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娜 肖未
摘要:统编版教科书是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在教科书中塑造劳动者形象是落实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抓手。文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编排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选编体现了时代性、民族性和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性别比例不平衡、新兴职业呈现不足、精神品质塑造不系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选编提出些许建议:适当优化劳动者个别类目的比例和结构,考虑增设与劳动者相关的主题单元,始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等。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形象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4)03-0024-08
一、问题的提出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育堪担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1 ]。近几年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劳动教育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中小学语文等学科要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2 ]。可见,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当前对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教科书中的某一个劳动者形象进行研究,如对孔子形象进行纵向分析[ 3 ];或是对教科书选文中塑造的大禹进行解读[ 4 ]。二是对某一类劳动者形象进行研究,如对教师形象[ 5 ]、农民道德形象[ 6 ]和匠人形象[ 7 ]进行梳理;或是对女性形象[ 8 ]、黑人形象[ 9 ]和老人形象[ 10 ]等进行分析。三是对整体劳动者形象进行研究,如深入解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 11 ];或是对劳动者形象的教学现状展开调查[ 12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中对教科书中的某一类劳动者形象的分析较多,对整体劳动者形象的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对小学阶段教科书中整体劳动者形象选编的研究。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小学生必备的权威读本,使用范围广,影响作用大,是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抓手。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有促进作用。因此,对统编版小学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进行研究,解析其编排和内容特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势在必行。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劳动者形象是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以有效的语言或插图塑造的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创造某种物质或精神财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本文的研究对象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有目的、有意识进行劳动的人;通过支出和使用自身劳动力创造某种财富的人;选文中有对其劳动过程进行描述的人。
(二)分析框架
结合已有研究的人物形象分析框架和劳动者所具有的特殊性,本文从编排特征和内容特征两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1.编排特征
编排特征是指对选取的劳动者形象进行组织排列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内容特征
内容特征是教科书中塑造劳动者形象的各内容要素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或规律,主要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大部分(如表2所示),外在形象是通过劳动者的外部信息即可判断的要素;内在形象是劳动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
3.信度检验
本研究用霍尔斯蒂系数公式对信度进行检测[ 13 ],两位编码员从130份样本中随机抽取75份样本对“塑造方式”“年龄”“民族”“时代”“劳动形式”“精神品质”六个类目进行信度检验。六个类目的编码者信度分别是0.96、0.89、0.85、0.91、0.87、0.88,说明各类目的编码者信度均为良好。
三、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呈现特征
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对教科书劳动者形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具有如下特征:
(一)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编排特征
1.册数特征:数量较多,整体呈上升趋势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共塑造130个劳动者形象,平均每册教科书中约有11个劳动者形象。但通过统计发现,每册教科书中的劳动者数量大多不同,二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下册的劳动者数量最多,有16个,一年级上册的劳动者数量最少,只有4个。总体而言,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册数分布整体呈曲折上升趋势。
2.模块特征:以课文为主,涉及多个模块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多个模块对劳动者形象进行塑造,如语文园地、识字、课文、习作例文、阅读链接和综合性学习等。在众多模块中,课文模块所塑造的劳动者形象数量最多,共94个,占比72.31%,说明课文模块是塑造劳动者形象的主要载体。
3.课型特征:包含两大课型,精读占主导地位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将课文类型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通过精读课文塑造的劳动者形象共71个,占课文模块的75.53%,贯穿小学各个年级。略读课文中塑造的劳动者形象共有23个,占课文模块的24.47%,仅出现在中高学段。由此可以看出,精读课文是课文模块中刻画劳动者形象的主要阵地。
4.文体特征:形式多样,小说数量最多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130个劳动者形象所涉及的文体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故事、散文、诗歌、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文言文、古诗等。故事性较强且内容有利于小学生理解的文体如小说、故事、记叙文和散文等塑造的劳动者形象数量较多,分别占比20%、18.46%、15.38%、15.38%。由于篇幅等问题不太利于呈现劳动者形象的文体以及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要求的文体,如古诗、说明文、文言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所刻画的劳动者形象数量较少,占比为4.61%、3.85%、3.85%、3.08%、1.54%。
5.塑造方式特征:方式多元,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塑造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文本塑造的方式,又有人物插图塑造的方式,还涉及文本和人物插图相结合的塑造方式。仅通过文本以及文本和人物插图相结合等方式塑造的劳动者形象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而仅通过人物插图塑造的劳动者形象只存在于一、二年级,这一分布情况与小学生的认知逐渐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特点相一致。
(二)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内容特征
1.性别特征:性别比例不平衡,但呈缩小趋势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刻画的劳动者形象存在性别比例不平衡的问题,男性劳动者的数量远多于女性劳动者,在教科书塑造的130个劳动者形象中,男性劳动者占比73.85%,女性劳动者占比20%。这一性别比例远大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公布的男女比例(男性人口占51.24%,女性人口占48.76%)[ 14 ]。另一方面体现为职业和精神品质的不平衡,表现出“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特点。首先,在职业上,男性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类型多于女性劳动者,且社会声誉高的职业形象如政治领袖、革命军人、医生和科学家等均为男性,而女性劳动者较多从事家务劳动,所呈现的职业形象多为教师、农民等。其次,在精神品质方面,男性劳动者的精神品质类目多于女性劳动者,强调坚毅、奉献和进取等品质,女性劳动者则更突出其勤俭、亲孝和仁爱等品质,在教科书中没有一个女性劳动者具备爱国、科学、进取或立志等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性别比例呈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缩小的趋势。古代男性劳动者有38个,女性有2个,男女比例为19:1;近代男性劳动者有32个,女性有3个,男女比例小于11:1;现代男性劳动者有25个,女性有16个,男女比例约为1.5:1。性别观念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数量上看,虽然男女比例呈缩小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性别劳动者从事的职业类型以及表现出的精神品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我国受众范围广、影响作用大的教科书所蕴含的性别差异,不仅会使得这一观念合理化,同时,也会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以及增强所属性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消极作用。男女平等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教科书作为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理应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尽可能地塑造更为丰富多元的女性劳动者形象,为小学生树立优质榜样。
2.年龄特征:囊括各个年龄段,重视中青年劳动者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此时的学生对长大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较之现实生活会更倾向于将教材中的人物作为自己成长的目标[ 15 ]。从劳动者的年龄形象来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囊括了各个年龄段,既有与小学生年龄相仿的儿童劳动者,如曹冲、青铜等;又有小学生渴望变成的中青年劳动者,如钱学森、鲁迅等;同时又包括小学生必然会成为的老年劳动者,如邓小平、周总理等。教科书通过塑造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形象,以期为小学生树立一系列的学习榜样。
从数量上看,教科书塑造的中青年劳动者形象的数量最多,占比57.69%,超过总数的一半;其次是儿童劳动者,占比17.69%;老年劳动者数量最少,仅占比8.46%。这说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更加强调对中青年劳动者形象的塑造。需要注意的是,老年劳动者的占比与我国当前的人口现状有所出入,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可知,我国老年人口占比18.70%[ 16 ]。在老龄化日益加深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也应大力弘扬老年劳动者的精神和风采,引导学生感受全民劳动和终身劳动的社会氛围,并懂得其重要意义和价值。从特征上看,一方面,不同年龄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劳动形式也各不相同。中青年劳动者的职业类型丰富多样,且主要从事脑力劳动,老年和儿童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范围窄且多为体力劳动;另一方面,教科书中劳动者的内在形象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点,如儿童劳动者往往机智勇敢,中青年劳动者则坚毅进取,老年劳动者通常和善可亲。
3.国别特征:以中国为主体,外国分布较为集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17 ]因此,作为传递国家主流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教科书中所呈现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元的,在启发学生对本国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多元文化教育观,引导学生学会接纳、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别的文化,不断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提高与不同国别的文化进行交流分享的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塑造了不同国别的劳动者形象,并使其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以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共有130个劳动者形象,中国劳动者占比86.92%。作为我国母语教学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中国劳动者的数量理应超过半数。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中的15个外国劳动者主要来自俄国/苏联、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和古希腊8个国家。从这些国家来看,多集中于欧洲和北美洲的国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此外,在劳动形式方面,教科书更侧重对外国脑力劳动者的塑造,且这些劳动者多为名人楷模,如白求恩、贝多芬等,仅有少量的普通劳动者,如日本的老师和德国的沃克医生等。
4.民族特征:中华民族符号鲜明,体现共同体意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教科书塑造的113个中国劳动者形象中,民族不详的占比71.68%,汉族劳动者占比23.89%,少数民族劳动者占比4.42%。这表明教科书偏向于构建没有民族差异的中国劳动者形象,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逐渐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此外,教科书中均没有直接指出劳动者所属的民族,主要是依据文中信息或劳动者背景资料对其民族进行判断。涉及少数民族劳动者的选文多是通过插图对其民族的服饰、建筑或传统节日等进行展示,主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口吻或视角描述和展现了少数民族劳动者当前的美好生活以及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等,且少数民族劳动者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也均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特性,中华民族符号鲜明。
教科书中的劳动者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特征象征的是整个民族的气质和精神风貌,而不是仅代表个人。所以,教科书中对劳动者民族形象的展现,不仅有利于让小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等,增进各民族学生对所属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且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5.时代特征:各时代比例均衡,注重彰显现代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简称“新课标”)指出,“教材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且“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18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科书中既塑造了古代劳动者形象,如蔡伦、诸葛亮等,又囊括了近代劳动者形象,如孙中山、詹天佑等,也刻画了现代劳动者形象,如钱学森、华罗庚等。
教科书中古代、近代和现代劳动者形象的占比依次是31.54%、26.92%和35.38%。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教科书着重塑造现代劳动者形象,体现了“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19 ]这一总体特色;另一方面,这三个时代的劳动者数量相差不大,说明教科书中各时代劳动者的比例较为均衡,既突出自身的现代性,同时又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从特征上看,教科书中的古代劳动者既有正面的劳动者形象,又包括负面的劳动者形象;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近代,劳动者形象多被塑造为爱国奉献等类型;在现代劳动者形象中,教科书较为推崇敬业、勤学和热爱生活等类型,以此启发学生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懂得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6.职业特征:种类多样,新兴职业呈现不足
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共涉及十三类职业,类型丰富多样,既有名人劳动者,如体恤百姓的毛主席、敬业认真的医生白求恩等;又有普通劳动者,如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农民老乡、能工巧匠刷子李等。教科书塑造多种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形象,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有分工,但无贵贱之分”的劳动价值观。
从教科书中各类职业的劳动者数量上来看,农民的劳动者数量最多,共30个,这主要因为农民是中国劳动大军中的绝大多数,且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余职业的劳动者数量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科学家、教师、服务行业人员、艺术家、帝王将相、学生、政治领袖、革命军人、工人、医生和豪侠义士。教科书正是通过塑造某些职业的劳动者形象以及决定某些职业劳动者数量的多寡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和认同。但是,教科书中未呈现已被当今小学生所熟知的一些职业,如快递员、外卖员等,更没有呈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职业的变迁而产生的一些新兴职业,这些职业的缺乏将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
7.劳动形式特征:推崇体力劳动,兼顾脑力劳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存在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观念,不仅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者分离,同时令人们轻视体力劳动,产生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社会地位更高等思维定式。再加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愿意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强调,“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20 ]因此,教科书作为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不仅要重视体力劳动,同时也要兼顾脑力劳动,以改变当前的劳动现状和存在的诸多思想偏见等。
教科书塑造的130个劳动者形象中,体力劳动者72个,脑力劳动者58个。从数量上看,教科书着重塑造了体力劳动者形象,反映出官方意识形态对体力劳动的强调和重视,意在破除学生对体力劳动的偏见。同时,也对诸多脑力劳动者进行了形象塑造,符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 21 ]的要求。这些有助于学生切实领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共通和不同之处,懂得每一类劳动者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无贵贱的劳动价值观。
8.精神品质特征:重点突出,但未系统分布
教科书所塑造的劳动者内在形象内容丰富,共包含二十三个类目。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品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劳动者形象将发挥出强大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和效仿。
在体现国家意志的语文教科书中,出现频率越高的精神品质,就越能反映出对它的推崇。从统计结果来看,教科书中频率最高的精神品质是坚毅,其次是勤俭、敬业、仁爱、奉献和进取等,友情和谦让频率最低,未塑造具有自尊和宽容特质的劳动者形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编写指导思想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爱国和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公民提出的要求,也应该与另外两个类目即敬业和友爱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并且“新课标”中也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第一目标就是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18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22 ]等。此外,教科书中的劳动者未体现自尊这一品质。自尊是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应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3 ],因此,教科书中应适当增加具有自尊品质的劳动者形象。
“新课标”中提到: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18 ],所以,教科书理应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塑造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者形象,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但将劳动者的内在形象进行纵向比较时,未发现规律性的学段或年级特征。
四、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选编建议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资源,同时也是实现课程育人的主要载体。“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24 ],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塑造有诸多可取之处,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因此,立足于前文的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尝试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一)适当优化个别类目劳动者的比例和结构
首先,在性别层面。一是可适当增加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的数量,尽量避免对某一时代女性劳动者形象的忽视;二是可丰富女性劳动者的职业类型,既要改变当前教科书中女性多从事家务劳动或辅助性工作的现状,又要增加一些杰出的女性劳动者形象。这样有利于增强女生的性别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进而阻断性别不平等观念的再生产。三是可对女性劳动者的精神品质进行补充和完善,如塑造一些具有爱国、科学、进取以及立志等品质的女性劳动者形象,尽可能地淡化不同性别劳动者的品质差异。
其次,在职业方面。“新课标”中提到“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18 ]。教科书中劳动者的职业虽种类丰富,但新兴职业呈现不足。教科书是面向未来所传达的一种信息和预言[ 25 ],因此,应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时代特性的职业,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
最后,在内在形象层面。除了要增加一些精神品质的占比,如爱国、信实和自尊等,更重要的是从宏观上合理布局教科书中劳动者的精神品质,使其随着年级的增长不断得到拓宽和深化,始终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呼应,体现出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
(二)考虑增设与劳动者相关的主题单元
部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 19 ]。但当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塑造的劳动者形象是散落分布在各个学段和单元之中,每一学段教科书中的劳动者数量也大都各不相同。这样的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和感知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在2017年完成编订并开始投入使用的,而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体系是在2018年提出的,主张“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以及“语文等学科要纳入歌颂劳模和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的相关文件均是在2020年颁发的,因此,导致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没有被系统化地呈现。
为了满足新时代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教科书可考虑增设一个与劳动者相关的主题单元,将所要塑造的劳动者形象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编排,增强劳动者形象编排特征和内容特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不仅能使学生对劳动者形象进行整体感知和系统了解,还有助于教师立足于单元内在逻辑,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有关劳动者形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这些劳动者形象的综合育人价值,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
(三)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材要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 18 ]。因此,教科书在塑造劳动者形象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将其编排特征和内容特征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科书也要根据这一特性循序渐进地编排劳动者形象,如在内在形象等方面,低学段主要塑造小学生熟知且易于理解的劳动者形象,中高学段可增加对立体化、复杂化的劳动者形象的刻画。
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感知劳动乐趣。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 21 ]因此,不同年级的语文教科书所塑造的劳动者形象要有助于学生完成当前的发展任务和学习目标等。
小学生天生具有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探究的欲望。所以,教科书应顺应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尽可能多地以儿童的视角对劳动者形象进行描述和刻画,且在选文中较多地呈现贴近儿童实际生活经验的知识和内容,以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劳动者形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功能。教科书不仅是传递主流价值取向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文本和工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塑造的劳动者形象不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劳动习惯和素养的养成,还会在品德和审美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新时代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和深化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研究,对响应新时代对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号召,顺应五育融合的发展趋势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天山,顾建军.劳动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9)[2023-12-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3]张瑞瑞.中国教育史教科书孔子形象话语百年变迁研究[J].教育史研究,2019,1(3):182-191.
[4]张春红.通过“1+X”阅读教学感受神话人物形象——以《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为例[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1(6):59-60,65.
[5]宋炳南.统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教师形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6]谭建琼.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农民道德形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7]许瑞.初中语文教材匠人形象教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
[8]Baldwin P, D Baldwin. The portrayal of women in classroom textbooks[J].Canadian Social Studies,1992:26.
[9]Mc laurin M. Images of negroes in deep south public school state history texts[J].Phylon,1971:237-238.
[10]Phyllis Winet Barnum.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e aged in young childrens literature[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77(77):301-306.
[11]肖仕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人物形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12]曾檬檬.中学劳动者形象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实现路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13]高维,颜蒙蒙.统编教材与国家认同——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J].教育学报,2020,16(3):34-43.
[14]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EB/OL]. (2021-05-11)[2023-12-09].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80.html.
[15]傅建明.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40.
[16]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 (2021-05-11)[2023-12-09].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80.html.
[17]人民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EB/OL].(2019-05-15)[2023-12-09].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515/c40531-31085100.html.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52.
[19]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20]人民网.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EB/OL].(2021-10-03)[2023-12-09].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1/1003/c40531-32245214.html.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2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23]新华网.习近平: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EB/OL].(2016-09-10)[2023-12-09].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6-09/10/c_135677198.htm.
[24]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2):4-9,17.
[25]Fred Inglis. The management of ignorance:A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curriculum[M]. New York:Basil Blackwell,198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