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现象逐渐多样化,其中“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如何有效应对大学生“慢就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慢就业”的策略,克服大学生的“慢就业”现象,促进毕业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
关键词:“以精克慢”;高校辅导员;“慢就业”
引言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折射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就业环境的复杂性。面对这一现实,高校辅导员需要以“以精克慢”的策略来应对,既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细微需求,又要把握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实践性培训平台、调整学生心态、做好充分准备、合理规划升学就业等措施都至关重要。通过这些举措,高校辅导员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生态。
一、大学生“慢就业”现状浅析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指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暂缓就业的情况。这段时间内,大学生可能从事游学支教、考察创业机会,或者在家陪伴父母、参加各类考试等活动。学界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存在分歧。有些学者从消极角度看待,“慢就业”被视为一种不愿就业的倾向,认为如果准备时间过长,可能最终导致放弃就业。因此,需要警惕“慢就业”可能转变为“不就业”的情况。而另一些学者则持积极态度,认为“慢就业”是大学生在就业前的积极准备及沉淀,大学生最终会选择就业、深造或创业,不会成为“不就业”的闲散群体。因此,社会应该包容这一现象,允许大学生在就业前为自己的未来方向做出选择和准备。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评价,大学生“慢就业”的现象都表明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生存式就业向更加发展式的就业转变。
二、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
(一)考研人数急剧增加,期望通过升学减缓就业压力或增加优势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之一是考研人数的急剧增加。许多大学生选择持续考研,希望通过升学来减缓就业压力或增加自身竞争优势。考研失败后,一些学生会选择继续参加考试,甚至进行“二战”“三战”,而不愿意考虑其他就业选择,从而导致其走上了“慢就业”的道路。考研人数增加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社会对研究生学历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很多学生认为通过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及竞争力;另一方面,某些行业或职位对研究生学历的要求较高,因此一些学生选择考研以满足就业需求。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自己的本科学习成绩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来弥补不足,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及就业竞争力。然而,持续考研也存在一定风险。考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可能延长毕业时间,影响就业机会。再有就是考研成功的难度较大,存在考试不合格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多次参加考试的学生,如果连续考试失败,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就业意愿降低,进而选择“慢就业”。
(二)就业观念相对滞后,缺乏长远职业规划
就业观念相对滞后,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也是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道路缺乏清晰的认知以及全面的规划,导致在有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也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从而面临实际就业困难。一些大学生对就业概念存在偏差,没有正确摆正心态,也没有对自身长处和不足进行长远规划。此外,部分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缺乏创新,未能给予学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一些大学生虽然具备职业能力,但缺乏必要的精神素养和综合素质,限制了大学生的灵活就业能力。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薪资待遇、家庭因素、个人爱好以及社会趋势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如何正确把握这些因素,协调各方主体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避免就业资源的浪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整体的就业指导观念相对滞后,企业、高校、社会人力资源部门等各方主体对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的认识不足,就业指导理念也落后,这导致了高素质大学生在填补市场岗位空缺中未能发挥更好的作用[1]。
(三)家庭物质基础依赖,缺乏积极就业动力
大学生“慢就业”的另一个产生原因是家庭物质基础的依赖,导致缺乏积极的就业动力。整体来看,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好,这为其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基础,也给予了大学生更高的职业发展期待,从而使得其缺乏积极就业的动力。良好的家庭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慢就业”提供了物质依赖,使其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去准备国内考研或出国留学以获得学历上的提升。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通过“啃老”的方式逃避就业责任,过度依赖家庭经济支持而不愿意独立生活。良好的家庭条件让大学生不必为生活而不得不接受不理想的工作,而是有机会选择用更多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以获取更高质量、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放缓就业的步伐,更加注重职业发展的匹配性及质量。
(四)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理论知识难以转化
在大学期间,学生接受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培训,涉及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然而,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以及与实际岗位的对接,学生往往难以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岗位需求完全联系起来,导致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岗位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这种脱节导致了一些毕业生在实际寻找工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大学生可能发现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适应岗位的要求。因此,虽然在校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这些知识往往无法直接转化为实际的工作生产力,使一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选择暂时延缓就业步伐,以寻找更多的机会[2]。
(五)专业技能优势不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
很多大学生在就读期间过于沉浸在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中,没有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以及专业实习机会。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及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培养,大学生在关键的就业季节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职业素养以及实习实践经验,难以突出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也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难以脱颖而出,进入到理想的职业岗位。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毕业生选择暂时延缓就业步伐,以寻找机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竞争力,从而被动陷入了“慢就业”的困境之中。
三、“以精克慢”——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慢就业”的措施
为应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高校辅导员可实施“以精克慢”的策略,即精心设计就业教育活动,精准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一)做好充分准备,合理规划升学就业
高校辅导员应当将合理规划升学就业作为关键。这意味着辅导员应从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积极介入,并与其一起制定涵盖升学就业两个层面的全面规划。在学生的学业规划上,辅导员应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小组形式的个性化对话交流,深入探讨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优势以及职业倾向,通过细致入微的沟通了解,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内在需求及长远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性格特点以及职业兴趣,推荐相应的实习机会、科研项目或学术交流活动,使其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积累经验,并逐步明晰个人在升学或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辅导员应引导学生理性设定升学就业的目标,并帮助其制定出既切实可行又具有挑战性的实施计划。这包括指导学生分析自身的学业成绩、技能证书、实习经历等个人优势和劣势,帮助学生准确识别个人不足,然后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辅导,促使学生在特定领域取得突破,从而有效地缩小理想职业目标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差距。
此外,辅导员还需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升学就业信息。辅导员可以介绍各种研究生考试、出国深造的机会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实习实训的机会等。通过这些信息分享,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升学和就业途径的优缺点、适合的人群以及潜在的发展趋势。在充分了解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加明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二)关注学生就业进展,及时调整就业期望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期间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应当深入洞察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进展,并据此及时调整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辅导员需要积极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定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个人谈话,了解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教会其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辅导员还应组织一系列高质量的就业辅导活动,如就业政策解读、简历制作指导、面试技巧培训等,通过实操演练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应聘能力。同时,积极提供不同行业领域的就业信息,例如,最新的招聘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以及相关职业晋升通道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职业方向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职业道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辅导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理性客观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对自身优势的认知,提升其职业适应能力,最终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顺利实现个人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真正做到“慢就业”而不慢于职业发展的步伐。
(三)调整学生心态,提高就业成功率
面对大学生“慢就业”的现象,高校辅导员需要采取措施来调整学生的心态,从而提高其就业成功率。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不仅来自就业市场的影响,还涉及学生个人心态和能力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压力源头。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指导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这些举措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识到就业是一个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辅导员可以向学生传达积极的心态和应对挑战的勇气,鼓励其勇敢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压力管理技巧来帮助学生应对就业压力。辅导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等活动,向学生传授有效地应对压力的方法技巧,帮助其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心态稳定;另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实际成功案例经验分享来激励学生。辅导员可以邀请成功就业的校友或行业精英来校园分享自己的就业经历的成功之路,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获得启发和激励,增强自己的信心。通过以上措施,高校辅导员可以有效调整学生的心态,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心理调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快地实现就业目标。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现在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已经深刻认识到家庭学校合作对于解决大学生“慢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倡导实践家校联动机制。这种机制旨在消除家长与高校之间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使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进展、职业规划以及就业需求,进而调整家庭教育策略,共同推动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就业决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定期沟通交流以深化家校合作的辅导员并不多见。这种情况的存在无疑加剧了家长与高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信息差距,不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而影响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面对大学生“慢就业”问题的严峻挑战,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应当建立起更为紧密高效的沟通联系,共同打破就业需求、就业信息的壁垒。这需要双方增强相互信任,理解并尊重彼此的角色定位及期望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各类平台资源,确保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此外,高校辅导员应当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持续开展与家长的深度沟通,定期汇报学生的学业进展、心理状态以及就业意愿,及时关注并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通过这样的持续互动,高校辅导员能够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起一个涵盖学生大学4年学习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就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毕业质量。
(五)建立实践性培训平台,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建立一套实践性培训平台是有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操作相结合的关键举措。高校辅导员在其中扮演着桥梁、纽带的角色,辅导员需要积极加强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社会合作,深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通过定期筹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辅导员可以及时捕捉到社会发展最新的需求,从而精准把握人才培养的脉络。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能够深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例如,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辅导员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基地,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让其在实训中积累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结语
在面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时,高校辅导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合理规划升学就业等手段,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就业挑战,顺利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辅导员的努力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使其能够在未来职场中勇敢前行,以更充实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以梁.大学生“慢就业”的现状、成因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3,(11):106-111.
[2]刘文涛,利爱娟.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及基于优势视角的解决策略研究[J].才智,2023,(28):125-128.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