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丹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引领学科教学创新,融合社会现实,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单元项目式作业是项目式学习的拓展内容,能够强化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语文素养,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展开实践探索。教师应探索有效设计策略,包括项目建构、小组划分和内容填充,以化作业设计,探寻语文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 单元项目式作业 设计策略
单元项目式作业是以项目化学习理念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它迎合了新课标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有助于推动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语文学科教学带来发展生机与活力。基于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对语文课程的内容进行解构和分析,确定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立足单元视域,做好单元项目式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引领学生在建构项目、参与项目等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建构、自主发展的能力,并获取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一、建构项目,形成框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简称为“新课标”)中提出了“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要求,倡导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单元项目式作业立足于项目化学习理念,其内涵丰富、基础牢固,在设计单元项目式作业时,教师要基于新课标的指导理念,建构语文学科的学习项目,形成单元教学框架,为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蓄力[1]。
1.寻找项目依据
单元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要建立在一定的依据之上,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可促进项目化学习的有序推进和全面进步。
一是理论依据。新课标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角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特征,这一点便是单元项目式作业的理论依据。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谨遵新课标的要求和课程建议,创建以“综合”和“实践”为核心的作业模式,以此驱动项目化学习的推进与展开。
二是实践依据。单元项目式作业的设计,除了要融入新课标这一理论依据外,也要渗透单元教学体系这一实践依据,教师要围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体系展开作业设计和实践工作。
在找准依据的前提下,教师要结合单元内容,设计单元项目式作业的目标,为单元教学框架奠定基础。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中选录了新闻消息、新闻通讯等体裁的课文,从整体上看,五篇课文都与“新闻”紧密关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从三个角度设计目标。
?目标一:在单元项目式作业的帮助下,了解新闻的六大要素,明确各个要素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目标二:了解新闻的语言特征,体会新闻的时效性、严谨性等特点。
?目标三:从新闻的视角审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热点内容,加强敏锐度和观察力。
经过一番寻找,教师确定了单元项目式作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围绕理实依据,设定了三项教学目标,凸显了新课标和统编语文教材的指导价值,有助于将语文要素和核心素养渗透在作业之中,促使学生在完成单元项目式作业的过程中强化多元能力和语文素养。
2.确定项目来源
单元项目式作业具有真实性、实践性等特征,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问题的规律、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在设计单元项目式作业时,教师务必要明确其真实性和实践性特征,据此确定项目作业的来源,指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2]。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社会属性,他们能够从多个渠道中获取有关于社会的信息,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项目作业的来源定位于社会热点、生活实事等方面,以人们重点关注的、引发热议的话题、问题等为主,作为项目式作业的主要内容,由此即可确保单元项目式作业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在确定项目来源的基础上,单元教学框架已经初具模型。
3.规划项目内容
在寻找项目依据、确定项目来源的前提下,教师要进一步规划项目内容,将符合项目主题的内容,引入到作业之中,并做好前期准备和建构工作。基于单元项目式作业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特征,在规划内容时,教师也要创设真实情境、梳理作业要点。
【情境导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这些新闻是我们了解社会、通往外部世界的途径。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新闻的六大要素,明确了新闻语言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班级将于这个月举办“民间文化的传承者”主题采访活动,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民间文化组织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采访,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日常生活,明确他们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写出一份新闻稿件。
【作业要点】①凸显新闻的六大要素,帮助学生强化记忆;②彰显新闻语言的特征,鼓励学生学习新闻的表达技巧;③指引学生感受民间文化组织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体会他们身上“坚韧”“创新”等美好品质,并自觉地投入到民间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工作中。
经过系统化的建构,单元项目式作业的框架基本形成,教师明确了作业设计的要点和目标。以此为根基,教师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作业的形式,充盈作业的内容,促进项目化学习理念与作业设计的融合,让学生在单元项目式作业的支持下,开启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二、划分小组,设计方案
通常情况下,单元项目式作业可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来完成。而新课标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教师应该重视小组合作在设计和实施项目式作业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方案[3]。
1.划分小组
以小组合作作为单元项目式作业的主要形式,自然要将划分小组作为作业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为了确保小组合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实践水平和个性差异等要素,秉承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5~6人的学习小组,并指导他们选举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分工和协调任务,以此构建以小组长为核心的项目学习小组,增强各个小组的凝聚力和学习效果。
2.设计方案
在科学划分小组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提前与小组长沟通,让他们明确单元项目式作业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带领同组成员设计和实施作业方案,共同完成项目化学习的任务。仍以统编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在构建单元项目式作业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各个小组寻找采访对象,明确民间文化组织的具体运营和发展情况,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等,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和规划方案(见表1)。
在合理分组和精心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学生明确了项目式作业的主要内容,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工,自觉地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从而依靠个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协作,解决项目式作业中的难题。
三、填充内容,完善项目
填充内容是单元项目式作业设计和实施最关键的一步,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内容以及合理的引导方式,项目式作业的结构才能愈渐完善,学生方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和实践素养。为此,在单元项目式作业设计的最后环节,教师应结合项目主题、项目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地填充内容,不断地完善学习项目。
以“民间文化的传承者”这一项目式作业为例,教师可以从三个维度填充作业的内容,让他们准确了解完成作业的有效方法和具体方向,设计如下。
第一项——“初次见面”。借助手机、相机等智能化设备,拍摄民间文化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如绿植区域、文化长廊等,同时也要拍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场景,了解他们的常规工作内容。在此期间,重点拍摄采访对象,跟随着他们的脚步,移动手机或相机的方向。
第二项——“走进人物”。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他们的工作场所,以拍摄照片、记录关键词的方式,展现他们的工作环境以及民间文化作品。在此期间,要与采访对象进行对话,重点梳理他们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就等。
第三项——“聚集评价”。根据采访对象的工作圈,采访与其有工作关系的其他人员,从他们的口中了解采访对象的工作内容、主要贡献等,理解民间文化传承者身上所具备的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等精神品质。
从“初次见面”到“聚焦评价”,教师填充和丰富了单元项目式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项目化学习和综合性实践的素材。在这些作业内容的辅助下,学生要立足于真实情境,逐一完成项目式作业。
除了项目式作业的主要内容之外,教师也不能忽略提示语、泡泡语等助学系统元素,促使学生真正把握采访的技巧以及撰写新闻的方法。比如,针对“民间文化的传承者”这一项目化作业,教师可以在作业内容的旁边,添加泡泡语(见图1)。
图1
诸如此类,在提示语、泡泡语等要素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单元项目式作业。
四、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自主、合作和探究成为初中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他们应走出“舒适区”,勇敢地迎接外界的挑战,不断革新自己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单元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进步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通过精心建构项目、设计合理方案和完善项目流程等手段,为学生搭建了深度学习和思考的支架,也创造了自主发展和深层探究的平台。在参与作业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也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郭美联.大单元视野下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探析[J].语文课内外,2022(4):148-150.
[2]吴碧瑜.大单元视野下如何开展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7):126-127.
[3]包佳玉,侯爱玲.大单元视野下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3):57.
[作者通联:江苏昆山市娄江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