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荣 安庆联
摘 要: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有助于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小学教师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时主要存在指导对象模糊、指导内容狭窄、指导方法单一与指导评价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改进策略包括:明确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坚持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主体地位,对家长进行深入了解;拓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资源,提升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知识;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多样化,提供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资源,克服思维固化,加强方法创新,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方法技能;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价,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理念和方法,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价等。
关键词: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问题归因;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5-0012-04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对为人父母者所施予的一种专业教育,借以培养他们教养孩子的能力,并因此有助于他们扮演称职的、有效能的现代父母角色[1]。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有助于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迫切需要得到来自学校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
为了解小学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情况,2023年9月至12月,本研究在山东省寿光市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小学教师和家长,因为小学教师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而家长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针对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居住区域等不同要素,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市区圣城小学、化龙镇中心小学和纪台镇吴庙村小学等6所学校为研究样本,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运用问卷法时,研究方精心设计问卷,通过发放问卷二维码,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全面收集数据,力求使数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共向家长发放问卷300份,排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92%。运用访谈法时,研究方对担任家庭教育指导的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访谈地点和时间,进行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体验。共访谈小学教师12人。运用观察法时,在获得研究对象同意后,研究方对6场家庭教育指导的实际场景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信息,获取第一手资料。本研究严格遵循学术研究伦理,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归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经过调查发现小学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主要存在着指导对象模糊、指导内容狭窄、指导方法单一与指导评价缺失等问题。
(一)家庭教育指导对象模糊
问卷调查显示39%的家长认为小学教师没有把家长而是把学生当成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观察发现一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只谈论学生而不涉及家长,忽视了家长的问题,没有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使得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理念和方法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此外,31%的家长认为小学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过于抽象而不具体,通过深度访谈发现部分教师提及的家长是一般意义上的家长而不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家长。
(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狭窄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8%的家长认为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内容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应试技巧,忽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全面发展。观察发现有些教师局限于普遍性,缺乏个性化,搞一刀切;只讲过去,不讲现在和未来,显得过时陈旧;缺乏实践性和系统性,过于理论化,无法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单一
问卷调查显示,43%的家长认为小学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观察发现许多小学教师过于依赖集体讲授的方式,缺乏根据不同学生和不同家庭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访谈发现一些教师忽视现代科技和新方法的应用,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影响了指导效果。
(四)家庭教育指导评价缺失
问卷调查显示41%的家长认为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存在评价缺失的问题。观察发现一些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家长在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后对其效能一头雾水。深度访谈发现一些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缺乏持续跟进,缺乏持续的质量监控。
(一)家庭教育指导对象模糊的归因分析
1.没有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指导对象。一些小学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对象的理解不够深入,误以为学生才是指导的对象,忽视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缺乏对家长的深入了解。一些小学教师只是根据抽象的家长印象进行指导,没有深入调研,没有看到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需求,缺乏对家长需求的关注。
(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狭窄的归因分析
1.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提高孩子考试分数的片面需求,过分关注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的观念很有市场,家长的片面需求诱发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片面性。一些小学教师自身也存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过于集中在智育,集中在学生的考试上。
2.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资源有限。由于小学,特别是乡村教育薄弱学校,存在资金、信息、师资等诸多资源限制,使得担任家庭教育指导的小学教师无法提供丰富多样的指导内容。
3.部分小学教师对于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知识的匮乏。一些小学教师对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和处理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感到力不从心,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教学领域,使得指导内容过于狭窄。同时,许多小学教师缺乏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导致指导内容过于陈旧和狭窄。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单一的归因分析
1.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的资源不足。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的资源相对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导致小学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方法引领。
2.部分教师在指导方法上思维固化。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在指导的方式上可能会因“路径依赖”,采取学校教育的模式[2]。同样,部分小学教师因循守旧、思维固化,没有根据不同的家长的不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一些教师不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社会资源等多种渠道和平台,丰富拓展指导工作的形式。
3.部分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方法技能的欠缺。小学教师虽然是专业技术人员,但并不意味着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和方法。事实上,很多小学教师对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技能非常欠缺,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知之甚少,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
(四)家庭教育指导评价缺失的归因分析
1.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评价理念和方法。由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本身的发展历史不长,国内对其效果和质量的评价关注不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对指导效果难以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家长在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后对具体效果难以把握。
2.小学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进行评价的意识欠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进行评价的重视程度不高,小学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价工作也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措施。
(一)明确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
1.坚持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主体地位。家庭教育指导是家长教育的拓展,其基础工作依然是家长教育[3]。小学教师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时,很容易想当然地把孩子当成指导对象,其实,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对象并不是孩子,孩子的问题只是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用来探讨的话题,沉浸在纷繁复杂、无穷无尽的关于孩子的问题之中,容易忽视家长这个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对象。家长自身的成长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扮演重要角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和终身导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持续深远的影响,因而必须要坚持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主体地位。
2.对家长进行深入了解。小学教师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需要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了解其家庭环境和心理需求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家长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帮助老师了解相关家庭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具体方式;通过对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可以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迷茫与困惑,探讨解决之道;通过观察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分析家长提供的案例,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等等。
(二)拓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拓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需要小学教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平衡为国育才与望子成龙的关系。“打铁还需自身硬”,小学教师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要坚持为国育才、立德树人,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家长望子成龙愿望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让孩子成才,更要让孩子成人,让孩子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2.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资源。教师要为家长提供全面、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指导内容上不仅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还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品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孩子的身体,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关注孩子的审美,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参与劳动。指导内容要突出多元化和个性化,不搞千篇一律,满足不同家长的不同需求。
3.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知识。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例如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全凭小学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从而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知识。提高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需要以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教师一体化发展理论为指引,[4]使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处理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多样化
1.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资源。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根据不同家长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指导方法,如个体咨询、家庭治疗、集体活动等,满足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同时,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指导方法,提高指导质量。
2.小学教师要克服思维固化,加强方法创新。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克服因循守旧、思维固化的习惯,增强自我学习和提升的动力与意识。“互联网+家庭教育”是数字技术赋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5]。小学教师需要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社会资源等多种渠道和平台,不断创新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丰富指导的形式,提高指导效果和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解答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回答个别家长提出的较为个性化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差异化需求。教师还可以让一部分优秀家长采用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树立起典型和榜样,从而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说服力。
3.小学教师要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技能。教师要自觉地、积极地参加政府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和认证工作,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方法技能。在指导过程中,综合运用环境陶冶、榜样示范、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艺术感染等方法,坚持学以致用、教学相长、正面引导、案例示范,坚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和家长站在一起,描述家长的困惑,而不是把家长自身说成问题,引起家长的共鸣,而不是引起家长的焦虑。
(四)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价
1.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理念和方法。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效果和质量的评价,建立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评价机构,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认证机制,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开展相关实验和研究,探索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价理念和方法,提高评价的效果和质量。要引导小学教师重视家庭教育指导评价,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评价的工作。家庭教育指导评价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注重长期和短期相结合,注重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小学教师要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价。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评价,教师能够了解指导效果,发现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评价,教师要高度重视,加强落实,不断完善,持续创新,以评价为抓手,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水平。家庭教育指导的难点不在于理念的传播,而在于跟进与督促、陪伴与评价。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如教育方法不合适、家庭氛围不和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耐心帮家长分析,提出应对之策。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评价,实现精准施策,提质赋能。
总之,小学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需要明确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实施有效的改进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给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才能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
(责任编辑:黄艳华)
[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240.
[2]王东.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边界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23(01):50.
[3]洪明,孟子欣.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任务与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23(06):14.
[4]边玉芳.我国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专业化的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9.
[5]鲁士发.学校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的五个着力点[J].人民教育,202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