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瑒
摘 要 我国现行的职业素养教育,经过近十年来的提倡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仍然面临挑战,问题层出不穷。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理念缺失、师资不足及评价机制单一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素养;创业就业;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它具有全体性、主体性、全面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基本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得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实干精神的人才。当前的创业就业素养的培养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衡量指标,因此探究职业素质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1 职业素养与大学生创业就业之间的关系
人的素养,包含着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等三个层面的养成,也可以理解为人在原始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习得而形成的经验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养成。就业素养,指的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由内到外的知识涵养、礼仪气质、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养,是保证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素养;创业素养,当代火热话题,广义而言是创业所需素养,包括创业认知、创业实践精神、创业专业知识、创业心理素质等,引导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存活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2 当前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
2.1 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不重视
从建国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接受为配合计划经济体制而配置的工作包分配模式,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忽视学生的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导致在当下经济转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中,仍然固守过去的教育理念,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中国的高校教育基本定位于综合性研究性教育机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激增,拥有的教育资源层次不齐,加上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进行科学研究之类的长期性学术研究,因此就业、创业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一个重要选择。而目前诸多高校虽然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创业就业动员,但是基本的就业创业素养教育却十分缺失,仅有的关于就业创业的课程也只是处于公选课的地位。
2.2 职业素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课程,目前在我国高校里面多半都是以选修性公共课为主,教师专业背景也是各不相同,甚至许多学校开设此类课程完全就是作为一种方便课时少得教师挣课时费的手段。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各商学院的教师可以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根据教学与管理的需要来确定教师的数量。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有5名专职的创业教育教师,开设8门创业课程,另外有32名教师在教学中兼职创业教育课程;百森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共计开设33门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有22名教师,开设了20门课程,UC伯克利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是20人,共计开设了23门课程,这些例子一定程度对于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借鉴意义。
2.3 高校学生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话强调要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来促进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在当下中国高校学生招收量和毕业量如此巨大的现实情况下,能够在毕业后有一份养得起自己的工作想必是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和家长的期望。而由于当前的高校评价机制还是没能摆脱考试分数的束缚,虽然学分来源已经多渠道化,但是这些渠道多半也是所谓的“学校组织”活动才能得到加分,这一定程度上阻碍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就业创业素养的提升。因此,这样的评价机制阻碍创业就业职业素质的实施。
3 教育模式构建中需考虑因素
3.1 课程因素
教育部在2002年4月召开了由国内9所著名高校参加的“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以之前已经进行的8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的基础上,就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2002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又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讨会,全国共有37所院校、河南省教育厅等60余名与会代表参加。可以看出国家相关部门从宏观上近些年来看已经很注重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的职业素养教育,创业就是一种较为特殊形式的就业,因此高校里面相关领导应该注意加强创业课程的教学,从思想高度上重视起来,配合教育部对于高校学生创业的培养工作。
3.2 教师教学因素
重庆师范大学的任源钢曾做过关于大学生毕业后创业情况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占到9. 5%的大学生表示今后不可能选择创业,40. 7%的大学生表示选择创业的可能性不大,30. 1%的大学生表示有可能选择创业,12. 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有可能创业,7. 2%的大学生表示今后肯定会创业。可以看出对于创业的,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处于犹豫徘徊状态,加以适当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完全可以增强他们创业的决心以及创业的能力。所以,而目前高校教师里面可以和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进入学校兼职成为创业方面的老师,他们往往都不仅具有一定的学历,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对于创业就业问题讲起来会更“接地气”,可以有效缓解当前高校里面缺乏能上就业创业课程老师的现实情况。
3.3 评价因素
多元化评价,不仅是针对学生的,也应该是针对教师的。一方面,大学里面对于学生评价的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和科学化,不能流于形式,使其切实做到重视创业就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针对大学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抓起来,教师对于学生创业就业课程备课情况、教学过程的调查,学生听课后的反馈都应该落到实处,防止相关老师“假上课”情况的发生,使教师也从实际行动中重视起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
4 结语
职业素养教育关系到高校学子毕业后的切身利益,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本文中存在的教育弊病积极进行解决,对真正构建出合理完善的创业就业模式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吉兴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倪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5):148-151.
[4]肖莉.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57-60.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重庆市北碚区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