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杰
摘 要: 本文从协同发展理论出发,总结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可持续化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和瓶颈,深入探究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创新发展模型和运作机制,同时对几种创新型社会支持系统进行了具体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协同发展理论 志愿服务 社会支持系统
经过上海世博会、世游赛、亚信峰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历练和考验,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及其管理机制体制逐渐成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愈发注意到志愿服务项目不仅是大学生奉献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育摇篮,同时是社会实践能力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志愿服务项目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纵深化、实践化、创新化发展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阵地。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现状和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转变,有志愿服务需求的领域越来越多,人数急剧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众的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数急剧增加。作为志愿者群体的主体,大学生的志愿心理在时代变迁中发生了变化。传统志愿服务体系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满足内部需求。单靠政府“项目外包”的固有模式,难以支撑高校日益增长的以志愿服务带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量化需求。
2.组织发展受限较多。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资金、资源不足,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的情况,制约着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育人导向或有偏离。在缺乏顶层设计和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下,可能会产生志愿服务“为做而做”,而忽视育人导向的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公益组织、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越发完善,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同时,政府在推动政策保障、资源配置、资金扶持层面有着巨大优势。在协同发展理论的框架下,有效整合多方位社会资源,组建创新型社会支持系统模型是提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协同发展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协同发展理论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相互协作实现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其对于不同资源或主体之间的协作发展要求多样性,即通过制度、体制等多种内容的共同竞争、相互促进,达到社会多样性的协同,不同资源或主体应发挥各自特长或优势,形成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在公共行政学的语境中,主要用于描述公共组织之间面临共同问题时正式或非正式合作关系。其核心可视需要而与任何其他组织产生联结或中断关系,是一种几乎没有界限的组织形态。
随着我国体制转型和经济改革深化的需求,发挥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内的组织团体作为新公共行政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发挥组合优势,发挥治理机制和制度的协同竞争职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这样一个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具有一定差异性,政府作为元治理的提供者,提供更优质、更积极的社会管理政策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组织需要在现有社会政治结构框架下,不断强化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自律机制的完善,承接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改革过程中转移出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并在此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协同发展是创新管理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逐步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遇到的困境和发展瓶颈通过协同模式可以得到破解。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尝试,创新出一些方式手段,能更有效地发挥协同部门拥有的自身优势和重要资源,并可以通过创新平台的“穿针引线”,使协同趋向多元化模式,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更为迅速。
三、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模式及运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化发展需要政策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支撑,逐步推动组织的培育、发展、壮大、成熟。只有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可以走出社会,并以协同发展理论推动与社会各支持系统的紧密联系,发挥效益最大化,产生稳固的协同发展和多角度的组织培育模式,激发多方联动活力,实现真正的“多赢”,方能打破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可持续化发展困境。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公益性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在目标、准则等方面的诸多相似之处推动了协同发展的可能,当这些社会支持资源注入并提供保障支持时,公益项目开发、公益人才培育、社会公益资源共享等领域将形成一个低门槛、高水准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和全社会公益事业繁荣发展。
社会公益组织与高校的合作载体主要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社会公益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有青春朝气、行动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特点,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愿意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公益组织给予大学生一个广阔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社区公共治理的机会。从单纯志愿活动出发,一些大型社会公益组织的培训体系和项目运作比部分高校内部单一化的志愿服务模式更加完善,而这些社会公益组织发起者或管理者往往有着更多的社会从业经验,部分组织的社会企业化运作和项目管理实践对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有着较高的魅力吸引,可成为学生“知行合一”的落脚点。
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定位,协同发展不该弱化其中任何一方的优势,两者强强联手才能出现更为优化的局面。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协同中不仅可以成为社会公益组织的资源库、专业库,更应成长为今后社会公益事业领军人才的摇篮。在协同模式中,既可以尝试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下设立社会公益组织的分支机构,如校红十字协会等,又可在社会公益组织下设立校一级的组织,从而达到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匹配。
协同发展能从一定层面上解决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资金、资源不足,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的情况。目前有些高校的志愿者管理出现行政化倾向,有学者认为,当学生组织处于过度行政化环境,学生的志愿服务往往是通过接受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从社会公益组织角度,特别需要和高校开展在人力资源及专业化领域的协同。一是高校有着大量高素质的公益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志愿活动。二是大学生公益群体具备一定专业技能。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公益组织专业化、深度化的研究越来越高。高校青年学生有着鲜明的知识结构梯度,可以为公益组织的社会服务增加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社会公益组织可根据合作高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服务项目。三是专业教师能为志愿服务提供强大的专业技能支持。高校师资本身是社会的重要资源,学生组织能方便得到指导教师专业方面的指导,当公益组织与学生组织进行合作时,无形中纳入高校教师的智力优势资源。
四、几种创新型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化发展落脚点是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大学生公益组织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向社会公益组织转化是其在社会支持系统推动下的较成熟社会形态,将带动公益创业的兴起,成为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
1.公益孵化器。一般而言,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在迈向成熟化、体系化、社会组织化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注册困难、资金缺口、人员欠缺的硬件方面困扰,遇到难以清晰定位、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找不到公益项目的切入口等软件方面的困境。此时,一种全新的公益组织培育模式——公益组织孵化器出现在人们眼前。公益组织孵化器往往以公益组织孵化园的实体形式出现,是以有需求的公益组织作为孵化对象,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助其孵化成长。孵化园大多由政府或相应社会管理部门筹资建立,以政府政策和相关法规要求为服务导向,在硬件方面为公益组织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和小额资金资助等,在软件方面帮助公益组织协调公共关系、开拓融资渠道、提供专业培训、建构系统的管理体系,从而为公益组织提供良性的成长环境,帮助处于初创阶段的公益组织度过人员不足、场地不固定的困难阶段。
2.公益创投。公益创投是公益领域的创业投资,主体为创业过程中的公益组织注资,助其成功创业,并通过投资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与商业投资不同的是,公益创投的投资目标是非营利性的,创投不主张硬性汇报,或由注资方决定将回报继续使用于公益事业。在形式上,公益创投主要有政府推动和企业发起形式。政府所发起的公益创投由政府向竞标的公益项目提供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公益组织能够在项目运作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促进自身成长,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公益创投实施职能转变,以政府变相购买建立起政府和公益组织合作共赢的新机制。企业发起指企业出资,为公益组织提供创业和发展的公益计划,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创新性探索。
3.社会融合性公益平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化创新发展途径包括日渐兴起的智慧公益和各地方有特色的融合性公益平台。近些年,政府部门、群团组织集思广益、创新发展,建设起许多行之有效的融合性平台,为公益组织的有效培育、发展、协同、外联、宣传提供了组织保障,在这样的契机下,一些公益组织品牌建设日渐兴盛,创新服务内容、高质量服务手段广受好评,同时促进全民参与公益事业氛围的塑造,为增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推动力。凭借这些优质平台,许多优秀公益组织和品牌项目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典范,打动引领一大批公益组织走向繁荣。
类似这样的融合性平台还有很多。随着网络信息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开始运用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发展智慧公益平台和网络微公益项目,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上银行参与公益项目,这种及时公益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平日无暇参与公益活动,但热心公益事业的年轻人的欢迎。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应该不断结合社会热点,迎合公众生活方式的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吸引更多公众、资源的参与。当然,无论公益组织活动、形式如何“精彩纷呈”,其公益性的本质不能变化。
参考文献:
[1]郁建兴,任泽涛.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学术月刊,2012.8.
[2]吴锐.浅议高校青年志愿者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协同.市场论坛,2011(3).
[3]周芸婧.公益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湘潮(下半月),2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