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2024-07-02 14:17李怡诺邓琼飞
国际公关 2024年10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

李怡诺 邓琼飞

摘要:由于经济条件、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往往面临用餐困难、营养不足等问题。因此,研究农村老年人饮食问题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中的社会工作实务应用,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用餐饮食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案主生态系统内各相关主体有机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改善农村空巢老人饮食状况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社会工作

2020 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 (23.81%)比城市高出 7.99 个百分点[1](杜鹏,2022),且一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处于空巢状态[2](郑雄飞、吴振其,2022)。

专家预计,到203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 90%,这意味着届时将会有超过2亿的空巢老人。随着我国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尤为突出。

在农村地区,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许多老年人面临用餐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解决农村老人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关注人类福祉的学科,可以通过专业的服务来缓解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进一步支持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增进农村老年人福祉。本文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的社会工作实务运用,以期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的现状

(一)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的现状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做饭不规律,经常出现做一顿饭多顿吃的现象;第二,一些上了岁数的空巢老人饮食比较单一,一日三餐清汤寡水,甚至不能保证每餐吃到的食物是新鲜的,存在习惯性吃剩饭剩菜的情况,长期如此会导致老人身体素质下降。为应对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部分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设村级老年人幸福食堂、提供居家助洁、助医、助急、探访等服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用餐难题,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餐条件和营养保障。

(二)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条件限制。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无法承担高昂的用餐费用,导致他们的饮食质量不高,甚至出现饥饿问题。

2.子女不在身边。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因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农村空巢老人往往独自生活,无人照顾他们的饮食,这也导致老年人的饮食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

3.缺乏便利的就餐设施。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较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就餐设施相对较少,老年人往往需要自行购买和烹制食物,这对于行动不便或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是一大挑战。

4.交通不便。农村地区的交通相对不便,老年人的行动相对不便,购买食材存在一定困难。

5.营养不均衡。由于经济条件、购买渠道和健康饮食意识的限制,农村空巢老人可能无法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这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6.社交隔离。由于缺乏社交活动和交流,农村空巢老人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也间接导致他们的饮食问题更加突出。

二、生态系统理论在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中的应用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可知,每个个体所在的环境系统都具备为其提供所需资源与支持的能力,但在实际情况中,问题群体往往无法良好认识并使用这些助人系统。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协助人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创建与资源系统之间的新联系、修正与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方式、改善资源系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协助改变和完善社会政策等。[3]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时,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可以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等方面全面地考虑农村空巢老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需求,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因素,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农村空巢老人解决饮食问题。

(一)微观系统的干预:老年人个人

1.增强个体能力。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营养教育和健康讲座等活动,向农村老年人普及营养健康知识,让他们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增强农村空巢老人的营养意识和健康知识,并教导他们如何平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同时,教育农村老年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鼓励他们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教育农村老年人重视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同时,通过体检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营养改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健康。

2.拓展社交网络。通过组织社交活动和建立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小组等方式,拓展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交网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互助意识。通过互助小组开展活动,农村空巢老人可以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和资源。可以定期安排小组活动,如一起做饭、打扫卫生、购物等,让农村空巢老人感到彼此的关爱和支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解决他们的饮食问题,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个案支持与管理。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用餐需求和困难,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帮助,同时,为每个农村空巢老人建立用餐档案,记录他们的用餐情况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服务方案,这样可以确保服务的效果和质量。社会工作者通过评估空巢老人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用餐需求等。

(二)中观系统的干预:家庭、邻里、社区等

1.家庭层面

当前中国农村空巢老人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且随着养老脆弱性水平的提高,空巢老人依靠家庭养老的可能性不断增大。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加强对家庭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中所占地位与所发挥作用的关注。[4]

第一,社会工作者与老年人的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联系与沟通,积极动员农村空巢老人的家庭成员参与空巢老人的用餐安排,鼓励他们更多地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的饮食,以提高家庭支持力度。第二,可以协助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组织聚餐活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家庭凝聚力。第三,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子女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作为子女参与老年人饮食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陪伴老人的重要性。第四,通过建立村级互助组织,为村内空巢老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这样既可以解决老人的饮食问题,又可以增强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五,加强农村空巢老人与其子女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也可以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从而侧面促使其有更高意愿积极用餐。有学者认为,代际生活空间的分离并不意味着代际支持链条的断裂,现代信息技术为家庭代际关系网络虚拟空间的建立提供了支持条件,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5]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呼吁农村空巢老人子女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加强与老人的沟通交流,从而促使其用餐积极性的提高。

2.社区内宣传

农村空巢老人饮食行为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都与饮食习惯有巨大联系,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在社区内加大老年人膳食指南的普及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例如,通过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各类公益活动或社区活动时融入相关教育内容;开展线上线下的营养知识竞赛或健康讲座等。

3.建立社区长者食堂

社会工作者与当地的村委会、志愿者组织、企业和慈善组织合作,建立社区厨房,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的场所。也可以在村中设立共享厨房,使老年人可以一起烹饪、品尝美食、交流厨艺,这样可以降低厨房设施的投入成本,同时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交。

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长者食堂建设已覆盖许多地区。各地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各级养老服务中心、配餐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等服务。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长者食堂所存在的问题比较显著。第一,资金筹措困难;第二,农村长者食堂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食材采购、烹饪制作、分餐送餐等方面;第三,农村长者食堂的就餐环境往往较为简陋,难以给老年人提供舒适愉悦的用餐环境;第四,农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往往给老年人就餐带来不便。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空巢老人的用餐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村地区长者食堂的监管和指导,提高其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地区长者食堂的建设和运营,在长者食堂的建立过程中要精心选点布局,以促进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的解决。

4.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送餐服务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卫生的食物。同时,通过送餐服务,老人可以省去购买食材和烹饪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送餐服务的成本主要集中在食材采购、烹饪、配送等方面。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赠等方式来弥补。同时,送餐服务可以减轻老人的生活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另外,送餐服务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包括厨师、配送员等。可以考虑招募志愿者或者雇用当地居民来担任这些职位,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三)宏观系统的干预:政府、社会等

1.链接资源。社会工作者应积极链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物资保障,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用餐环境。例如,与当地餐饮企业合作,提供优惠餐食或免费餐食给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者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用餐条件。

2.政策倡导。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向政府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争取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例如,完善留守老人的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制订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营养改善计划,各级卫生院定期对农村老人们进行健康体检,积极建立健康档案等。[6]

3.跨学科合作。社会工作者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饮食问题时,应积极与医护人员、营养师等跨学科合作,共同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例如,与医护人员合作开展健康检查和疾病预防工作,与营养师合作制订科学合理的餐食计划。

4.创新服务方式。针对不同情况的农村空巢老人可以创新服务方式,如送餐上门、志愿者烹饪、集体用餐等多种形式;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以提高服务质量,例如,运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为空巢老人提供在线点餐、食品配送等服务。

三、结束语

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议题。通过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多个层面的社会工作实务干预,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饮食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鹏.积极老龄观视野下的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J].中国人口科学,2022(06):8-13.

[2] 郑雄飞,吴振其.孝而难养与守望相助: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43(02):147-154+2.

[3] 卓彩琴.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J].江海学刊,2013(03):113-119.

[4] 李树茁,王鹏,李楠.养老脆弱性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策略的影响:基于安徽农村追踪调查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23, 37(04):83-97.

[5] 吴帆,王琳.中国家庭多代代际关系网络的图景与形态:基于6个典型家庭的分析[J].人口研究,2021,45(04):36-53.

[6] 赵淑辉,苗海斌.关于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养老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3,28(01):177-178.

作者简介: 李怡诺,女,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邓琼飞 (通讯作者),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硕士研究生,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社会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大一新生角色适应问题研究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