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宇晨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应运而生,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先让学生自主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预学情况等确定教的方法。以学定教,可基于学生需求,选择教学素材;可基于学生认知,确定教学方法;可基于学生思维,优化指导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学定教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逐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学定教;需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4-0080-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做了特别强调,首先明确了教学起点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其次强调了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特点。就当前的教学来看,仍有部分教师照搬素材,教学评价单一,使数学课堂变得十分枯燥。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必然是被动的。要改善这样的情况,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对“以学定教”理念应用案例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激情,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
一、基于学生需求,选择教学素材
课堂教学中,教学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教材则是教学素材的重要载体,但不代表所有素材都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
(一)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教学素材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需求选择有效的教学素材,并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够贴合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笔者对小括号的引出进行创新,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给出三个数字12,9,3,要求学生用上相应的运算符号,而且要形成不同级别运算的两步式子,最后算出答案。学生经过思考、演算之后,得出了这些算式:12+9×3=39,12+9÷3=15,12-9÷3=9,12×9+3=111,12×9-3=105。
笔者将算式的结果换成了“12+9×3=63,12+9÷3=7,12-9×3=9,12-9÷3=1”,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等式成立。
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动笔推演。以12+9×3为例,要使结果得63,就要先计算12+9,有学生在“12+9”下面画一条横线,还有学生用圆圈将其圈起来……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只用了三个数字,通过增加运算符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借助运算符号使其成为不同级的两步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并自主将这一冲突化解。可见,只有教学素材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吻合,才能够实现学习的高效化。
(二)基于学生的生活需求,选择教学素材
《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前的数学教学应当凸显其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数学教学应当体现生活化,其中一个实现路径就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需求,为其匹配合适的教学素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动性,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情感。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四)”时,笔者先呈现一张定期存单,之后提问:“从这张存单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可以准确说出存款人、存款日期、利率等基本信息,还可以根据本金、利率自主推算利息。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后,笔者布置自主性学习任务:自主创编两道求利息的应用题并解答。结合学生的交流反馈,可以发现他们创编的应用题形式多样,具有个性。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够巩固认知体验,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接下来,笔者又设置了更具开放性的问题:“怎样存款才是最合算的方式,获取更多利息?”听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空前活跃,并将这种积极的情绪延续到课后,自主搜集各银行的利率、利息税率,从中选择最优存款方式。
上述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来自生活,而学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教师所设计的开放性问题,不仅要有应用价值,还要体现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二、基于学生认知,确定教学方法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组织操作练习、实际探究的过程中常常会过度引导学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方法。
(一)开展情境化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却是以形象为主,面对过于抽象的内容,很多小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尽可能还原形象化情境,才能使学生深入其中,展开主动探究活动,从而实现以形象推动抽象的理解境界。
例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笔者先把课本中的情境图作为情境化教学的依据,再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易领悟生活中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能轻易在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了。然后笔者要求学生闭上双眼,想象在一张白纸上如果出现两条直线,它们会呈现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在想象的基础上,学生用笔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并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相交、不相交的概念有所理解,通过想一想、画一画、量一量的方式,自主归纳平行的概念,最后进行梳理,从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相交现象——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的角为直角,就此引出垂直。
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猜想、验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总结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对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开展活动化教学
《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操作活动的重要性,操作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教材中,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都以静态呈现,这种呈现方式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动手操作环节,以动态化的呈现形式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为了激活学生的动手操作需求,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我们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首先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进行推导。那么,现在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计算梯形的面积,是否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梯形转化为已知图形,然后推导它的面积呢?
生1: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师:是怎么转化的呢?
生2:将2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在一起,组成1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学具,请大家根据这一想法,尝试动手操作。
(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师:结合大家之前的操作,我们已经成功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还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实际上,还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其他图形,同样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大家可以在课后自主试一试,看看还可以转化成哪些图形,哪种方式更加简便。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显然笔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学习起点和学习进程是不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是以自己的原有认知为基础,这样的学习必然是高效的。
三、基于学生思维,优化指导策略
多数小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如果缺少科学方法的指引,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其学习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师应当合理选择学中疏导的策略,以保障学习效果。
(一)在思维关键处指导
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并结合具体的学情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从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大幅提高自主学习的效能。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笔者创设了一个简单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算式“37+19”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自主完成计算。
生1: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把37估成40,把19估成20,得出的结果大约为60。
师:那请大家动手开始计算,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算法,并与其他成员展开交流讨论。
(几分钟之后,各小组基本完成了计算并开始汇报)
生2:在计算时,我先根据其中一个加数37,使用“凑十”法对19进行了拆分,得到3和16,算式就变为37+3+16,这样计算起来就会比较简便。
生3:也可以对37进行拆分,得到了1和36,同样选择“凑十”法,先计算1+19,再加36。
生4:我拆分的方式有所不同,首先将37分成30和7,然后将19分成10和9,由此得到两个算式30+10=40和7+9=16,最后将两个算式的和相加。
生5:还可以将19变成20-1,得到算式37+20-1,计算起来同样简便。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并以此为关键点进行突破。学生自主探究了多种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改变零散的学习状态,还能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二)在思维卡壳时疏导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常常会依赖自己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也会产生负迁移影响,导致思维卡壳。
例如,在教学“左右”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将视频暂停,在一个画面中:在一段楼梯里,小明要向上走,淘气正在转角处向下走。
师:现在看来淘气是要下楼的,他应该靠哪边走?
生1:应该靠右边。
师(指向右边):那么是不是说明小明应该靠这一边走呢?
生2:不是的,小明是该靠右边走。
(学生比画,希望做出正确的表达)
师:难道小明不是在靠右边走吗?
生3:小明的右边和淘气的右边是相反的。
师:难道大家说的不都是右边吗?我好像不太明白,你能否说得更清楚一些?
邀请两名学生走上讲台演一演,把这段情境呈现给大家。学生在演示活动中自然就厘清了“左右”的概念。
这一过程中,笔者和学生“互换身份”,建立平等的对话,为了“教会”笔者,学生会想尽办法,积极展开数学思考,也因此打开了高效的数学探究之路。
(三)在思维契机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还要选择合适的契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尝试与猜想中的“鸡兔同笼”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解决此类问题难度极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转化问题,将鸡转化为兔或者将兔转化为鸡,这样就能够简化问题。
例如,其中一个问题: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6只,一共有1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在给出问题之后,笔者先要求学生列表(见表1)解决问题。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有序思考,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鸡和兔数量较少的情况。因此,在运用列表法成功解决问题之后,笔者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
师:如果6只全都是兔,应该有多少条腿?
生1:4×6=24(条)。
师:算出来的腿的数量比题目中的“16条”多了8条,这是为什么呢?
生2:因为多算了。
师:“多算了”是什么意思?
生3:笼子里本来有鸡的,但把鸡都转化成了兔,也把鸡的腿都算成了兔的腿,这样就多算了8条腿。
生4:每只兔有4条腿,每只鸡有2条腿,而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多算的8条腿应该是鸡的总腿数。
师:那是多少只鸡的总腿数呢?
生5:8÷2=4(只)。
师:那么兔有多少只?
生6:6-4=2(只)。
师:这与用列表法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中感受转化法的优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思想方法,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尊重并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教学素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全面优化与创新,这样才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打造高效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邱霞.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以学定教”[J].科普童话,2016(23):20.
[3] 李侠.小学数学教学创设认知冲突“四借助”[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12):61-62.
[4] 刘春梅.心中有学生 脑中有教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J].数学教学通讯,2021(1):51-52,54.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