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优化方法分析

2024-07-02 10:46程媛高文豪
国际公关 2024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程媛 高文豪

摘要: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一大要点,如何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成为各乡村需要探究的问题。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阻力与优化方法加以分析。分析表明,乡村文化建设可践行国家政策,保护传统文化,改善乡村环境,需要乡村针对建设理念、手段、思路、模式、制度加以优化,统筹利用各种资源,落实乡村文化振兴伟大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优化理念

乡村文化建设综合性较强,涉及方言保护、歌舞资源挖掘、非遗文化传承等方面,只有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系统,在民族文化复兴进程中贡献一份力量。有些乡村在发展中忽视文化,存在文化建设理念固化、手段单一等问题。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践行国家政策

以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为例,该政策对发展态势、重大意义、振兴基础等加以说明,政策覆盖乡村格局、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壮大等方面,该政策第七篇为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对思想道德建设、传统文化保护、文化生活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可提高乡村文化建设有效性。为了避免文化建设 “走形”,乡村要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完成建设任务,保障乡村文化发展步调与国家文化事业改革、民族文化振兴步调和谐统一,将乡村文化建设视为国家文化与时俱进的关键一环,同时有效解决定位问题、方向问题等,继而提高乡村文化建设质量。

(二)保护传统文化

乡村文化有着独特性,同时含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考古价值等。以 “嫁令阔”为例,其为赫哲族民歌,抒情性较强,曲调悠远,情感质朴,许多唱词源自神话传说、生活经验、生产活动,可以视为研究赫哲族古老文化的 “活化石”。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条件是收集整理文化资源,这就可以保护侗族大歌、吊脚楼、傣族舞、苗绣等传统文化,对文化历史根源、特色等方面加以分析,不仅可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振兴乡村,还可完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体系,增强我国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统一以及建设民族命运共同体有益。

(三)改善乡村环境

乡村文化建设可改善乡村环境,在此前提下吸引资金、人才等资源。以乡村生态文化建设为例,可以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发展康养、旅游等产业,达到外部资金注入乡村的效果,这有利于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在增加与利用人力资源的条件下践行乡村振兴方案,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文化建设是取精华、去糟粕的过程,有传承、推广、研究价值的文化得以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元素,这可净化乡村民俗环境,一方面保留质朴、纯粹的底色,另一方面摒弃不良风气,这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的行为、观念与心态,有效减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阻力。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阻力

(一)建设理念固化

为了达成乡村振兴目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有些乡村践行 “以政策为先”的理念,该理念优势在于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依据,解决 “为何建设”“怎样建设”等核心问题,短板在于建设理念固化,容易受政策制约而降低乡村文化建设的灵活性。如何使用多元理念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视域下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建设手段单一

通过对乡村文化建设手段进行分析可知,田野调查行之有效,保障文化建设扎根乡村,善用一手资源完成建设任务。在数字时代,用技术手段建设乡村文化是大势所趋,然而有些地区信息化改革力度较小,不善于运用高新科技,依旧使用传统手段,出现了人力成本较高、建设效率较低等情况。

(三)建设思路不清晰

有些乡村在文化建设期间存在照搬成功模板的问题,造成文化建设思路与乡村发展实况不契合的后果,还有一些乡村不善自省,反思力度不强,未能及时识别与规避文化建设风险,乡村文化建设思路不够完整,并不利于乡村文化发展提质增效。

(四)建设模式缺乏灵活性

乡村文化环境、资源储备、发展需求等存在差异,不能用一套模式落实乡村文化建设目标。当前有些乡村文化建设模式不够灵活,缺乏创新精神,有碍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充分利用。

(五)建设制度有滞后性

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受国家政策制约,还要在地方文化建设制度的指引、监督下完成各项工作,如文化资源整理、文化项目开发等。相较于文化建设活动,配套的制度建设有滞后性,出现制度无法发挥组织策划、反馈、驱动等功能作用的消极现象,影响乡村文化建设效果。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优化方法

(一)优化建设理念

为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理念固化的问题,各乡村要用多元理念替代一元理念,为乡村多角度思考与解决文化建设问题给予支持。

第一,需求导向理念。乡村振兴涉及产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各方面彼此影响、互为依托,不能将文化与其他振兴对象区分开来,要关注多元需求加强文化建设。以 “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为例,当前许多乡村孵化文旅项目,传统房屋改成民宿,果园、农田提供采摘体验特色服务,驴友在当地导游的协助下走进石洞、山林,参与路亚、溯溪等活动,继而充分运用乡村传统文化、农业文化、自然文化等资源,基于此,要在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导向下建设乡村文化,确保文化建设有目的,可追加综合价值,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

第二,以人为本理念。无论是乡村文化环境净化,还是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都需要 “人”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将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与群众文化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春节期间可以组织民众参与传统歌舞表演活动,继承传承习俗,保护服饰文化、节庆文化、歌舞文化等。

第三,因地制宜理念。乡村振兴强调 “一村一品”,鼓励乡村自主孵化特色品牌,走差异化振兴道路,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程之一,亦需有特色、扎根各乡村、彰显乡村文化风采,体现各地区文化建设地理区位优势。以东北乡村为例,冰雪资源丰富,传统冰雪体育文化建设优势较强,可作为乡村文化建设发力点之一。

第四,城乡结合理念。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一大趋势,在城市带动乡村发展战略指引下,各地区要树立城乡结合理念,将城市资源引入乡村并助力文化建设。例如,当前有些电视台创办文化类节目,如 《跳进地理书的旅游》 《跟着唐诗去旅行》等,这些节目将城市资源汇聚到一起,同时立足乡村文化场域落实创办目标,借助节目弘扬乡村文化,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探究、保护、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活动当中,在此前提下助力乡村文化建设。[1]

(二)优化建设手段

在数字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优化升级应强调技术赋能的重要性,使用技术手段提升文化建设水平。例如,各地区可用数据库技术收集、存储乡村文化相关资源,如图片资源、文献资源、音频资源等,对建筑、方言、习俗、饮食、传统工艺等文化元素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研究,为制订科学可行的文化建设方案提供支持。实践证明,在整理乡村文化资料时有费时费力的特点,还可能因资料年代久远、工作人员不认真等原因而出现资料不精准的情况,有碍文化研究以及文化建设。为了保护乡村文化之根,解决建设活动改变文化原貌的问题,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整理各类资料,发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作用。实践证明,人工神经网络能在乡村文化研究节点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严密,形成一种稳定、高效且有生命力的运算模型,满足乡村文化深度研究需求,研究成果可转化为文化建设的动力。

“互联网+”乡村文化建设是当前急需应用推广的技术手段,该手段若想发挥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要求、数字技术理论融合起来,维系 “你中有我”的关系,为在乡村文化价值分析、深度挖掘等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技术夯实理论基础;第二,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明确乡村文化建设目标,如保护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抢救古村落等,在此基础上,受目标驱动设置多种应用模块,如民俗历史研究模块、古村落模型建设模块等,实现高新技术定点发力的目标;第三,乡村文化建设资源高度共享,流入文创、教育、影视剧拍摄、学术研究等领域,达到扩大乡村文化辐射空间的效果,立足各个领域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同时根据各领域文化资源运用需求调整乡村文化建设对策。[2]

(三)优化建设思路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思路主要有两个:第一,从下到上的建设思路。相较于根据政策要求从上到下完成建设任务的基本思路,扎根乡村根据文化特色发展要求从下到上建设乡村文化,可更好地保护特色文化,保留文化魅力,彰显文化价值,同时可避免文化建设脱离乡村。各地区需赋予乡土调研长期性、深入性、综合性,关注乡村自然环境、历史变迁、民族融合、生产方式等对文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立足乡村文化生态探索建设出路。第二,PDCA循环思路。该思路与以往的文化建设思路相比,有助力建设体系形成逻辑闭环的积极意义,主要源于在该思路支撑下的建设活动不仅注重前期策划、中期实践,还重视后期检查、优化行动方案,将上一阶段的文化建设活动与下一阶段的活动联系起来,一方面继承经验,另一方面弥补缺陷,实现逐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的目标。因为后期检查是文化建设方案提质增效的关键,所以在PDCA循环进程中要加强效果测评,客观说明文化建设效益,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通过测评反观乡村文化建设不足之处,继而指引乡村调配文化建设资源,加强专项改革,优化建设效果。[3]

(四)优化建设模式

善用各地区的差异建设乡村文化,增强文化建设举措的地域性与创新性,达到充分保护、研究、挖掘与运用乡村文化资源的目的,使乡村文化建设更有意义。

第一,产业化建设模式。以农业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林业文化等为基础,将乡村文化建设视为产业振兴一环,将乡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劳动能手、种植大户等主体汇聚到一起,关注特色产业,健全特色产业链,同时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如赫哲族的渔猎文化、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等,用乡村产业文化打造乡土品牌,亦可借助乡土品牌传播与建设乡村文化。

第二,生态化建设模式。有些乡村生态环境脆弱,可能会在建设中出现土壤流失、植被面积减小、动植物生存空间恶化等情况,有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为了展现乡村生态资源特色化开发与利用优势,解决生态保护难题,乡村加强植树种草以及退耕还林、推行易地搬迁政策以及环境改造工程项目,在达成生态文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乡村植被、水、砂等资源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还可建设生态保护园区,利用园区资源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第三,传承式建设模式。部分乡村古村落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加之历史生活环境闭塞,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原貌,古朴自然的人文环境助力乡村降低文化建设成本,基于此,乡村要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特殊人文景观为支点开展建设活动,还要对无形的文化加以建设。例如,有些地区从保护民族信仰的角度出发,从刺绣、歌曲、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中提取信息进行专项调研,并将民族信仰以图腾的方式展示出来,在文化广场建设、乡村书屋建设过程中使用该图腾,通过乡村建设传承民族文化。[4]

(五)优化建设制度

乡村文化建设应有系统性、战略性、长期性,这就需要紧跟文化建设脚步优化配套制度。例如,在 “互联网+”乡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各地区可实施 《基于互联网的乡村文化数据库建设制度》,对建设意义、指导目标、基本过程、主要原则、主要内容等加以说明,有效引领乡村使用数字技术解决文化建设难题。再如,在推行PDCA循环思路的过程中,乡村可推行 《乡村文化建设效果测评制度》,对测评目的、方法与测评结果应用去向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解释,使乡村能关注建设成效并重视多元评价,彰显新型文化建设思路的应用价值。

乡村文化建设制度优化要点有:第一,权威性较强,以法律、政策、战略等为基础,保证制度优化建设有理有据,可规避建设风险并化解建设矛盾;第二,可行性较强,制度细则清晰,能引导、协助乡村完成文化建设任务,不会阻碍乡村创新,能帮助乡村解决文化资源利用、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品牌建设等难题;第三,目标性较强,将乡村文化建设目标与制度优化联系起来,为制度优化建设指明方向,并强化制度功能。[5]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各地区需加强文化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善用多种资源,如技术资源、自然资源、渔猎资源等,还要不断优化建设理念、模式等,拓宽乡村文化建设空间,多思路保护、运用、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达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1] 骆鹏,张瑞碧.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疆三地州的微观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34(7):124-127.

[2] 朱京凤.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6):45-55.

[3] 曹庆林.乡村振兴背景下以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4):3.

[4] 姜广多.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对策[J].农业经济, 2022(7):52-53.

[5] 李现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农业,2023(3):61-64.

作者简介: 程媛,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文豪,男,汉族,河南新郑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历史学。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