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游戏·课程:“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4-07-02 01:48周益
求知导刊 2024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

摘 要:在课程游戏化及自然主义教育两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以项目活动为抓手,着力于推进幼儿计划、发现、思考、创造的动态实践。基于江苏省常熟市大义幼儿园“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的项目实施过程,提出通过挖掘地域资源,构建家长、教师合作平台,寻找课程实施新路径,助推课程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自然主义教育;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

作者简介:周益(1987—),女,江苏省常熟市大义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建设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常熟市大义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指引,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1],以幼儿兴趣为项目的生发点,立足自然真实的项目情境、多元观察的项目视角、开放灵动的项目平台,尝试进行“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挖掘地域资源,激活课程动能

(一)构建两大课程基地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园从园内到周边社区,再到高新园区,挖掘三级地域空间的物产、文化资源。首先,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对园内、园外资源进行总体摸排,并通过实地考察、搜集地方县志等,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了筛选、汇总,构建了园内、园外两大课程基地。园内课程基地主要包括专室游戏基地、长廊游戏基地、东园游戏基地、户外六大运动基地、种植基地等,园外课程基地主要包括虞山探究基地、尚湖风物探究基地、文化浸润基地、生态园探秘基地、社区游戏基地等。丰富多元的资源为课程生成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二)促进课程立体化建设

在课程项目化实施过程中,园内课程基地成为幼儿探索学习的重要实践场所。教师可利用园内各种资源来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建立项目规划拓展点,从而促进多样课程的生发。而园外课程基地是幼儿经验拓展及生长的重要空间,幼儿的探索学习从园内拓展到园外,又从园外回归到课程,从而形成项目生成线。在点与线的不断交融中,逐步形成了项目规划推进区,这样的学习空间能促使课程从平面走向立体,有利于教师从不同角度审视课程的适宜性。

(三)形成园本课程案例

资源地图的绘制、课程基地的构建到三维立体空间的形成,为我园开展游戏化课程做好了准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教师把更多目光集中于幼儿的经验、兴趣、需求,围绕生活中的问题、现象,以班级为单位,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组织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课程,形成了多个课程案例。

二、构建合作平台,助推课程发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课题研究需要团队的力量,在“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园组建了教师合作联盟和家长协作联盟,搭建互助平台,组建研究共同体,为课题的深度研究打好了基础。

(一)组建教师合作联盟

教师方面,我园组建了教师合作联盟,从班级三人组的小团队到年级组的中团队,再到园级的大团队,为课程项目式实施构建了完善的教师共研体系。基于此,我园构建了课程资源盒及课程资源网络平台。课程资源盒指的是将学生在课程中的过程性发展资料建档装盒,以便教师科学管理;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则侧重于将课程所使用的在线资料、各个团队所使用的研讨资料汇总存档,以便教师温习。这样,在创生共研体、创生工作坊中,教师能够互相学习,随时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这也丰富了我园的课程资源库。

(二)成立家长协作联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参与,为了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我园成立了家长协作联盟,借助家长工作坊、家长志愿者、家长开放日、亲子俱乐部等,提高家园的交流合作水平。针对“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我园组建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亲子小驴友俱乐部。“走进自然,健康徒步,快乐游戏,收获成长”是我园俱乐部的宗旨,以亲自然理念为核心,融五大领域为一体的俱乐部活动,深受幼儿、家长、教师的喜欢,教育价值突出。家长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课程中,既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也让课程的开展更有深度。

三、明确行动策略,探寻实施路径

(一)走进课程,快乐“童”行

1.小驴友课程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

(1)项目开始阶段

项目开始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定主题,做好相应的项目准备[2],主要包括主题确定、信息收集、经验积累、项目审议、价值判断、目标预设、实地探访等内容。具体来说,教师需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整合周边资源进行项目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链接幼儿园教育领域要求,制订课程总目标,与幼儿共同建构项目网络图。有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教师能明确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知道什么”和“想知道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搭建支架,帮助幼儿在项目活动中探究和收获。

(2)项目发展阶段

项目发展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生发的问题,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途径,支持幼儿操作、体验,帮助幼儿通过研究与探索获得新的直接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项目发展阶段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幼儿能规划、商讨、合作、发现、分享,成为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项目发展阶段能呈现幼儿思维变化,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学习经验。

(3)项目结束阶段

项目结束阶段重在促使幼儿以各种方式分享交流所获得的新知识、经验和能力,如通过文化集市、水墨画展览、沙盘模拟介绍等分享项目成果,对整个项目进行反馈,这也是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同时,教师应与幼儿一同梳理课程项目网络图,以图文的形式直观呈现整个课程的走向。教师合作联盟在课程结束阶段要共研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挖掘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的“哇”时刻,提出对本次课程的“哇”期望。在合作联盟团队的指导下,教师还要做好对幼儿、自我的评价,完成师幼能力检核表。

2.“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项目式实施路径

(1)链接生活,体现生活性

课程的实施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注重幼儿日常生活情况和个体生活经验。教师要将“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利用晨间、游戏、散步、日常谈话等时间段,开展课程项目活动,以此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问题驱动,体现主动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在“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促使幼儿主动学习,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探索。由问题引发的学习,能够呈现幼儿思维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地探究、试错、重复,生发协商、合作、互助等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优秀学习品质。

(3)五育融合,体现综合性

课程的实施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是融五大领域的核心经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与发展。虽然不同的主题侧重点有所不同,如“秘密花园”属于科学领域的活动,但其中也渗透了语言表达、社会交往、手工制作等内容,各个领域始终是交融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二)走进自然,快乐同行

虞永平教授提出,让孩子亲近自然,不只是要了解自然。走进自然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是孩子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我园以亲子俱乐部为媒介,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

1.亲子俱乐部的成立

每个年级每学期围绕“山之毓”“水之秀”“人之情”“文之韵”中的一个板块,基于班级中幼儿讨论及年级组汇总讨论,确定活动地点。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要确认适宜的活动路线及打卡站点。“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的站点共有六个,要求幼儿在徒步中完成打卡任务,每个班级负责一个站点的打卡内容。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站点打卡内容,投票筛选,年级组讨论协商,并链接目标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的六个关卡内容。确定路线、活动方案后,各班在班级群里召集家庭自愿申报参与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亲子小驴友俱乐部,结伴同行、趣味打卡,开启一场健康、自然的徒步之旅。

2.小驴友俱乐部实施路径

(1)课程为引领,实现知识和心灵的放飞

一日生活皆课程。大自然是天然的学习场所,幼儿对自然环境有着较高的兴趣,一片树叶、一只虫子都能成为幼儿谈论的话题。幼儿们边走边看,边说边笑,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每一个站点融五大领域的打卡内容,考验的是幼儿的慧眼、巧手,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大班组以虞山为媒介,选择了从石洞景区入口至翁同龢雕像处的路段,将比较有名的景点作为站点,设置了不同的项目内容,旨在丰富幼儿对常熟文化的认知经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健康为核心,应对体力和能力的挑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目标2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园年级组教师结合指南要求,设置了适宜的路线,鼓励幼儿迈出步伐,独立行走。在徒步中,斜坡、小路、小桥等具有挑战性的路段激发了幼儿挑战的热情,幼儿沉浸在徒步、打卡的乐趣中,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了每个站点的打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与体验,团队意识等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幼儿的耐力也得到了锻炼,体力得到了加强,幼儿不怕累、坚持、勇敢、坚韧不拔的品质得以体现。

(3)自由为主线,获得喜悦和快乐的体验

自然是无边界的。在徒步过程中,幼儿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轻松与舒适,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小班开展了“找一找春天的颜色”“玩一玩有趣的套圈”等活动,中班开展了“说一说美好的愿望”“听一听文化的故事”,大班开展了“数一数虞山的印刻”“做一做美丽的树叶贴画”。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收获了发自内心的快乐。

总的来看,“绿野仙踪小驴友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重整的过程,我园将继续潜精研思,蓄力前行,依托自然天趣,让课程开出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陈晓洁.自然研究项目深度推进的策略研析[J].儿童与健康,2019(8):29-31.

肖菊红.幼儿园微项目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0(32):73-75.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