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霞
摘 要:教师秉持“共同富裕”的教育理念,根据本校学生学情特点,对教材内作业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解构作业,搭建桥梁”“分层作业,搭建阶梯”“化解作业,搭建支架”“融合作业,搭建平台”“协同作业,搭建团队”五个策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及质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共同富裕 作业“差异化” 设计
共同富裕,原属于经济学领域的概念,指的是先富的帮助后富的,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本文所阐述的“共同富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达到均衡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地方课程的课程性质是服务学生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它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人格健全的和谐统一,完善热爱家乡与关爱社会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地方课程更重视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爱国情怀的培养,更需要“共同富裕”。
《最忆杭州》作为杭州的地方课程教材,其教授的知识、传递的文化、蕴含的思想情感均以杭州本土的教育资源为载体。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存在较大差异。
其一,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一部分杭州本地的学生有着本土文化学习的基础,外地来杭的学生对本土文化有陌生感。
其二,家长对学生学习支持度有差异。
其三,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无差别对待。
这样的教学现状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了,能轻松且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另一部分学生处于“贫困”状态,作业质量差或无法完成,情感与价值观建立更是无从谈起。
面对如此学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减少差异,达到“共同富裕”,笔者做了研究与实践。
一、解构作业,搭建桥梁
解构,是指“结构分解”。“解构”概念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con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等,本文意指拆解重新设计。桥梁,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本文指的是教师通过重新设计作业,搭建起学生与地方课程之间的友好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以第1课《杭州的母亲河》为例。这篇课文是通过介绍钱塘江,让学生了解杭州的水系,认识杭州的自然环境,是“生态杭州”板块中的重要内容。教材上有这个作业:和同学一起开展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河流?流经哪些地方?用相机拍下河流两岸的美丽景色,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和同学分享。
调查报告,是在让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撰写的,需要学生先做好资料查找。直接布置这个作业,对于刚升入四年级且从来没有接触过调查报告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将直接导致作业无法完成。
笔者对该项作业进行了重新设计:
1. 教授方法
(1)实地考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附近走走,找找河流,找找河长公示牌,了解河流的信息。
(2)上网查询家附近的河流,查找相关资料。(课堂中学习)
2. 加工练习
根据学生的能力,笔者设计了两份练习,让学生选择性完成。
(1)调查表。将家乡河流的名称、流经的地方、河两岸的景色以及调查感受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梳理需要调查的内容以及呈现形式。
(2)手绘图。模仿老师展示的手绘钱塘江杭州段流域图,将调查结果以图画的形式表现,突出流经的地方以及著名的景点。
例1:学生作业
当调查报告变身为调查表、手绘图的时候,学生完成作业的意愿随之高涨,作业的完成度、质量也有很大进步。
这样对作业进行拆分再设计,为学生顺利完成地方课程作业搭建起了桥梁,建立了友好关系,自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二、分层作业,搭建阶梯
分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作业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据此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体现因材施教。分层作业普遍用于同一个班级,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而本文所阐述的分层是以班级为单位,对同一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阶梯,南朝梁何逊在《七召》中写道:“百丈杳冥以飞跨,九层郁律以阶梯。”意指上升或前进的凭借。本文是指为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搭建的台阶,以期降低作业难度,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达到最优学习成效。
笔者担任四年级三个班的教学工作,三个班学情各不相同。
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引领学生学习第7课《杭州名菜》时,对实践作业做了分层设计。
书本上原始作业:
三个班级的不同作业设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分层后的作业学生完成情况大有提升,曾经名列最后的三班成为年级第一。
表面上看,三班的作业相对简单,没什么思维含量,但对于地方课程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知识、技能迈向爱家乡情感是课程最重要的目的,虽然是简单的资料收集,也是对家乡自豪感的培养。
分层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就感,让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体验成功的喜悦,“共同富裕”会激发整个班级学习地方课程的信心。学生在各自的作业台阶上获得成功,就可以向上一级台阶前进了。
三、化解作业,搭建支架
化解,字面意思为消化溶解。《魏书》中写道:“渊惧吏士不从教令,乃躬驰骛,自往化解,仅乃止之。”本文指教导晓悟,帮助学生理解作业的意思与意图。支架,原指建筑中的脚手架,是帮助工人搭建房屋的工具。搭建学习支架就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搭建辅助学习的工具,提供学习帮助,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与资源,主动积极地进行有效探索。
在学习第8课《杭州土特产》一课中,有一个调查作业。
在课前进行简单调查后,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表格中的1、2、3项内容,但是,到了“土特产的种植条件”就表述不清了。问题在于他们不了解。于是,在课堂上,笔者以“里叶白莲”为例,给学生提供资料,让他们从中找到“里叶白莲”的种植条件,从而理解“种植条件”的意思。
以此类推,他们知道了要填写“富阳新登半山桃子”“建德三都柑橘”的种植条件,首先要了解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正是满足了它们的种植条件,这些水果才长得特别好,成了受大众喜爱的土特产。于是,学生会根据这个条件去收集、查找资料,完成自己的“土特产调查表”就不是难事了。搜索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也在此过程中慢慢培养。
支架,有时是教师提供的资料,有时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教师搭建的“支架”理解并顺利完成作业。这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有很大帮助,也是对所有学生能力的培养。搭建支架,比让学生自己苦苦寻找资料或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更利于学生收获更多的学习乐趣。
四、融合作业,搭建平台
融合,物理意义上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本文是指借助合适的教学内容,将多样的作业形态融成一体,锻造出新的作业样态。在第3课《苏东坡在杭州》的作业群中有这样几个实践活动:
(1)和家人一起游览苏堤,把自己的感受用照片、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2)通过采访、阅读等方式收集资料,向同学介绍苏堤上的六座石拱桥。
(3)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苏东坡在杭州的故事。
(4)和同学一起参观苏东坡纪念馆。
苏堤全长2.8千米,走完全程,对四年级学生的体力是一种考验,仅仅是走,仅仅用“游览苏堤的收获”作为作业,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兴趣去完成。而参观苏东坡纪念馆,本校的学生也仅停留在浏览阶段。
笔者认为,实践作业永远比问答、书写的作业更受学生喜欢,尤其是关于“玩、吃”的作业。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根据书本建议,重新设计了作业:
(1)走走苏堤,写出六座石拱桥的名字,找找课堂中所说的每座桥的特点。
(2)逛一逛苏东坡纪念馆,找找苏东坡在杭州的故事。
(3)找找与苏东坡相关的地名,走一走。
(4)品尝一道与苏东坡相关的美食。
这些作业拓展了书本上作业的外延,无论哪一项作业,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苏东坡与杭州的关联,苏东坡对杭州的影响之大。这正是“杭州历史”板块所要落实的目标:了解杭州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及主要事迹,敬仰家乡先辈爱国敬业的精神,提升人文情怀。
例2:学生作业
五、协同作业,搭建团队
协同,《说文》中提到:“协, 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指的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学习困难,动手能力弱,每次作业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都无法完成,从来没有体验过学习带来的快乐。对于这样的学生,语、数、英三科就够他忙的,根本没时间,也没能力独立完成地方课程作业。帮助这些学习“贫困户”进步,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学生,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让其完成他们能力所及的简单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第8课《杭州土特产》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设计作业。
这个作业有两个难点。一是“没有得到很好推广的土特产”,这需要学生非常了解家乡的土特产。据调查,60%的学生至少知道一种家乡的土特产,但是否得到推广,推广程度如何却不太知道,因此找到这个产品有一定难度。二是设计,设计需要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需要有创新的意识,对于学习困难者来说,这样的作业难度较大。
对于这两个难点,笔者选择降低难度,改为“任选一种土特产”,且设计作业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完成本次作业的小组构成要进行有意识的人员选择,文字、美术各方面都要有基础稍好一点儿的学生。同时对指导组长进行合理分工,对土特产了解的学生可以担任策划,有文字功底的学生担任宣传语设计,擅长美术的学生担任设计,其余学生可以从事找资料、参与绘画等工作。总之,每名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团队合作中激发创作的灵感。
于是,有了下列作业。例3:
或许,有的学生只是在设计的时候提了建议,或在图上画了几笔,涂了些颜色,获得这个作业“优秀”的评价,是借了优等生的光。但在设计的过程中,他听了同学们的讨论,他参与了过程,从此有了完成作业的愿望与行动,那么“共同富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有主观的或客观的原因,教师要承认差异的存在,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据此进行差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困生的扶持,在作业中体现对学困生的“偏心”,让“先富起来的”学生去帮助他们。尤其是地方课程这样的综合实践性课程,非考试类学科,容易被师生们忽视,任课教师只有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在学生中体现教育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乔万青.如何搭建有效支架[J].湖北教育,2015(11).
[2]杨建伟.立足“地方”特质,彰显“课程”本色——小学地方课程教学策略之思考[J].教育论坛,2014(5).
[3]刘晓菲.提高地方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校教育研究,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