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江
摘要:新课标的发布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课标的数学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文章以“一亿有多大”项目为例,阐述数学项目式学习的特征,探讨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项目式学习;特征;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6-011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培育农村初中生生物学理性思维的实践研究”(编号:2022B159)研究成果之一
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它通过引导学生对真实问题进行研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显著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综合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解决数学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以“一亿有多大”项目为例,探讨基于新课标的数学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真实情境的学习体验
数学项目式学习强调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展开,使学生能够置身于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中,从中挖掘学习资源,解决数学问题。这种真实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促进知识的内化[1]。
2.高效协同的团队合作
在数学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常会被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协作完成项目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3.清晰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在数学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要根据项目要求和学习进度制定清晰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还能够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项目需求,对阶段性目标进行监督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学习。
4.直观可视的学习成果
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成果通常以直观、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如数学模型、研究报告、演示文稿等,这些成果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还能够为他们提供反馈和改进的依据。同时,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
5.完整连贯的项目过程
数学项目式学习注重项目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从项目启动、方案设计、实施执行到总结反思,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这一完整连贯的项目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参与整个项目过程,学生还能够深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2]。
“一亿有多大”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既重要又富有挑战性的概念,它不仅是苏教版和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关键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数量感知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往往难以直观理解“一亿”这一庞大数字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亿有多大”为例,探讨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一亿”的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1.“一亿有多大”项目设计
(1)诊断学生现阶段的数学水平。在项目式学习“一亿有多大”启动之前,教师需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细致的诊断,以确保项目式学习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诊断过程,不仅关乎学生当前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涉及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与数感相关的诊断性测试题,来评估学生对数字的基本感知和理解能力。这些测试题可以涵盖数字的大小比较、数量的估算以及简单的数学运算等方面,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学基础方面的掌握情况。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沟通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以及他们在数量学习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难点。调查问卷可以涉及学生对大数字的理解、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等方面。个别沟通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具体和深入的信息,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和需求。通过诊断,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为制订针对性的项目式学习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确定项目式学习目标。鉴于“一亿”这一数字量过于庞大,学生直接理解其概念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教学方法,通过推理帮助学生形成对“一亿”的正确认知。本次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具体设定如下。在知识方面,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结合已学知识,深入理解“一亿”的大小,从而丰富自身的数学认知。在技能方面,要让学生通过探索、分析、实验和推理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建立对“一亿”的深刻认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基本的数感。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情感方面,要让学生对项目式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爱。通过参与项目式学习,要让学生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准备方面,物质上需准备充足的黄豆、1000张A4纸以及不同规格的尺子等实验材料,以满足学生在项目中的探究需求。精神上,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实验探究经验,以便更好地参与项目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的目标设定和教学准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一亿”的理解,提升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制定“一亿有多大”项目式学习任务。项目式学习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为了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要基于具体的项目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设定一系列针对性、实际操作性强的学习任务。任务一:项目启动与规划。在项目开始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明确项目启动活动的具体细节,包括活动流程、注意事项等。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确保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流程、重点及难点有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任务二:资料搜集与实验探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提前准备的教具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分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任务三:联系生活实际。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要亲身体验“一亿”的大小,并运用现有的语文能力对“一亿”的概念进行描述和解释。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一庞大数字的实际意义。任务四:详细记录学习过程。学生需填写项目式学习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项目学习的全过程,包括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个人的感悟等。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任务五:成果展示与交流。在项目结束时,学生要在班级中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要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不断完善和优化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一亿有多大”项目式学习实施过程
(1)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学习主题。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且生活经历有限,他们的思维往往偏向于形象化和具体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一亿”这一庞大数字,教师可以构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真实可感的学习情境[3]。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动画或视频,描述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如“假设山东省(人口接近一亿)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那么一天下来,全省的米粒数将接近一亿粒。想象一下,这一亿粒米堆起来会有多高,又能满足多少人的粮食需求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学习氛围,对“一亿”这个庞大的数字产生直观感受,进而引发他们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欲望。同时,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的项目式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提出项目假设,设计学习方案。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预设明确的项目目标,并提出相关假设,以这些假设为指引,设计出一套详尽的实施方案。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一亿有多大”这一主题,自主提出假设。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积极探讨,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项目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策划学习方案。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伴进行思维的碰撞和融合。通过共同策划学习方案,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项目的学习目标和实施步骤,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为了确保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进行,教师应为每个小组发放项目式学习活动记录表,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同时,强调活动记录表的填写质量将成为评估小组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项目式学习,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推动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3)小组分工合作,搜集梳理资料。在项目实施阶段,小组分工合作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深入理解“一亿有多大”这一抽象概念,教师要鼓励学生分组行动,通过线上搜索、图书馆查阅、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共同搜集与“亿”相关的资料和实例[4]。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亿”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天文学中的宇宙年龄、人口统计学中的国家人口数量、经济学中的国家GDP等,这些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亿”的直观感受,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资料搜集完成后,小组成员要共同梳理所搜集到的资料。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总结等方法,将资料按照主题或领域进行分类,形成清晰、有条理的资料库。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构建学习框架,制定学习方案。在项目式学习中,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确立科学的学习方案是确保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对“一亿有多大”这一项目,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框架,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并探究这一庞大数字的概念。首先,构建学习框架应明确项目的核心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体会“一亿”的概念,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都围绕一个具体的探究点展开。例如,可以设计子任务让学生探究一亿粒黄豆的体积、一亿张纸的厚度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其次,在学习方案制定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确保学习方案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方案的制定中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施学习方案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和反馈,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构建学习框架和制定学习方案,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有序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一亿有多大”,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5)加强项目评价,完善学习成果。在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评价环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教师可采取多种策略来强化项目评价,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首先,教师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教师要综合运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学生自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组内和组间互评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而教师评价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5]。其次,教师要在评价内容上进行丰富和细化。除了关注项目式学习的最终成果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最后,为了提高评价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表格等工具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多次项目式学习的评价结果,自动生成学生发展趋势折线图,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态势,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进步情况,还能为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提供有力支持。
3.“一亿有多大”项目反思
首先,对学习成果的反思。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成功地将抽象的“亿”概念具象化,并能用相关数据和语言进行描述,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亿”这一庞大数字的理解,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可见,本次项目式学习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次,对学生实践与思维能力的反思。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操作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够理想[6]。因此,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思维能力,为后续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最后,对项目式学习评价体系的反思。在实施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评价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明确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还能帮助学生检验自身水平,发现自身的不足。因此,教师在完善项目式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观察,将项目式学习评价分解成多个评价阶段,以形成性评价推动终结性评价。同时,教师应不断丰富评价方式和评价角度,如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既能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又能以数学素养为导向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7]。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在培养高质量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顺利实施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学习主题,提出项目假设、设计学习方案,小组分工合作、搜集梳理资料,构建学习框架、制定学习方案,加强项目评价、完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项目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囿蓉,罗虎成,刘一.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11):4.
[2]季俊杰.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教育界, 2023(11):26-28.
[3]王晓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01):72-74.
[4]于雪,刘庆珠.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探究[J].山东教育,2023(19):84.
[5]钱一仙.浅谈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小学教学研究,2021(10):16-17.
[6]曾晓丽.基于小学科学STEM项目式学习的低年段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1(07):61-63+73.
[7]袁斌,柴喜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9):56-58.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aking the "How Big is One Hundred Mill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Su Yongjiang
(Yuchong Township Yuge Primary School, Dafa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Dafang 551619, China)
Abstract: The releas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nd well-rounded talents.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s a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pproach tha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reby cultivating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In this learning mode, students are no longer passive recipients of knowledge, but become explorers and constructors of knowledge. The article takes the "How Big is One Hundred Mill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educator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mathematics;project-base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a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