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024-06-28 07:15:25李慧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1期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情趣美术作品

李慧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作为一种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方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群体议论探究的机会,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功能,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因此,在具体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积极地进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运用,以此来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为例,详尽阐述“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教材分析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属于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两部分,收录了吴凡的版画《蒲公英》、雅克的版画《斑猫》、夏加尔的油画《散步》、虚谷的国画《杂画册之一》等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多幅中西方美术作品,不仅欣赏内容广泛、综合性强,还体现着显著的时代性和生活性,在激发学生美术欣赏兴趣、优化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感悟,使学生在对美术作品深层内涵进行深刻理解的过程中,学习到在美术作品中展现情趣和意境的方法。

二、教学法概述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一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教育内涵。首先,“自学”赋予了学生独立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议论”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思考探究的机会,使学生能在有效的课堂互动中,展示自学的成果、吸纳他人的个性化观点。最后,“引导”肯定了教师的教学引导功能,保障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与效果,实现“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自主、议论的学习方式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使其深刻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

2.引导学生对相关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自主欣赏、议论评述。

3.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草图练习,参与并感受画家的创作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自主、议论中获得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4.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理解、议论分析的方式感受不同作品体现的情趣和意境,使其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情感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自主地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他作品。

教学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样的美术作品呢?能不能讲一讲这些美术作品吸引你的点在哪里?

生:贴近现实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生:具有艺术感染力。

生:让人感到轻松、愉悦。

师:非常好,大家回答得非常全面。老师可以将你们的观点总结为“富有吸引力的美术作品一定要具有画面感”,那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又如何凸显画面感呢?下面我们可以在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想象与思考,看看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如何实现艺术表达的。

(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陈居中的中国画《四羊图》、吴凡的版画《蒲公英》、夏加尔的油画《散步》等经典美术作品,要求学生自主进行作品的鉴赏与独立思考,得出个性化的欣赏感受。)

师:同学们,大家欣赏完这些美术作品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这些作品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生:看到这些作品,就能在脑海里浮现当时的场景,非常形象、生动。

师:对,优秀的美术作品就是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情趣,能向读者传达深远的意境。下面我们就进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的学习,看看如何来营造艺术的情趣与意境。

(二)具体实施环节

1.问题引导,学习新知

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虽然会获得良好的欣赏感受,却无法通过有效的形式进行“情趣”以及“意境”内涵的表达。因此,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以专业的语言进行“情趣”“意境”内涵的阐述,以此完善学生的美术知识体系。

师:本课的教学内容为“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那什么是“情趣”与“意境”呢?情趣,即情和趣。情是指情感、情调,趣是指趣味、乐趣。情趣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感悟。而意境则是指美术家表现某种形象或景色,如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进去,就会创造一种包含自己情绪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由此可见,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时,创作者应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现在画面上,还应融入自身的思想与情感,只有同时具备了情趣与意境,才能成就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下面我们将在欣赏齐白石的中国画《青蛙》的过程中感受其蕴含的情趣与意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青蛙》作品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作品中的情趣与意境、体会作者表现情趣与意境的方法,提出了以下引导性问题:(1)全面了解作品的主题、内容及创作背景;(2)从构图、色彩等角度分析作品的表达形式;(3)美术作品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你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获得了怎样的欣赏感受?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欣赏作品,并结合引导问题展开独立思考,以此体会作者是如何利用绘画技巧和艺术语言营造艺术情趣与意境的。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传授了美术知识,还提出了引导性问题,指引了学生自主欣赏美术作品,使学生以自学的方式掌握了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感受了艺术情趣和意境的展现形式,为下一教学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赏析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不仅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在集体议论中形成合作的意识,能有效促进“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赏析的学习活动。

师:俗话说,诗情画意,在古代,作诗与作画都是人们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下面大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欣赏南宋马远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并在课堂学案(见文末表1)的指引下,通过对比鉴赏中国画的情趣及意境的表现方法。

通过课堂学案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寒江独钓图》和《渔父图》进行了对比鉴赏,并在有效的探究讨论中发现两幅图的题材虽然相近,但表达的意境相去甚远。在对《寒江独钓图》的欣赏中,学生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不管是从画面内容,还是从用笔、用色以及构图方面都感受到了荒凉萧瑟、清冷孤寂的意境。而《渔父图》则是对渔民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在画面中不仅体现了渔民长期劳作的艰辛,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所营造的意境是闲适、豁达的。这样学生在对比鉴赏中就能感受到不同意境的表达方法,在合作探究、集体讨论中获得良好的鉴赏学习效果。

3.命题绘画,实践感受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生掌握了美术创作中以画传情、表达意境的方法,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深化自身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深山藏古寺》命题绘画”的任务,让学生结合自身对相关诗句的理解进行画作的构思与创作,运用已学的表达方法营造相应的情趣与意境。这样学生通过草图练习的方式完成了命题绘画的任务,并在《深山藏古寺》原画的展示中感受画家的构思、艺术表达的特点以及营造情趣与意境的独到之处。

4.课后作业,深化延伸

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命题绘画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深山藏古寺为题,创作一幅能表现诗词意境的美术作品(形式不限)”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他们在课堂中创作的草图对构思及表现方法进行更有效的细化与完善,以更多元的艺术形式进行相应情趣与意境的表达与营造。教师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以及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总结反思环节

总结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整体性的评判与总结,又能为学生的学习反思提供依据,实现今后学习的优化调整。因此,在初中美术“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总结与反思。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多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也深刻体会了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达方式,不管是哪种美术形式,创作者都可以通过独特的造型、表情、色彩及象征性的手法来营造不同的艺术情趣和意境。因此,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与创作中,我们不仅要从更深刻的层面把握作品的意境,还应运用相关表现手法表达自身的情感,营造个性化的艺术情趣。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发挥着显著的教育价值,既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美术学习、发展需求,教师应积极采用“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自学、议论中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美术素养的培养,也能使教师在引导中与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与交流。这样能使学生在更具人本性、引导性的美术课堂中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为今后的艺术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第十七中学)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自学·议论·引导情趣美术作品
夏虫情趣
人大建设(2019年7期)2019-10-08 09:03:56
学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深层激趣,深入践行“自学·议论·引导”
建构“自学·议论·引导”模式,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文理导航(2017年5期)2017-03-29 14:57:34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 20:22:19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 19:22:10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读写算(中)(2015年11期)2015-11-07 07:24:48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力的发展
四格情趣
上海故事(2014年8期)2014-08-11 16:25:33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09年4期)2009-08-19 09: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