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平
摘 要:开展通识写作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形成普遍共识,但作为在高等教育中占较大体量的应用型高校,其对开展通识写作教育的路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从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教学的价值意义、现实困境入手,以许昌学院“1+N1+N2”通识写作课程体系为例,提出契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写作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近年,大学生写作能力不足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引发了高等教育领域对通识写作教育的反思。2018年,清华大学面向本科新生率先开设基于通识教育的写作与沟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与沟通能力。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通识写作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应用型高校也紧随其后,对写作教育进行审视与反思。
虽然各高校在观念上形成了普遍共识,但诸多应用型高校开设的写作课程仍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存在思维训练不足、教学环境单一、资源整合有限等问题,亟待建立起一套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实际的课程体系。另外,社会实践模式在通识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实践探索较少。笔者从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程建设的价值、意义和现状问题入手,以许昌学院“1+N1+N2”通识写作课程体系为例,探索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程构建模式。
一、应用型高校开展通识写作课程教学的价值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是关注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对现代专业化教育的反思与补充。在通识教育中,写作能力往往被视为通识教育的核心素养。在这一点上,不同类型的高校有着高度一致的价值认同。但仔细审视,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程教学的价值又有其独特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与“实践”是其人才培养的“一体两极”。写作能力包含逻辑分析、推理论证、信息加工、沟通交流、文字写作等综合能力,写作的过程就是系统化训练思维的很好方式。因此,开展写作教学并重视思维训练,符合应用型高校定位以及学生培养方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二是有效符合了学生个人成长成才需求和职业需求。应用型人才核心通识素养以能力模式为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直面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逆向追问”。应用型高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事业单位,未来职场中对工作的规划、呈现、总结以及反思,都会涉及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开设通识写作课程是对学生个人需求、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
二、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程建设困境
当前,虽然部分应用型高校已经开始重构通识写作课程内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大部分学校相关课程建设还相对滞后。笔者走访了部分应用型高校,了解到其在课程建设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滞后,重文体写作轻思维训练
应用型高校的传统写作课程往往侧重应用文文体教学,如日常事务文书、党政公文等。该类课程注重介绍各类文体的概念、行文特点、写作要求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操练习。有的高校将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合二为一”,在课程中增设“沟通”模块,添加人际沟通、演讲语言艺术、求职语言艺术等内容。该类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与他人、组织等进行事务沟通的问题,但对学生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关注不够、培养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自由表达自我的需求。当然,个别高校也尝试在思维训练方面找突破,如西安欧亚学院开设的结构化写作课程,以及与之类似的许昌学院的思维与写作课程,都是将结构化的写作方法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观点,激发写作兴趣。但这种尝试建立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颠覆性重构的基础上,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目前尚未在应用型高校中形成主流态势。
(二)教学环境单一,学习情境设计不足
从教学环境来看,大多数通识写作课程教学局限在教室里,以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实操练习、作品讲评等方法实施教学。近年,也有不少高校通过开设教学工作坊、进行一对一辅导、设立写作助教等方式辅助写作课程教学,但整体来说,教学环境相对单一仍是普遍现状。一方面,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写作实践的空间有限,教室之外的场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往往绞尽脑汁,通过查阅文献、现有报道等寻找合适的写作选题,在素材的挖掘、收集等方面缺少鲜活的渠道来源。另一方面,教学环境的单一性使得在传统写作课堂中,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的实操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学生的兴趣激发缺乏突破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认知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资源有限,育人合力发挥不足
从师资方面看,传统通识写作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本校教师。其中,具有中国语言文学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占较大比例,同时也有部分其他学科对写作感兴趣并有所研究的教师。这种师资构成的优势在于高校教师对写作知识的讲授具有系统性,能够全面、详细地进行写作知识传授,不足在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际写作经验,不能将写作的切身体验、感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实践资源方面来看,传统通识写作课程缺乏基于真实情境的实操练习,学生写作的动机与实际操作均来自教学需求,缺乏实战性,学习效果有所减弱。
总之,应用型高校亟待在新的理念指引下,重新审视通识写作课程的形态和教学方法,并根据社会、学生需求,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通识写作教学体系。
三、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程体系的构建
经过以上分析,应用型高校要想实现通识写作课程教学目标,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绝不能只依赖一门写作课程,而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学生的普遍需求和个性化追求,搭建“必修+选修”课程矩阵,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沟通与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在不同的写作课程中得到综合提升。
一是开设一门集“思维训练、文字写作、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为一体的核心写作课程。此类课程在写作课程矩阵中占据主体地位,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系统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开设的大学生写作与沟通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设置“古代生活”“青铜器”“茶与茶文化”“世界遗产在杭州”等多个特色主题,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层思考、深入写作,课程不再单独介绍应用文文体的知识与写作技巧,而是把思维训练放在了首位。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正在采用的主题式、说理性写作的“影子”,如清华大学的写作与沟通课程就给学生提供了“学古探微”“社群与社会”“网络与未来”“时代棱镜”“空间观察”等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文献“对话”与思辨探究,生成有创造性的观点,最终掌握研究性说理文写作的规范。当然,应用型高校在借鉴主题式、说理性写作的同时,要在写作难易程度、写作方向、文体输出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进行区分。
二是开设多门实用的应用写作通识选修课程。此类课程的定位是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满足学生在职场上的写作需求。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一般“大而全”,重在介绍不同领域各类应用文文体的主要特点、运用范围以及写作方法,重点讲解概念、性质、类型、格式等,这种重知识讲授轻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写作教学的需求,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可以重点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文体,强调写作情境的创设等。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开设的写作与沟通——应用文写作课程选取了信函(求职信等)、演讲稿、科学小品等三个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文体进行教学,并深入开展读写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开设若干门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基于多元化写作情境的通识选修写作课程。如果说以上两类写作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写作学习“大餐”,此类课程则为“精致小菜”,其课程定位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而开设的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写作课程。该类课程强调多元化,具体体现为多元化的写作场景、多元化的课堂组织模式,多元化的文体输出、多元化的导师团队等。课程要注重“在场感”的营造,有效激发学生的情境认知功能,将社会实践模式以及项目式教学等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寻找具有创新价值的写作选题,从而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许昌学院建设的项目式写作课程就是一门采用项目式教学的社会实践类通识写作课程,该课程于2018年开课,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除了打造课程矩阵,重视课程内涵建设,高校还要建立一套写作课程教学支持体系,主要体现在打造优秀师资队伍、提供优秀作品展示平台等方面。在师资队伍方面,要汇聚校内外资源,打造一支热爱写作教学、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可以邀请高校所在区域的作家、新闻媒体记者等群体加入教学团队,参与教学设计与实施。除教师外,还可以选拔部分受过写作训练的本科生担任助教,为学生提供写作辅导。在展示平台方面,要积极拓展校内外媒体平台,为展示学生作品提供支持。可以每年组织通识写作创作大赛,面向全校学生征集作品,并建立评奖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许昌学院“1+N1+N2”通识写作课程体系探索
对于各应用型高校来说,普适性的写作课程体系是不存在的,各高校必须根据校情、学情,构建起一套富有本校特色、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笔者将以许昌学院为案例,分析其通识写作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并对社会实践模式在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1+N1+N2”课程体系的搭建
近年,许昌学院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打造了“通识必修+通识选修+通识专题”融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学校把写作能力确定为本校学生应具备并优先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并按照“1+N1+N2”,即“1门通识写作必修课+N门应用写作选修课+N门多元场景写作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建设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专融合的通识写作课程矩阵,改变了以往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体系。
“1门通识写作必修课”即学校打造了面向全校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课程,该课程从思维训练入手,通过梳理信息、分析问题、合理搭建架构、准确有效表达等方面的实操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并能通过写作有效表达观点,从而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该课程以金字塔原理为核心的结构化写作方法贯穿教学始终,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课程设置了“思维不神秘”“金字塔里有秘籍”“结构化写作初探”“结构化写作进阶”等不同的主题。经过调研,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笔难”的问题。
(二)社会实践模式在通识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1+N1+N2”写作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学校打造了项目式写作课程,该课程是“N2”(通识选修写作课)的支撑课程,于2018年开设,先后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和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社会实践类)。
项目式写作课题组主动寻找基于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写作实题。开课至今,课程开设的写作项目有“乡愁里的许昌”“听越调乡音 讲黄河故事”“恰百年风华 寻红色许昌”“许院听课录”等。以“乡愁里的许昌”项目为例,教师和学生深入现场,零距离观察、采访、体验,讲述中原腹地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核心内容、传承现状,完成对区域文化的故事化叙述。
该课程注重理论支撑下的社会实践、任务驱动下的兴趣挖掘,形成了“课堂精讲+校内实战+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通识写作课程模式,建立了满足社会和学生双向需求的项目式写作教学模式以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师资队伍方面,课题组邀请校外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和课程建设。经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其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在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中,学习环境的改变引发了一系列关系的“重新适应”,如教与学的关系、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关系等,形成了相对开放的实践课堂。学生作为社会实践的有效参与者,在学校、社会两个场域开展学习,一方面在观察、参与中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得到了思政教育和文化底蕴滋养,另一方面在知行合一的课程设计中,用写作实践克服了写作恐慌,真正提升了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程既是思维训练课,又是实用文体训练课,成熟的课程体系构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通识写作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整体呈现出建设与改革同步推进的状态。应用型高校要抓住当前国内高校通识写作教育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主动借鉴其他类型高校的建设模式,认真分析校情、学情,构建富有本校特色、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丽,彭小庐.写作与沟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石树芳.大学生写作与沟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
[3]黄海燕,郑小静.课程内涵、教学方法与增量空间:国内高校通识写作课建设现状及改革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21(4).
责编: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