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霞 石云
摘要: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有助于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高职院校在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资助育人评价机制时,应遵循目标性、全面性、公平性、实践性原则,建立以德育为核心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育与资助育人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强化德育在评价中的权重与导向作用,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设定合理评价周期与反馈机制。
关键词:德育;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育人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6-0009-04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社课题“‘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实践路径的探究———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2023SJSZ 0556)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发展,资助育人工作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个别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存在重资助、轻德育的现象,使得德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被忽视。因此,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德育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中的地位以及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德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构建原则和实践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综合效果与影响力。
德育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第一,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而德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德育是实现资助育人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提供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第三,德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具有调节作用。德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和社会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1]。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普遍存在重资助、轻德育的现象。尽管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来评估资助育人的效果,但评价机制过于注重经济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德育指标的评估。这使得德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被忽视,也影响了资助育人的综合效果和影响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评价指标过于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只关注学生的经济状况和资助金的使用情况,而忽视了德育方面的评价指标,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第二,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一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估德育效果,导致德育评价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第三,德育缺乏持续性。一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只关注学生在接受资助期间的德育表现,而缺乏对学生接受资助后的持续跟踪和评估,导致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出现道德滑坡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资助育人的综合效果。第四,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1.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要求评价机制的构建必须紧密围绕德育目标进行,确保评价指标和方法与德育的总体目标一致。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评价机制的构建必须综合考虑德育的各个方面和学生个体差异及动态发展。该原则强调评价指标应涵盖德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3.公平性原则
评价机制应确保公平、公正的评价过程,避免偏见和歧视。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应公开透明,避免主观性评价的干扰,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评价,不受个人背景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4.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评价机制的构建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确保评价指标和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应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提高评价机制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经济援助与品德培养的有机结合,能够确保学生在获得物质支持的同时,也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资助育人的决策过程中,不仅有助于确保资助对象的准确性,还能使资助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
以德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纳入资助育人的考量体系,意味着高职院校在资助学生的同时,也在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在以德育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中,学生需要展示自己在学术、文体、实践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和表现。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通过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通过自我评价和反馈机制,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实现意识。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
以德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能够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综合效果与影响力。高职院校通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资助育人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实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建立以德育为核心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的构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其中,以德育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确保评价机制科学、全面的关键因素之一[4]。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而指导和促进他们的成长。首先,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明确德育的核心要素和目标。这不仅涵盖学生的经济状况、资助金的使用情况,还包括资助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提升。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这些核心要素,并细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以便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受资助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情况。其次,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多个维度和层次。德育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不能仅从单一的评价维度来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多个方面,如资助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表现、道德情感体验等,以全面了解资助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具备层次性,既能反映资助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又能体现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道德发展情况。最后,评价指标体系要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考虑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相结合,将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评价指标的具体操作和评价方法应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匹配,使评价结果具备实际指导意义。
2.采用德育与资助育人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
多元评价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道德状况,为资助育人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5]。首先,定性评价方法在资助育人评价中有重要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教师和辅导员可以深入了解受资助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和道德决策能力,通过记录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其次,定量评价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考核成绩等方式,对受资助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量化评估。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学生德育活动的参与情况、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等信息,帮助评价者了解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变化。考核成绩可以定量反映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如道德伦理课程的学习成绩、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情况等。此外,还可以采用360度评价方法,将学生、教师、同行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评价纳入考量。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道德情况,促进自我反思和成长。而同行和社会的评价可以提供外界的观察和评估,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认知,激励他们在道德方面持续努力。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考虑到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公正性,避免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还应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权益,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凸显德育在评价中的权重与导向作用
赋予德育在评价中更高的权重和明确的导向,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体现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首先,凸显德育在评价中的权重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和权重比例来实现。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将德育相关的指标设定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总体评价中赋予相应的权重。这意味着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将对综合评价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可以设定专门的道德品质评价指标,并将其权重设置为整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确保德育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强化德育在评价中的导向需要通过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来实现。评价目标应明确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道德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评价标准应具体明确,包括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行为表现、道德决策能力、道德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评价导向能够明确告知学生道德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参照标准。此外,评价导向还可以通过鼓励和奖励道德优秀表现来强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机制来激励学生。资助可以根据学生的道德评价结果进行发放,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并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6]。
4.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7]。首先,要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同时,学生自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促进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其次,要建立学生互评机制。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再次,要建立师生沟通机制。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最后,要建立社会实践评价机制。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评价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和实践成果,可以了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5.设定合理评价周期与反馈机制
合理的评价周期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情况,并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培养。首先,合理的评价周期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周期相结合[8]。评价周期可以与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应,确保对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其次,评价周期的设定应考虑到德育目标和活动安排。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德育目标和价值观,评价周期应该与这些目标和活动相匹配。与此同时,在反馈机制方面,及时、具体和个性化的反馈是关键。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针对其道德表现的具体反馈,包括其优点、改进的方向和具体建议。反馈可以通过面谈、书面评价或其他形式进行,以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道德情况,并得到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资助机构代表可以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如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寻求导师指导或与成功的企业家进行交流,以提升学生在创业项目中的能力。此外,资助机构或学校还可以通过书面评价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反馈,涵盖学生在创业能力、商业计划撰写、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改进的方向和具体建议。这样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资助项目表现,并得到相应的指导和支持[9]。
以德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的构建是提高资助育人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明确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并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有效推动以德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评价机制的落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邵明颖.基于“档案袋评价”的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20,38(06):62-68.
[2]侯昀晨.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1):17-18.
[3]阮文筱.大思政要求下高职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1):112-113+119.
[4]刘东,张玉梅.以加强德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热点研究———基于共词分析的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9):32-35+70.
[5]季海雁.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6):61-63.
[6]江秋菊.新时代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探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04):76-79.
[7]孙维佳.资助评价体系的重构———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1):43-45.
[8]王曙.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3):88-92.
[9]唐业喜,任启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评价体系与实证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03): 46-51.
Discus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Moral Education as the Core
Lu Hongxia, Shi Yun
(Jiangy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ngyin 214405, China)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funding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moral education as the core help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funding work,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self realization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omot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When constructing a funding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with moral education as the core,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 comprehensiveness, and fairness, construct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moral education as the core, adopt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funding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weight and guiding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in evaluation,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mechanism with joint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et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cycle and feedback mechanism.
Key words: moraleducation;vocationalcolleges;funding foreducation;evaluation mechanism;educational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