生在审题时能够正确把握题意,从而提升审题水准和解题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新的习题类型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审题,通过仔细阅读来找出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并将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获取正确的解题方向。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生对新题型的印象会十分深刻,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会出现还未审清题意便盲目答题的情况了。
(三)注重实践应用,拓宽学生解题思维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是习惯于将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分开进行,两者之间失去了关联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不协调现象的出现。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注重实践应用环节的设立,通过知识学习与解题训练的有机结合,有效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运算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运算题目,或是结合同一道题目向学生讲解多种运算方法,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启发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学生的思维被课本案例所束缚。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予以重视并加大培养力度,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来帮助学生实现解题能力的快速提升,以此来推动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芬.小学数学如何提升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J].赤子,2017(033).
[2]况志坚.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开心:素质教育,2017(12).
[3]黄秀云.新课改下小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