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
摘要:长城精神厚植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土壤之中,是我国珍贵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美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融入长城精神,拓展包括班会教育、社团活动、心理交流、建设理论资料库、网络媒体在内的多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深入学习领会长城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能够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健康成长、成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增强自信心,增强自信力,增强团结向上、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长城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路径
引言
万里长城,每一块砖石中都蕴藏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杰出工程壮举。作为承载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的具体载体,历经2000多年风霜雨雪洗礼、至今屹立不倒的建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万里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凝聚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爱国情怀,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长城、长江、黄河,无一不是华夏民族的重要象征,无一不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必须重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把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根保护好。要欣赏、接近、研究长城精神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磅礴力量,积极将长城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让民族之魂代代相传。
一、长城精神的丰富内涵
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人类历史上,长城的宝贵之处不仅体现在物质遗迹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内涵层面,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万众一心、百折不挠的爱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长城精神集爱国主义、民族性、时代性于一体,具体指团结向上,坚韧不拔,守望相助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不怕吃苦,自强不息的勇毅精神;开放包容、与时同行,吐故纳新的创新精神。
爱国主义是万里长城精神的源泉,自古以来,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人民群众总能激发出旺盛的斗志和强烈的使命感,显示出一股浩浩荡荡的干劲。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保家卫国而献身,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而浴血奋战。勇敢勤劳是长城精神的内驱力,从复杂的山川地形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不怕吃苦和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发挥才智排除万难求真务实,巧妙利用自然资源修筑长城。开放创新精神亦是长城精神之一,从地理区域的角度来看,长城地处“丝绸之路”沿线,是多民族交汇地域,城内城外互通贸易,开放合作,见证了多民族繁荣的商旅贸易和彼此友好往来,搭建了多民族亲近的桥梁和纽带,展现了包容开放、共建共创的精神[1]。
以上就是长城精神内涵的基本内容,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及热爱和平思想的沃土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而应该珍惜、保持和发扬长城精神,积极同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二、长城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忻州师范学院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州拥有非常深厚的长城历史文化资源,在红色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史料和遗址。地缘优势显著,要充分利用忻州长城资源优势,把长城精神有机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中去思考、去总结、去推动,更好地把长城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在提升长城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教育成效中发挥好时代价值和积极作用[2]。
(一)坚持推进长城精神进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长城精神主题系列教育班会,全面深入讲好长城故事。辅导员老师多维度讲授《长城红色系列故事》,通过对有关文字史料、图片PPT、纪录片影像等材料的生动阐述和展示。1933年3月—5月20日,中国守军在长城沿线的义院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不畏艰险,顽强抗击日寇的进攻,给了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抗击侵略者的重要战役,就是在华北地区打响的。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阳明堡、雁门关等战斗中取得胜利,给日寇侵略的嚣张气焰以沉重打击。
结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千古名句等长城优秀诗词作品,对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解读和讲述。1935年10月,宁夏六盘山青石嘴,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一举击溃日军,毅然翻越险峻的六盘山,胜利会师陕北红军。紧接着又取得了长征的惊天大胜。这首词苍茫雄壮,给予军民极大的精神动力和鼓舞了士气。“手执长缨”必 “缚苍龙”,以抒发一种革命抱负,气壮山河。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坚韧不拔,保家卫国的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3]。
组织这首诗词由班级小组有感情朗诵,积极调动大家的参与度,可以感受到对梦想的坚定、对未来道路的坚定,即使面对再大的挫折和困难的环境,依然迎难而上。学生小组朗诵结束后,辅导员组织各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再一次深刻体会诗中的长城精神,更深刻感悟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热爱祖国、不畏困难、众志成城、自强自信、翰墨书写热血青春。
(二)挖掘与长城精神相关的艺术文化进入大学生社团活动
积极运用长城题材丰富的艺术形式融入大学生社团活动中,立足当下,将学生的主观认知与长城精神有机融合,一方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城艺术苍茫雄健的审美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对美的认知;另一方面便于同学们更生动、形象地将长城文化充实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将长城艺术之美统一到其精神内涵中去,更好感悟长城精神[4]。
积极开展长城主题书法作品鉴赏展览活动,如邓小平、习仲勋同志书写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书法作品,见图1、图2。徐向前同志书写的“ 铜墙铁壁”书法作品,见图3。革命先辈们书如其人正气凛然,其书法气势雄强、遒劲稳健的书风象征长城屹立不倒的顽强精神。行云流水的行气中蕴含着长城气吞山河、坚不可摧的豪迈气势,象征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长城精神。
胡富国同志题写偏关县黄河边钟楼门楣阳刻金字匾额“偏头关”。其行书粗细对比鲜明,气息流畅,艺术与实用相得益彰,衬托长城大气端庄,气势磅礴之美。郭沫若先生所书写“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书法作品,用笔苍劲健爽,韵味无穷。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集众家之长,为书法艺术的新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赋予书法新的活力,展现革命情怀,传承艰苦奋斗的长城精神,展现了大胆的创作精神和生动的时代特征。
先辈们用自己的书法翰墨,以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文化语言方式,含蓄而有力地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这些书法作品正是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融入点,通过欣赏、学习、品鉴大师们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对心灵进行熏陶。此外,还有山西西北部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它们极其富有长城地域特色,如忻州地区的“挠羊”摔跤等活动,将庆祝活动与军事训练、保家卫国精神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感受基本的军事能力训练,体验长城边塞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艺术观以及民族精神[5]。
(三)长城精神进入大学生心理教育活动
引导正面认知,激发正面情绪,磨炼正面意志,促进创新素养培养,是长城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思政工作中,将大学生心理访谈活动融入长城精神,打造优质供给,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思想心理品质,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通过融入长城心理情景剧、心理访谈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掘长城精神中丰富的积极情感要素,如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展现英雄事迹和精神,北宋时期杨家一门忠烈精忠报国、英勇善战,镇守于山西忻州雁门关,捍卫国土宁死不屈,多次成功击败辽国入侵,是一种忠孝节义、不屈不挠、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杨家将忠肝义胆的故事和精神深深地印在炎黄子心中。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减员伤亡、敌军围追堵截、粮药弹药不足等诸多严峻形势,在忻州雁门关战斗中,仍然不畏艰难,保持了积极乐观、斗志昂扬的革命乐观精神,使日寇最终遭受了沉重打击,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这些积极向上的品质和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心的英雄气概,使他们勇于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实现远大理想,从而增强人格力量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提供源源不断的个人成长动力。将长城精神的榜样力量植根于大学生心中,引导大学生科学对待人生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意志力和抗压能力。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感染,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接受红色基因文化的熏陶。
(四)整理和编辑忻州长城遗存资料库
从近年来研究数量、年轻化的研究群体以及多元化的研究领域来看,国内长城的研究有了新的进步,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山西忻州修筑长城历史悠久,有战国、秦、汉、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等朝代遗迹,修筑累计长达1000多公里,山西忻州段长城是中国长城重点保护的地区,地位极其重要。研究长城问题,是面对长城所处的独特地理地质条件的挑战,也是长期遭受自然侵害和人为破坏的挑战。以现存有书法的长城遗迹为例,梳理资料库意义重大:(1)其书法本体艺术价值较高,完善了长城学的范围;(2)为长城忻州段历史文化景观之一,积极促进忻州长城的文化旅游发展;(3)为忻州中华长城博物馆提供资料,传播主旋律,弘扬长城精神;(4)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有效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活传统优秀文化地方精神文化资源滋养教学;(5)其内容是研究忻州长城历史文化,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美德的重要载体,形成地方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自信。是科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形成有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地方文化自信的极好的范例。
为了给高校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资料库的整理和建设,把长城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之中。运用比较研究法,把长城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纵深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从长城精神本身出发,分析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但还需将长城精神放在中华文化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挖掘长城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丰富教学应用价值、弘扬正能量的同时,对山西长城具有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五)进一步推进长城精神进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利用微信群、钉钉群、QQ群、学习通、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介,将长城精神的时代元素,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短视频等方式更直观、便捷地呈现给受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传统优势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对推动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万里长城历史悠久,但现代大学生对它的历史、建筑等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长城作为一项长期遭受风化破坏的珍贵文化遗产,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以保护。将长城文化古迹的历史背景、教育内涵和游客体验融为一体,方便游客参观学习,为游客提供丰富、引人入胜的长城线旅行体验。建立展示长城文化古迹、设计长城文化创意周边产品、传播积极价值、弘扬正能量的网上博物馆网站。通过网上交流座谈,增强他们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结语
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能力发展,直接关系到用长城精神铸魂育人,关系到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积极挖掘长城资源,充分发挥长城精神的育人价值,全面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向善、向上、向美发展。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长城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让长城精神永放光芒。
本文系忻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文化遗产传承及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长城忻州段遗存书法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021051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辛,章启群.关于长城的美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71-74.
[2]裴小琼.论长城山西段的美学价值[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3(04):109-112.
[3]吉人.“长城精神”解读[C]//《万里长城》编辑部.《万里长城》2012年第4期.《万里长城》编辑部,2012:4.
[4]刘菽,赵杰.山西长城的价值与保护开发[J].晋阳学刊,2020(05):123-126.
[5]冯清华,卢颖.长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传承[J].人民论坛,2017(25):138-139.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