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 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引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国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实践环节以及完善评价体系。通过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引入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提高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9052(2024)06-0167-03
引言
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一环,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国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可能缺乏兴趣,而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也可能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因此,如何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表征
(一)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责任起到了关键作用。“课程思政”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讨论伦理问题,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道德挑战和责任。他们将了解到,在招聘、员工培训、薪酬管理等方面,应该如何做出公正、道德的决策,而不只是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课程思政”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现代社会,企业和组织不仅仅是经济实体,还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将在未来担任着组织内部的社会责任职能,需要关注员工的幸福感、多样性和包容性[1]。通过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考虑社会责任,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对社会和环境负责。“课程思政”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道德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学生将有机会模拟真实场景下的道德决策,加深对伦理和职业道德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度和决策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道德挑战。
(二)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基本出发点。这一出发点的实现有助于培养具有强烈国家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贡献力量。“课程思政”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将国家发展战略、历史文化等内容融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学生将有机会了解国家的宏观发展方向和政策,以及历史文化对当前社会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和现实挑战,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课程思政”可以通过讨论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事务。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了解并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明白,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还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的发展和改革,是“课程思政”的一项重要任务。“课程思政”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亲历成功的案例,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愿景。这一愿景的实现将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课程思政”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学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境,例如招聘、员工绩效管理、员工关系处理等。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思考方式不仅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益,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思政”可以引入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例如,学生可以参与模拟招聘活动,从招聘人员的角度了解整个招聘流程,包括岗位需求分析、候选人筛选和面试等环节。这样的实践经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2]。“课程思政”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合作能力。学生将有机会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项目,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种创新和合作的经验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存在挑战
(一)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使他们难以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学生可能对枯燥的理论内容缺乏兴趣,缺乏动力去积极学习。单一的教学方法未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应对各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挑战。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际操作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感到不适应。单一的教学方法也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互动性强、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更具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中,积极探索和学习。然而,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导致学生可能表现出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课程思政的内容通常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其核心知识和技能主要集中在管理、组织、招聘、培训等方面。学生可能感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因而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产生兴趣和认同感有一定难度。学生在高职阶段通常更加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因为他们渴望获得实际操作技能,以便更好地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将课程思政视为与职业发展无关的内容,从而降低了对其的关注度[3]。一些学生可能认为课程思政的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职业中。这种感觉可能影响他们对课程思政的参与度,因为他们无法立即看到它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学生的兴趣不足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降低了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教育体系强调知识传授和考试,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笔试、单一的知识性问题,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这种传统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使学生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而忽视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可能更容易衡量和评估知识传授,因为这是相对容易量化和可测量的。然而,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通常需要更复杂的方法和工具,如综合性考察、案例分析等,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和教育机构可能更注重知识传授的评估,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可能导致学校和教师更倾向于按照政策要求来设置评价体系,而忽视了更全面的教育目标。学生可能过于追求分数而忽视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育的本质目标,即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也难以实现。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优化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这些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它们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通过引入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种方法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面对各种情况,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5]。角色扮演是另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招聘经理、员工等,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各个角色的责任和挑战。这种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职场中的复杂关系和决策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分享观点、交流思想,并一起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和讨论能力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团队合作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技能,因此小组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二)引入实践环节
引入实践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招聘、培训等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课程思政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习中,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了解实际情况,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他们可以参与招聘流程、员工培训、绩效管理等各个环节,积累实际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训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模拟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训课程中,学生可以参与模拟招聘、员工培训等活动,模仿实际职场环境,解决真实问题。这种实践经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6]。引入实践环节还有助于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复杂的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三)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这一举措的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思政的评价应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这可以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评估来实现。例如,可以设立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档案,记录他们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以评估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情况。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如招聘策划、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能力。这可以通过模拟招聘、实际案例分析、实训课程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体系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7]。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评价方式,还可以引入实际项目评估、小组作业评估、口头答辩等方式,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助于反映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成长。
结语
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旨在培养更具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满足现代职场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创新的教学策略,包括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的引入以及全面的评价体系,以解决当前教学中的问题。然而,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课程思政”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不断探索适合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更多领域的课程中,培养更多具备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啸啸,王徽,韩传龙.课程思政融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宿州学院学报,2023,38(08):66-69.
[2]李泽惠.“大思政”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3(05):27-29.
[3]吴玉成.新时代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2):40-46.
[4]魏满霞,安凡所.课程思政视域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5):91-93.
[5]郭云贵,王蔚.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3,40(02):113-116.
[6]吕瑞.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0):51-53.
[7]郭嘉玮.课程思政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公关世界,2022(18):92-93.
作者简介:李 娜(1994.01— ),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2023 年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CSZ—Y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