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探析

2024-06-28 13:28陈玉蓉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2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践路径

陈玉蓉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实践路径,旨在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本文以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文言文教学为例,从“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搭建思维支架;布置任务,驱动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入手,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以落实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践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界定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阐释了“学习任务群”的功能与作用,并将其划分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多个部分,旨在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与创新。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进阶的目标。在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相关要求,推动任务群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一、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部编语文教材在选材、结构安排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在设计学习任务、规划教学方案时,教师应重点解读教材的内容及编排方式,把握教材中的关键信息,由此确定“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以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文言文教学为例,在预设教学目标之前,教师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解读教材。

横向解读,梳理要求。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自三年级上册起开始编排文言文,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分别为一篇,四年级开始,每册分别为两篇。纵观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选文,三、四年级的选文大多为趣味性强、形式简短的故事,而五、六年级的选文篇幅有所增加,且呈现出夹叙夹议的特点。可以看出,小学高年段的文言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

纵向解读,提炼要点。《自相矛盾》属于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从此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可知,其人文主题为“思维的火花”、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此可见,第六单元集中展现了人物的思维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溯源人物的思维过程,了解人物的思考方式。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出发解读教材,教师梳理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提炼了单元教学要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相矛盾》的文本、课后习题等,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定目标。

【目标一】结合教材注释,准确地解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流利地诵读全文,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目标二】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内容,并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还原文言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深入解读“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得出“说话和做事要符合逻辑、前后一致”。

【目标三】从寓言故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产生阅读文言文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以上三个目标,融合了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文内容,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方向。在确定目标后,教师就可以围绕目标展开后续的教学设计,从而将目标融入具体教学进程之中。

二、创设情境,搭建思维支架

学习任务群的有效实施,要建立在特定的情境之上。要想顺利地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教师就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在《自相矛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言文的内容、文体特征等要素,创设“假如你是一位楚国人”的情境,借助这一情境,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让他们将思考的方向聚焦在文本内容和文本逻辑之上。为了让学生代入角色,自觉地进入情境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以下的情境导语。

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楚国,耳边传来了热闹的叫卖声,你推开门走向集市,看到前方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中间的那个人正在奋力叫卖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他反复地喊着这句话。听到他的话,旁边的人开始交头接耳,纷纷露出了嘲讽和无奈的笑容,人群也一点点散去,此时商人一头雾水,根本弄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错,你能找出他的错误吗?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售卖手里的矛和盾?

基于这一情境,学生会将自己代入楚人的角色中,他们的生活经验也能被唤醒。当他们沉浸在情境之中,便会自觉地思考“为何周围的人纷纷笑了起来”“商人的叫卖有何漏洞”“如果想要顺利地卖出矛与盾,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等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愈渐活跃。

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特点和主要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为学生的深度思考提供支架,促进学习任务落细、落实。

三、布置任务,驱动实践探索

立足于情境之上,教师可以围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目标和要求,着手设计课前导学单并布置学习任务,进而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展开实践探索。以《自相矛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课后习题和单元语文要素,布置动手操作、课堂讨论、思辨探索等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绘制思维导图,展现商人的思维过程,并深入探究“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任务二】如果你同时拥有楚人售卖的矛和盾,若将矛刺向盾,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请你将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填写在下文中。

①矛刺向盾,结果 ,说明 。

②矛刺向盾,结果 ,说明 。

③矛刺向盾,结果 ,说明 。

【任务三】假设你是集市上的商人,要想同时卖出矛和盾,你会制作怎样的叫卖语呢?请你关联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写一写你的设想与理由。

在“任务一”的驱动下,学生要依据课文的内容,梳理楚国商人的思维路径。在明确商人的思维过程后,学生即可发现其思维漏洞,了解其言辞的前后不一。在“任务二”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地进行辩证思考,综合考量各种情况,并阐释每一种情况出现的具体原因。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可以发展辩证思维,同时提高自身的论证能力。在“任务三”的驱动下,学生可以认识到楚人的思维漏洞。与此同时,他们能够在辩证性思考和深层次探究的基础上,开展文本创作,进而于思辨性阅读后,开启有条理、有逻辑的语言表达活动。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逐步培养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谢仪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J].天津教育,2022(31).

[2]颜琳.新课标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解读与实施[J].课程教学研究,2022(09).

[3]杜淼.关注言语表达 点亮思辨课堂——小学语文思辨阅读策略例谈[J].课外语文,2020(03).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践路径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实施对策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哀怨曲还是欢乐颂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