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生: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4-07-01 19:47缪小平
新教育·科研 2024年6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实践路径

缪小平

【摘要】学前融合教育受到了国家、社会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发展,文章以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创生理念下的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成果及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课程创生理念下的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课程创生;融合教育;实践路径

随着特殊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融合教育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在开放、多元的融合教育理念下,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秉承课程创生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更加适宜、有效的教育环境。

一、思想共识:迭代融合教育理念

基于时代背景,一线教师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融合教育已跨越特殊教育领域,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也是学前教育优质普惠的深化之旅。基于此,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搜索、书籍学习等渠道,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并深入开展了系统的文献阅读活动。重点阅读了陆月崧的《幼儿园融合共生教育模式理论与实务》、于庆丽的《课程创新与教学变革》、华国栋与华京生的《融合教育中的差异教学》等相关著作。通过多层次的文献阅读,课题研究组成员对“课程创生”“融合教育课程”等关键词的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为课题研究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明晰“课程创生”理念

课程创生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能力,强调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造的教育体验。它强调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批判性反思不断地构建新的教育经验。核心思想是基于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优势、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等,在课程运作过程中持续地主动构建课程目标、内容、意义、资源和理论。“课程创生”是指一种多元、开放和动态建构的课程观。它强调课程的情境性、动态生成性、教师的主动批判性和幼儿的自主参与性。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以及实际发展状况,兼顾幼儿园现状,创新性地规划与实施课程,旨在促进幼儿多方面经验的有效积累,实现幼儿全面、自主且个性化的发展历程。

2.理解“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内涵

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是一种旨在为所有幼儿提供以包容和共融为核心的教育经验的课程。融合教育课程旨在满足不同背景和特殊需求的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参与学习和成长。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的特点是将具备特殊教育需求的学前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置于同一教育环境中,共同接受保育与教育。在这种模式下,特殊需求儿童以随班就读的方式,与普通儿童相互融合,共同受益于全面、均衡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双方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前期的文献研究,网络资料搜索积累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课题的内涵,达成了思想上的共识,也为接下来的具体实践路径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课程创生理念下的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是一种适宜型、研究型和建构型的课程,以课程创生为指导理念,以幼儿为中心,以课程要素为内容,以“最小调整,最大融合”为原则,从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支持和课程载体四个方面出发。

二、专业共研:打造融合教育研究氛围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幼儿园组建了一个由园长领导的融合教育领导小组,其中包括保教副园长、资源教师、保健医生、体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他们组成了一个协作团队,各自承担明确的分工。此外,幼儿园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以确保特殊需求儿童和普通儿童能够顺利学习,并参与各项活动。

2.全面深化资源建设

首先,幼儿园精心打造了融合教育环境,从人文环境和教育环境两方面入手,力求做到“神”和“形”兼具。在人文环境方面,幼儿园注重无障碍设施建设,墙面上写满鼓励和暖心的话语,挂满幼儿的笑脸照片。同时,科学划分区域,提供专业的设施设备,将各功能区打造成综合化和多元化的环境,让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彰显融合理念。在教育环境方面,幼儿园通过集体活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个别指导和志愿服务等方式,精心构建班级教育新样态,共同营造温馨雅致、尊重差异、积极和谐的教育软环境。

其次,幼儿园积极梳理园内资源,建设优质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我们树立了“大资源中心”的概念,综合利用资源教室的专业资料和幼儿园内各类资源,建立了融合教育课程资源的电子素材库。这样,已有的资源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研究课题,为研究提供了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支持。

最后,幼儿园也广求专业支持,寻找园外可用的资源。这包括各类专业机构,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和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等,以及相关专业的家长资源,如心理咨询师和儿科医护人员。这些专业支持和家长资源在开展融合教育课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着力强化资源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园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训方式,从多个维度助力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融合资源教师的继续深造,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以满足园所融合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针对普通教师,我们通过园本教研、骨干引领等多种途径,为其提供了持续深入的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和科学专业的教育策略支持。此举目的在于助力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融合教育的需求。

此外,通过多次举办“融合研训分享”活动,我们充分调动了园内融合资源教师的专业优势,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日常融合教育的观摩交流与研讨反思的热情。我们还采取了“特教定点指导”的方式,充分发挥区域特教指导中心的资源优势。通过定期现场指导,教师能从专业角度了解特需儿童的发展状况,并据此制定融合教育的个性化支持策略。这种指导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特需儿童的教育需求。

最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专业书籍研学”,引导他们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以不断提升教师在融合教育领域的专业素养。通过阅读和研究专业书籍,教师能够拓宽视野,丰富教育理念,为园所融合教育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多元融合:助推融合教育发展

近年来,我园基于本课题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旨在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幼儿提高自身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交往和自我管理,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时光中茁壮成长。

1.营造愉快、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是幼儿踏上人生道路的引领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创造一个温暖、自由、充满关爱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让特需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馨和包容。教师应以亲切、细心、慈爱和包容的态度对待特殊幼儿,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帮助普通幼儿与特需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在幼儿园中感到被接纳和理解。通过营造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能够成为特需幼儿信任和依赖的对象。教师的关怀和支持也将帮助特殊幼儿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同时,与其他幼儿共同学习和玩耍,特需幼儿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同伴的理解和尊重。

2.重点关注,针对指导

我们充分认识到特需幼儿在各方面能力上与普通幼儿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在园级和班级层面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以我们园中的一个班级为例,名叫“天天”的特殊幼儿所在的班级,我们配备了四位教师,这样,在开展班级工作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关心“天天”。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特殊儿童牵手制度。让班主任和一名园领导共同关注特殊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社交交往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这种制度的执行帮助教师后续更精准地提供一对一的帮扶和心理健康指导,以帮助特需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们重视特殊幼儿的需求,除了教育师资的加强以及特殊儿童牵手制度的建立,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密切沟通与合作。与家长们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交流了解特殊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3.因材施教,精准施策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对特需幼儿的关注和观察至关重要。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对细致追踪,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并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深化研究,共同探讨和整理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分享经验、思考问题以及探索更佳教学方法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特殊幼儿的需求。此外,我们充分运用区域、功能室及户外活动等机会,为特需幼儿设计有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肌肉、前庭等,通过对感统的多种刺激,让他们在游戏中活跃起来、享受乐趣,进一步丰富特需幼儿的感知体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特需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推动其全面的发展。也为特需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促进整个幼儿园环境的和谐与共融。

4.个性化教育支持

首先,我们为每个特需儿童制定个性化教案,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我们以促进每个孩子的最大化发展为原则,实现差异化的课程目标设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尝试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根据孩子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将特殊需要幼儿与普通幼儿匹配在一起。这种差异化课程的实施符合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即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让所有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共同获得成长和发展。我们非常重视在融合教育中的课程分级目标、活动的开展形式、活动内容和采取的实施策略,以确保特殊需要幼儿能够与同伴一起平等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其次,我们都知道区域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我们也为不同的特需儿童创设相应的“区角游戏”。这些“区角”为特需儿童提供了更贴合他们发展需求的支持环境,促进他们在班级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和发展。这些“区角”并非普通的角落,它们是经过对特需儿童的评估和调研后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在这里特需儿童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的氛围。当他们在这个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和学习时,他们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种任务,这无疑对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教师会随时关注并为这些“区角”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使得特需儿童能够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和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在游戏中获得乐趣。

最后,每一个特需儿童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潜能,因此,他们的教育计划也必须是个性化的。于是我们积极采取“一生一案”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生一计划、一生一课表、一生一教案、一生一记录、一生一评估和一生一档案。这种追踪式记录方式,旨在全面、详细地记录特需儿童的成长过程,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教学依据。在实施这一教育计划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评估和分析,深入了解特需儿童的学习状况。同时,借助数据量化,教师可以更真实、动态地描绘出特需儿童的成长轨迹,从而为教学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特需儿童的学习进步,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情感需求和社会适应能力。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教师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这种精细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特需儿童在自信、快乐中成长,发挥出他们的潜能。通过一生一评估,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为特需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这些方式下,努力创造一个包容和融洽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他人一起共同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促进了融合教育的实现,为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习总书记强调,作为教师,不应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工作,而应该成为能够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味的“大先生”。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是普通孩子,因此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仍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之中。未来,我园将持续提升教师在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融合教育素养。同时,将在正确的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升课程构建能力,进一步优化特殊需要幼儿的支持策略。此外,还将探索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教育路径,形成三方共同参与的融合教育互动模式,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助力教师在塑造学生品格和品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积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礼家,温亚萍.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广西教育,2023(16).

[2]陈海丹,顾海静.指向普特共赢的学前融合教育有效支持策略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23(07).

【课题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课程创生理念下的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立项编号:D/2021/04/05。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
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