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初探

2024-07-07 00:15朱顺华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设情境课堂提问

朱顺华

摘 要:课堂提问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引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合理创设提问情境、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灵活变换提问形式、精准设计提问语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提问 自主探究 创设情境 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课堂提问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引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环节,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呢?

一、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提问是师生有效进行课堂交流的媒介,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趣的、有启发性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一)设计趣味性提问内容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效注意时间比较短。有趣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内容形成自主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练习课时,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做练习,而是把学生带到一棵大树下,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告诉老师这棵大树离地1米处的直径是多少吗?”针对老师提出的挑战性问题,学生兴趣浓厚,个个跃跃欲试。经过充分的交流探讨,他们得出:可用测量出大树离地1米处周长的办法计算出直径。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个探究过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

(二)设计启发性提问内容

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你能把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转化成已有知识解决吗?受到问题的启发,学生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的操作,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转化成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通过这些启发性的提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针对性提问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总体把握,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如在教学“搭配”时,教师从“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引入,让学生边玩边思考:说一说,游戏中“石头、剪刀、布”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式?怎么玩,你可能赢?这样提问,就把有趣的生活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简单的组合知识,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合理创设提问情境,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的成效取决于学习活动的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进行“长方体”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创设了大量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问题。创设“摸一摸”的情境并提问: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的表面是平面,有棱和顶点;创设“看一看”的情境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图形?经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认识到“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创设“量一量”的情境并提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说说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地完成长方体特征和空间观念的建构,同时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三、准确把握提问时机,提升捕捉信息能力

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信息瞬息万变,时机稍纵即逝,教师要善于把握最佳时机,捕捉课堂生成的有效信息进行提问,准确突破教学重难点,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抓住关键点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重难点是提问的关键点。教师选择关键点对学生进行提问,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捕捉有效的信息,突破教学难点,掌握知识内容。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学生提出质疑:这样推导出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准确计算出圆的面积吗?这个问题紧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问题设置的关键时机。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等分成不同的份数,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观察不同份数剪拼成的图形并思考:哪个最接近长方形?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后发现:圆等分成的份数越多,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形状越接近长方形。在教学中,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时机,通过提问建立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圆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的联系,引导学生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抓住变化点提问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中有可能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在提问前要尽可能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考虑,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做出调整。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原来预设的问题是:你能说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表述出来。如果这时还按照原定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因此,笔者立即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问道:“在小数加减计算中,为什么小数点对齐了就可以确定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呢?”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讨论,明确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个位对齐;个位对齐了,其他相应的数位也就对齐了。通过问题的引导和充分讨论,学生很好地沟通了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教学变化,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也让学生获取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升了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抓住冲突点提问

提问过程既是释疑的过程,也是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理解新知,还可以逐步认识事物,抓住问题的本质,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信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到问题设计的突破口,抓住问题的本质,为学生创造获取信息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笔者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小冬今年12岁了,可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经过自主探究,学生获取了关于年、月、日的信息,知道了平年、闰年的知识,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小朋友12岁只过了3个生日的道理。矛盾解决需要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甄别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没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取舍。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灵活变换提问形式,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所提问题的特点、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教师采取的提问形式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提问形式:一是直接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是抓住某一问题关键处直接发问,它的特点是提问的针对性强。二是迂回式提问,就是变换不同的角度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三是反问式提问,就是学生凭自己已有知识可以解决问题,而对某个问题还在纠结时抓住关键点反问,让学生走出思维牛角区,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先出示了三道除法计算题—“21÷3= 56÷7= 72÷9=”,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时,教师用直接式的提问方式提问:请说出你的计算结果,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一道除法计算题—“22÷3=”,采用迂回式的提问方式进行引导: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与“21÷3=”这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呢?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很快就发现实际上只是第二个算式的被除数22比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21多1,其他都不变。循着这个思路,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为21÷3=7,22比21大1,所以22÷3的商是7,还有余数是1。学生质疑道:在式子中怎么把余数表示出来呢?教师反问: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经过讨论,确定用“22÷3=7……1”这种方式把有余数的除法表示出来。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多角度地变换提问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精准设计提问语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准确的语言才能清晰地表达思维过程,提问语言的设计就要做到通俗、精练、准确,不能含糊不清。教师的逻辑思维清晰,才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出示了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从图上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反馈的信息非常丰富,有的说“天上有白云,很漂亮”,有的说“运动场上很热闹,有同学在跳舞,有同学在跑步,有同学在跳绳”。但教师很着急,因为学生的回答总是达不到设定的目标,反馈不到教师所需要的信息。这样的提问语言是不准确的,学生不能根据提问者的问题领会提问者的真正意图。这个问题可以设计成:仔细观察图片,请在图中找出相关联的一组数学信息,并根据这组数学信息再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试着列式解答。经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反馈了许多有用的信息:(1)运动场上,参加跳舞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9人,参加跳舞的同学一共有几人?(2)运动场上有两组同学在跑步,第一组有8人,第二组有5人,参加跑步的同学一共有几人?……这样设计提问,既通俗又准确,学生能快速领会老师的提问意图,进而参与到学习之中。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合理创设提问情境,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灵活变换提问形式,精准设计提问语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希明.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浅谈数学课的导入[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2]倪仁勇.创设思维情景 发展思维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2009(01).

[3]王健.生成性教学:有效课堂的真谛[J].新课程,2011(07).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创设情境课堂提问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