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摘 要:文章主要以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共育的困境及有效途径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家园共育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从三个方面介绍家园共育面对的不同困境,最后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解决方法,包括“提出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丰富家长沟通渠道”“融入家长教育合力,营造家庭共育课堂”“加强小学教育联系,提升家园共育效果”等,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教育困境;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5-0048-03
对于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而言,不仅教育环境存在不同,在教育方法、内容方面也有一定差异,幼小衔接教育,正是促进幼儿更好适应小学生活的一种途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若单一依赖幼儿园会缺少教育的完整性,有必要融入家庭教育力量。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积极做好与家长之间的协调工作,共同营造家园共育教育环境,在正确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合理引导下,促使幼小衔接课程得到全面落实,一方面解决家园共育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育模式,促使家园教育活动进入全新阶段。
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幼儿园、家长需要给予教育一定的重视,并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1]。尤其在幼小衔接期间,双方都需要全面了解幼儿,不能将教育责任都交给教师,因为教师仅仅在园中观察幼儿是不全面的,也要与家长进行紧密沟通,这样才能在家长的帮助下,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发展个性、兴趣爱好,为幼儿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同时,教师也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幼儿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实时掌握幼儿变化、进步,第一时间清楚幼儿发展需求。所以,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家园共同教育,发挥教师引领作用,调动家长积极性,在相互配合、相互沟通中寻找新的教育方法,促使幼儿丰富知识、增强自身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保驾护航。
(一)缺乏统一教育理念
如今,家园共育已经成为幼小衔接中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但在教育实践中仍然会遇到一些困境,其中一个问题还是因为家园共育理念不统一,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导致家园共育实施中存在教育偏差[2]。若家长和教师没有及时教育沟通,就会导致二者秉持不同的认知,影响幼小衔接教育效果,不利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也不利于家长了解幼儿的在校情况,尤其是对一些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形成等方面,家长更无法带领幼儿进行及时巩固,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学习。甚至还有一些家长,因为自身教育理念与教师不同,往往忽视幼小衔接教育,利用幼儿休息的时间报读多种补习班,为幼儿增加更多学习压力,严重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幼小衔接教育无法发挥价值。
(二)家园教育方法比较单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幼小衔接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幼小衔接教育方法提出全新要求。但仍然有一些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时候,都采用单一的课堂形式,不仅课堂氛围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甚至所倡导的家园共育理念也没有融入其中,仅仅是将幼儿学习的内容简单发布到作业群中,要求家长进行监督复习,但家长具体有没有带领幼儿进行复习,根本没有教师进行后续监督,直接影响家园共育效果[3]。与此同时,虽然有家长看到教学内容,想要带领幼儿进行复习,因为缺少与教师沟通,自身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式,幼儿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也逐渐将复习这一环节忽略。
(三)缺少家园校三方协同教育
幼小衔接教育不倡导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但有必要形成家园校三方的协同合作,但观察如今的幼小衔接教育,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共同教育,也局限在教学和学习习惯方面,缺少与小学之间的关联性。即使有一些幼小衔接教育包含小学方面的引导,也是简单地为家长介绍小学需要准备的物品,并没有为家长介绍小学教学的内容、教学理念等,导致家长处于一个模糊状态[4]。因为家长对小学学习内容缺少了解,认为提前学习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就会为幼儿提前报名学习很多小学知识,为幼儿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影响幼儿健康成长。与此同时,由于缺少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幼儿对小学生活也缺少了解,仅仅是通过教师讲解有一点认知,根本无法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这也是很多幼儿不愿意进入小学校园的一个根本原因。
(一)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丰富家长沟通渠道
幼小衔接教育开展过程中,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占据一定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引领家长对教育的深入认知,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教师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可采用家访形式对每个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解,确定家长是否存在溺爱孩子的情况,以及家长是否对幼儿严厉管教等,之后带有目的性地调动家长参与培训,采用有效沟通形式革新家长教育思想,为后续的幼小衔接家园共育奠定基础[5]。首先,定期召开专题家长会议。以家园统一教育观念为主题,邀请专业幼儿教育专家,为家长介绍幼小衔接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家长介绍多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倡导家长能够主动配合幼小衔接教育。之后再由教师为家长介绍幼儿进入小学时所需面对的新课程,以及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促使家长意识到幼儿能力、习惯形成的重要性,最终实现家园在幼小衔接教育上取得一致的教育观念。
其次,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只有保证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及时性,才能在二者的努力下为幼儿带来最佳教育效果。第一,发挥家园宣传栏作用,将幼小衔接包含的关键信息公布,设置趣味“上小学”活动,将教学目标、网络图进行展示,其中可设置一个独立的“家长任务”模块,如,家长结合主题设计相关游戏,带领幼儿完成共同阅读。通过这一个小任务,进一步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并且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有利于教师优化教育计划。第二,发挥家园联系手册作用,教师可以在其中写下对幼儿的教育期望,以及希望家长做到的配合工作;将幼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开展的游戏活动表现进行记录,方便家长对幼儿学习、生活进行了解,与此同时也可以倡导家长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幼儿园的建议写到其中,方便幼儿园开展令家长满意的教育,也让教师和家长更客观地对幼儿进行评价[6]。
(二)融入家长教育合力,营造家庭共育课堂
俗话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小衔接教育当中,教师可以发挥家长教育优势,共同创建一个家园共育的合作课堂。教师在幼儿园中进行课堂教学,在幼儿掌握知识后,回到家中由家长带领幼儿复习,并共同监督幼儿的学习效果,融入家庭教育力量,有利于幼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组织幼儿开展语言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采用倾向于小学的教学形式,学习“游子吟”古诗的时候,教师要求先由幼儿男生、女生领读,再采用齐读方式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学古诗的了解。朗读完毕后,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分析这一首诗,邀请积极、主动的幼儿在朗诵同时,为大家讲述一下古诗中包含的内容。要求幼儿将在学校学习的古诗,回到家后为父母进行朗诵[7]。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对幼儿古诗朗诵情况进行检查,也可以带领幼儿对古诗进行背诵,通过亲子共读这一方式,增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对古诗内容进行巩固。与此同时,家长将幼儿最终的背诵视频上传到作业群当中,方便教师第一时间对幼儿的朗诵、背诵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足的地方第一时间进行指导,让幼儿及时改正,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为后续的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如,幼小衔接教育中涉及到的数学计算,教师也可以通过家园共育内化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回到家复习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要求幼儿死记硬背,甚至还采用掰手指的计算方法,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效果,但会影响幼儿对数学计算的兴趣[8]。教师在完成知识讲解后,有必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学习多元化复习方法,可以采用“逛超市”的方式对数学计算进行复习,在进入超市之前,提前带领幼儿观看要买物品的图片,让幼儿产生一定认知,进入超市来到相近物品相近位置,鼓励幼儿进行观察寻找物品,采用这一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最终鼓励幼儿对物品进行分类,最重要是鼓励幼儿计算要支付多少钱。通过这样的家园联动教育,组织幼儿开展针对性训练,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对知识的内化。
(三)加强小学教育联系,提升家园共育效果
幼小衔接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凸显主题内容的生活化,为幼儿带来更多知识和经验,切记不能将一些零散的知识作为主题重点,这样会影响幼小衔接教育效果。作为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之后与家长做好对接工作,倡导家长给予陪伴,进一步增强幼儿对知识的内化效果,让幼儿能够进一步感受小学学习环境。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头一天晚上要求家长和幼儿进行共同思考,认为进入小学生活应该有哪些准备,并收集更多的资料内容,增强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自信。第二天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开展班级环境布置,并为学生介绍不同的学习用品,如尺子等,调动幼儿思想中的学习欲望,组织幼儿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园共育的引领下提升幼儿的生活技能,例如,幼儿能够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等,也能收拾好自己的书包、书籍等,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促使幼儿逐渐形成自主意识,也对小学生活充满兴趣。
经过这一过程幼儿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进入到周围的小学进行参观,幼儿和家长都秉持着新奇的思想,能够近距离地体验小学课堂,幼儿看到小学生坐在教室当中,将书本、文具都放在指定位置,感受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认真和规范,教师引领幼儿对小学生的坐姿、回答问题方式进行观察,让幼儿全过程了解小学生活[9]。幼儿在观察实践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不仅亲手触摸到红领巾,也观察到小学生书包里的用品,真实感受比以往呈现的视频内容更加生动,幼儿也会产生更强烈的上学欲望。另外,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发掘家长自愿,提前对家长的职业进行调查,询问家长是否愿意进入校园参与主题活动,邀请家长进入课堂成为教师这一角色,为幼儿进行表演,拉进亲子关系。例如,一些家长是医生,可以开展爱护眼睛主题活动,让家长为幼儿讲述更多健康知识,使幼儿学会在进入小学后如何保持正确坐姿。再如,有家长擅长英语,可以组织幼儿共同开展英语游戏,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教育中,家庭教育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值得教师进一步发掘。幼儿教育也要从幼儿的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教育,促使家园沟通更加全面、深入,唤醒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制订更详细的教育计划,一方面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巩固,另一方面也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这样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增强幼儿能力,在家园共育协同教育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黄艳华)
[1]雍银杉,罗玉蓉.家园共育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评《爱上劳动点亮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23,(12):95-96.
[2]郭雅燕.基于家园校三方合作共育的幼小衔接策略[J].亚太教育,2023,(23):31-34.
[3]孙梦瑶,邓猛.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学前融合教育家园共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3,21(06):569-571.
[4]孟青青.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研究,2023,(10):139-141.
[5]蒋茜.幼儿园深入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0):200-202.
[6]苗灵童,王敏,程红梅,赵慧莉.在亲子互动实践中构建家园共育新模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9):253-254.
[7]杨雪萍.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家园共育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导刊,2023,(09):78-84.
[8]李轲昕.淘云科技:用“AI+机器人”链接家园共育[J].机器人产业,2023,(04):64-66.
[9]侯肖伟.家园共育视域下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J].品位·经典,2023,(07):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