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花
摘 要 新课标的根本追求是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重视字词分析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构建能力;重视比较阅读训练,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重视联想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重视情感溯源训练,提升学生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课标 核心素养 古典诗歌教学
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看,统编教材有意加大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篇目所占的比重,必修上册共选单篇文本32篇,其中古诗文14篇;必修下册共选单篇文本25篇,其中古诗文14篇,并且上下两册都设计了“古诗词诵读”单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古典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新课标追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聚焦语文心素养,以此来推动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
一、重视字词分析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构建能力
古典诗歌的语言,可以说是凝练到了极致。歌行体的古诗之外的诗体、词,在形式上是固定的,形式上的限定如同镣铐,诗人的创作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诗词固定的形式,决定了其在语言表达空间上是有限的,而诗人总想表达无尽的意,这二者之间就构成了一组矛盾。凝练的语言又极容易造成读者阅读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诗歌教学应该重视对诗歌中字词的分析训练,这是让学生读懂一首诗、理解一首诗,进而赏析一首诗的必经之路,而这个分析的过程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构建能力。
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发展到极致,就是炼字,正如杜甫所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对诗歌炼字最好的阐释。杜甫主张炼字要达到“惊人”的效果,就是说在创作诗歌中所炼之字要能让读者感到新鲜、新奇,要能够高度吸引读者的眼光。由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尤其重视炼字的分析训练,让学生能够识别一首诗歌中诗人所炼之字,并且对所炼之字能够进行合理的解读。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言简意赅,清新自然,读起来通俗易懂,似乎诗人写得十分随意,不加雕饰。但即使是这样的作品,其中同样不乏精彩的炼字,我们仔细品味就能在寻常的语言之中发现足以“惊人”的平中见奇的炼字。“少无适俗韵”中的一个“适”字,看似随意,实则有心,是我们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关键。“适”是适应,“俗”是俗气、世俗,“少无适俗韵”即诗人直说自己从小与世俗格格不入,不能适应世俗世界。这是诗人对自我认识的确认,自己从小本性高雅,生性喜爱自然;这也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追问现在自己身处困境的缘由,自己的本性一直与世俗的世界不能相容。俗与雅相对,世俗世界相对的是自然世界,世俗世界是诗中的“尘网”,自然世界是诗中的“丘山”,这前后两者截然相反、水火不容,诗人却处在一个违背了自己本性的世界,这才是他痛苦的根源。
“少无适俗韵”,这是诗人反复思考所得的结论,这句诗的潜台词是,诗人现在没有“适俗韵”,通过认真思考才发现,原来诗人自己从小便没有“适俗韵”,自己的本性与所处世界的冲突如此巨大、由之而来的痛苦也一定巨大。我们体察一下诗人的这种痛苦,痛苦的时间是如此漫长——“一去三十年”。身居官场的诗人痛苦如此巨大、如此漫长,那么他回归田园的渴望该是何等强烈。我们再做进一步考察,诗人到底想不想融入世俗?回答是肯定的,并且诗人为融入世俗作出了相应的努力。虽然他“少无适俗韵”,但现在却“误落尘网中”,“误落”其实就是诗人主动去适应世俗世界的尝试与努力。然而事与愿违,虽然身处世俗世界,但是自己的本性一直没有改变,当本性与所处的世界格格不入时,诗人一切融入世俗世界的努力,注定带来无尽的痛苦。由此可见,一个简单的“适”字,意蕴却是如此丰富。
二、重视比较阅读训练,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以群文作为教学的内容,以比较作为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或者在异中见同,或者在同中见异,让学生能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教学内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比较阅读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与发现能力、感受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至于比较阅读的文本,教师可以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为依据,既可以是同一作家同一类型的作品,比如要理解杜甫《登高》的思想感情的话,教师可以选择他创作于同一时期的作品《九日五首》作为比较阅读的文本;如果要借助《登高》让学生感受杜甫七律的特色,教师可以选择他的《蜀相》《秋兴八首》等;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到杜甫诗歌的丰富性,就可以选择诗人创作于成都草堂时期的《江畔独步寻花》这一组七言绝句,让学生领略杜甫的闲情雅致。选择比较阅读的文本,完全可以超越体裁的限制,比如要理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情感,最理想的比较阅读文本一定是两篇《赤壁赋》。面对同一个“赤壁”,苏轼明知不是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情不自已,先后创作了一词二赋,将三篇作品放在一起阅读,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黄州时期作者的思想状态。
选择比较阅读的文本,完全可以超越篇章的限制。教师在选择群文文本时,由于担心割裂文章的整体性,常常会选择整篇的文本。然而,文学作品具有复杂性,整体篇章的长度、思想的深度等因素,可能会妨碍学生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由此教师可以跳出整篇,进行节选。比如要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暗喻的话,教师可以选择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该词中的“怒涛卷霜雪”和“卷起千堆雪”如出一辙,从描写的对象到喻体的使用,都有极大的相似性,易于学生理解。比较既可以是求同,也可以是求异,况且“异”的差别同样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同样是要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暗喻,教师可以引入借代,将“卷起千堆雪”和“绿肥红瘦”作为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
三、重视联想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诗歌语言的凝练,使得思维上产生了跳跃,解读欣赏诗歌,正是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的方法,填补诗歌中思维跳跃的空白。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通过词中所描绘的内容,学生可以大致勾勒出词人活动变化的轮廓,从寻找到饮酒,从看雁到看花,再到窗前静坐。然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词人究竟见到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这些景物又如何触动了词人的情感,词人在此情景下具体做了什么事,她的内心又产生了哪些思绪,这些都需要读者通过联想与想象来进行填补。可以说,联想与想象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一首诗歌欣赏的深度和广度。从这种角度讲,当读者失去想象与联想的能力之后再去读一首诗歌,即使是再美妙的作品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围绕诗歌展开联想,应该极力追求细节,进而揣摩诗人情感。诗人在语言有限的空间之内,表达更加丰富的意思,让诗歌的意蕴丰满,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就必须重视诗歌语言的凝练性。追求语言的凝练,牺牲具体的描写,这是中国诗歌的普遍特征,所以解读欣赏诗歌,就需要联想细节,而联想细节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比如《声声慢》开篇的三句七叠,历来为人称道,从动作、环境到人物的心理,描摹得栩栩如生,若只停留于此,我们获得的仅仅只是理解,并没有进入到审美层面。由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联想细节,《声声慢》这首词中,词人在寻找什么?她是怎样寻找的?依托自身的生活经验,我们能够想象到词人先是粗枝大叶地寻找,这就是“寻寻”;没有找到,便开始小心仔细地寻觅,对所找之地又一一进行细细的排查,这就是“觅觅”,词人唯恐是因为自己的粗心而错过寻觅的对象。“寻寻觅觅”是词人依然沉溺于旧日光景之中的不可自拔,以至于忘记了现实世界中的时过境迁。寻找不到之后,词人恍然大悟,原是物是人非,不是找不到,而是不可能找到,“寻寻觅觅”注定了没有任何结果。那么这时,词人应该是驻足伫立,站着发呆。假如我们能够联想到这种地步,我们对“冷冷清清”就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它是词人寻找不到之后的恍然大悟,是恍然大悟之后感受到的无能为力。
四、重视情感溯源训练,提升学生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中国古典诗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的重要资源。古典诗歌中寄寓着古代文人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如曹操渴望“天下归心”,杜甫渴望“广厦千万间”;古典诗歌中寄寓着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存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如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自得惬意,李太白不“摧眉折腰”的傲岸,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慨,辛弃疾“廉颇老矣”的叹惋。多样的情感、多样的思想汇聚于传统文化的泱泱大河中,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阅读学习古典诗歌,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这些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人生境界的高远,进而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变得丰盈。学生学习古典诗词,还在于要能够理解、传承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有一条可行之路,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诗歌情感的溯源训练。一首诗歌的情感,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个体情感。表面上看,一首诗歌的情感虽然流淌于个人的笔下,但从深层上看,却来源于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诗歌情感的溯源就是找到一首诗歌情感的文化源头,找到情感的所属传统。
比如杜甫的《登高》表达的愁苦之情,并不仅仅因为诗人自己一人的漂泊流离,而是关心国家命运的变化,忧心黎民百姓在动荡岁月中的艰难。忧国忧民是诗圣杜甫最为典型的标签,而这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思想讲求修身治国平天下,具有济世情怀。古代文人大多受此影响,自觉生成了个体对于家国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这种精神意识坚韧顽强,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主流思想,并且代代相承。正是这样的宝贵思想,让中华之文化灿烂辉煌,让华夏之民族坚毅不屈。这样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并且要将其传承下去。
再如,宋人说苏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超旷成为苏词词风的典型特征,这与他词中表达的旷达之情密切相关。旷达思想固然与苏轼个人的遭遇、高超的人生境界相关,但我们也能够在道家思想中找到线索。《宋史》中说苏轼“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这就足以见出苏轼对道家不为外物所累、不为荣辱得失所系的思想的领悟。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种投身山水之间、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置身俗世之外的超然与旷达,正是道家思想的表现。以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的苦难,这正是苏轼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当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特征,其所涵盖的四大方面相互交织、相互牵连。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在集中落实核心素养中的一个方面时,也要尽力将其他方面渗透其中,以期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通联:江苏江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