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7-02 16:28胡瑛王浩源
国际公关 2024年10期
关键词:老年群体积极老龄化志愿服务

胡瑛 王浩源

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老年志愿服务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老年志愿服务既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发动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不仅有利于老年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还对构建美丽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个人、社区、政府三个层面探析总结了老年志愿服务中的主客观条件制约、社会环境缺乏和参与保障不足、规章条例有待完善三个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老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老年群体;志愿服务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占13.50%,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8 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比2021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全国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0 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比2021年上升了0.7个百分点。[1]随着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老年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以及自身保障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都赋闲在家,很少有再次就业的机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并且许多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都希望凭借自身的经验以及某些技能发挥余热,志愿服务则是老年人继续实现自身价值、满足精神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社区自治功能的完善,社区逐渐成为老年人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老年志愿服务参与不足、保障不足、环境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这也制约了老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对于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与参与意愿、价值与意义等方面。

在影响因素与参与意愿方面,胡晓雯等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一般不愿意参与需要自己承担一定费用的志愿活动。[2]杜鹏等通过调查发现,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上、配偶健在、经济有保障、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最高。[3]于泽浩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提出,性别、有无配偶、是否与子女同住都对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有一定影响。[4]曾坤通过研究发现,性别、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都是影响老年人志愿服务能力的因素。[5]

在价值和意义方面,施帆帆等通过研究发现,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能够提升其幸福感。[6]宋娟等人认为,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满意度,还可以充实志愿者队伍,拓宽志愿服务范围,更好地促进社区的发展,具有很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丁红玲等学者认为,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社区治理效率,促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8]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会受到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对于老年人自身、社区以及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说,参与志愿服务使他们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余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离退休后的适应障碍,消除老年人的失落感与孤独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等;对于社区来说,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利于创新社区治理格局,提高社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满足社区服务需求,助力构建美丽和谐社区;对于社会来说,老年志愿服务有利于盘活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做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缓解老龄化的诸多压力,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基于此,本文从个人、社区、政府三个层面分析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问题提出新的路径和思考。

二、理论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最早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指出退休或有身体障碍的老年人仍能对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健康。健康是社会参与的坚实基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老年人应该以健康的状态参与社会。随着人们进入老年阶段,身体各方面机能退化,对于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二是参与。退休之后的老年群体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事务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的坚强后盾。健康、参与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发展,为积极老龄化的实施和发展提供导向。[9]

三、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问题分析

(一)个人层面

许多老年人都会有一种消极、自卑的心理,许多不愿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年人都主观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技能。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老年人了解志愿服务都是经过亲朋好友的宣传,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是被劝去做志愿服务的,自己想要参加志愿服务并且真正有实际行动的老年人很少。也有部分人不理解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老年人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也遇到过很多不配合的情况,老年志愿服务也因此受到影响和冲击。

另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基础。尽管现在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比以往高了,健康状况总体上提高了,物质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影响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加之老年人很难获得和使用新知识,大部分老年人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技能,可能会导致他们能参与的志愿服务形式单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

(二)社区层面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不充分。提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多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上的服务以及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忽略了老年人的自身价值以及精神需求。传统养老观念都认为老年人应该留在家里帮忙照顾一下子孙、休闲养老。同时,一部分年轻人拘泥于传统的孝道思想和自己的面子,不支持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保障也不充分。一是激励机制方面的保障不足。志愿服务是无私奉献,但在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种种问题,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老年人的参与热情,从而会影响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激励机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口头上的表扬,更应该从物质层面对老年志愿者进行鼓励。二是经费方面的保障不足。由于我国的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发展缓慢,相关的制度体系还未健全,并且老年志愿服务属于公益性的,收入得不到保证,经费的短缺导致一些老年志愿服务项目难以为继。

(三)政府层面

2017年国务院通过的 《志愿服务条例》是一个总的纲领性文件,多适用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对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缺乏具体化的建议。而老年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条例还不够完善,这也是导致老年志愿服务问题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要建立补充相应的规章,社区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为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完善城市老年志愿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老年人参与意识与能力

从积极的老龄化角度来看,老年人是人才库的重要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活和社会经历,对社区的发展具有潜在价值。基于此,社区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老有所为的信念,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老年人也要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估,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参与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应对生活、参与服务。

另外,老年志愿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专业的、熟练的工作人员。因此,社区要对老年志愿者进行技能培训,如法律咨询、健康咨询和护理技能等,还可以通过社区提供定期培训、与老年大学合作等形式多样化地提供相应培训课程,以提高老年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仅能满足老年人提升自身的需求,也能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社区还能够通过这些形式来营造一个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社区环境,这样,老年人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提升自己的技能,从而推动更多技能更高、意愿更强烈的老年人参与到老年志愿服务中。

(二)改善社会环境,搭建多元平台

社区作为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平台,要在转变传统思想上下功夫,可以通过举办老年志愿服务宣讲会等活动以及通过召开居民大会等形式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庭认识到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意义,从而转变传统思维,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同时,要多鼓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社区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融媒等大众媒体广泛宣传老年志愿者精神,让社会增进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了解,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提高社会认同度。

另外,社区作为老年人的居住场所,是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平台。为了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让那些有特长、技能的老年人能更好地参与其中,社区要搭建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平台,以社区为阵地,通过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如老年志愿服务中心等场所,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物质平台。在提供物质平台的同时,也要注意配套的网络平台的搭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建立网站,让那些有参与志愿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找到自己想要参与的志愿活动,而有服务需求的人或组织可以发布自己的需求,这样能大幅提高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建立制度保障,健全激励机制

老年志愿服务是缓解我国老龄化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法规和制度上的支持。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促进老年人志愿服务的关键,必须将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提高到与社会发展相等的水平,将老年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到老龄政策框架内,尽快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与老年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对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进行制度上的保障。

尽管志愿服务是自愿行为,但也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才能长久坚持下去,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在提高老年志愿者参与热情的基础上吸引没有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年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受到激励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激励机制也不能局限于口头上的激励,还应该有一些实质性的激励以辅助。如适当的金钱报酬、表彰优秀志愿者、推广典型人物、颁发荣誉证书、组织集体活动、提供培训机会等,不仅提供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还提供发展和培训激励、相关保障激励等。通过对老年志愿者的多重激励,一方面,他们可以从志愿者服务中获得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他们可以获得实质性的奖励,提高老年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社区要构建社区志愿服务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各项老年志愿服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在当前积极老龄化的倡导下,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深,会更加注重对公益事业的发展,老年志愿服务作为老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结合,将积极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仅能帮助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本文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探析总结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力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以期实现社会治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EB/OL].[2024-03-04].https://www.mca.gov.cn/n152/n165/c1662004999979996614/attr/315138.pdf.

[2] 胡晓雯,潘白玉,魏少华.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研究:以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为例[J].现代商业,2012(24): 282-283.

[3] 杜鹏,谢立黎,李亚娟.如何扩大老年志愿服务:基于北京朝外街道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5,21(01):89-95.

[4] 于泽浩.中国城乡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J].西北人口,2019,40(03):57-65.

[5] 曾坤,秦永超.老有可为:老年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探索:基于洛阳市洛龙区的实证研究[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2(03):64-82+219.

[6] 施帆帆,李磊,张强,等.成都市某社区老年居民老有所为状况及与幸福感指数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37(05):1228-1230.

[7] 宋娟,杨超.城市低龄老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对策研究[J].社会与公益,2020(06):43-46.

[8] 丁红玲,潘妤婕.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意义、问题及推进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23(2):33-38.

[9] 王虹元.城市中低龄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21.

作者简介: 胡瑛,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王浩源,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老年群体积极老龄化志愿服务
海南社区老年群体需求调查研究
吉林省城镇老年群体心理障碍分析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酒店营销创新研究
“积极老龄化”中的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邻里网络的构建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老年体育发展对策
积极老龄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