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文化塑造为支点的工科大学会计学硕士培养改革研究

2024-06-23 08:34孙岩刘昕亮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1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孙岩 刘昕亮

摘要:为适应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工科大学针对会计学硕士培养体系,提出了不同的教改理论指导路径。哈尔滨工业大学基于学术文化缺失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教师学术精神和学生学术激情为抓手,塑造学术文化的教改新理论路径,推动教改的深化。教改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层面评价教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以期完善工科大学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体系,为其他情况类似的工科大学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会计学硕士;学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1.050

0引言

2020年9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以达到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并要求高校面对培养体系中现存的问题,要更多地考虑发挥学术文化的作用,塑造以教师学术精神和会计学硕士学术激情为基础的高校学术文化,深化教学改革。

当前针对人才培养区分度不足,学术特色体现不足和本硕博培养连续性不足等问题的研究并不少见,但聚焦工科大学会计学硕士培养中的上述问题的研究却不多。因此,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路径,塑造学术文化就成了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迫切问题。本文立足于工科大学会计学硕士培养的复杂现状,结合政策要求,提出了适用于工科大学塑造学术文化的新模式,且在教改中效果较为显著。

1工科大学的特质与会计学硕士培养之间的矛盾

工科大学,指以工学为主干专业的高校。张东晓院士对工学的定义是,工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知识,积极有效地利用自然材料和力量造福人类的学科。因此操作属性和实践导向贯穿于以工学为主干学科的工科大学各教学阶段,这对会计学硕士的培养有利有弊,其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学硕士的培养效果。

工学各学科往往是一所工科大学的主干学科,因此在工科大学中,会计学比工学在学术地位和资源倾斜上优先级更低,教师队伍营建遇到的困难也更多,比如来自工学转型的教师占比较大,课程也难以突出学术特色达到衔接博士阶段的目的;而且很多教师把本科授课的特点带到了会计学硕士的课堂上。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术文化的塑造,未能在教学设计层面区分本科、会计硕士和会计学硕士之间不同,让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区分度。

1.1会计学硕士的培养的区分度不够

会计学硕士的学历层次高于本科,培养目的有别于会计硕士,因此会计学硕士培养应当区别于本科和会计硕士。会计学硕士在授课上应更重科研,而本科和会计硕士应重知识和实务。受限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经历等因素,会计系的教师们往往未能在会计学硕士的课堂授课上体现出与本科和会计硕士课程的差别,会计学硕士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存在大比重的基础知识,与本科课程存在极高比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会计学硕士课程应当具有塑造基本科研能力的特点。

1.2会计学硕士的学术特色体现不足

会计学硕士是博士的前置学位,因此会计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应当突出学术特色。但工科大学会计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往往不能很好地突出应有的学术特色。例如会计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课程在方案里没有足够的课时体现,甚至不是必修课;高阶理论课程经典有余,前沿不足,授课过程中前沿文献引入较少,会计学硕士生文献阅读量不足,难以在授课中建立对学科前沿方向的系统理解和把握。

1.3会计学硕士的本硕博培养连贯性不足

高校还应当注重本硕博培养衔接的连贯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三条对博士学位的要求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由于工科大学对会计学支持力度不足,会计学本科教学内容陈旧,前沿性不够,难激发学生基本的学术思辨。在本硕培养体系不连贯、培养体系本身存在问题的双重作用下,会计学硕士的硕博衔接也难以顺利完成。

2以学术文化的塑造推动教学改革

学术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学科研中形成的对学术精进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优秀成熟的学术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术交流,学术实践和学术成果产出。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塑造优秀成熟的学术文化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和培养人才。具体来讲,学术文化集中体现为教师的学术精神和学生的学术激情。学术精神是教师的治学态度,是学术文化的基础与内涵,学术激情则是学生对待科研的态度,是学术文化的具现与外延。塑造工科大学会计系优秀成熟的学术文化是解决工科大学会计学硕士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

针对工科大学会计学硕士教学中问题,改良方案也应围绕学术文化的塑造,遵照“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以科学方法为途径”的原则设计,包括学术精神和学术激情的培养。具体改良措施涉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会计学硕士学术活动参与度和优化会计学硕士选拔机制。

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计系的会计学硕士为例,提出适合工科大学会计系塑造学术文化,提高学生培养水平的新思路。从教师学术精神和学生学术激情两个层次针对选拔机制的不合理提高师生面对面考核的比重;针对课程区分度不够的问题改进课程;针对学术特色体现不足的问题设研讨会;针对本硕博培养连贯性不足的问题增开学术活动。初步教改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改的真实反馈,测定教改效果。

2.1内涵与外延:学术文化与学术精神,学术激情间的联系

学术文化的塑造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高校科研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塑造学术文化需要具备学术精神的教师与具备学术激情的学生共同努力。教师的学术精神是塑造学术文化过程中的基础,学生的学术激情则是学术文化塑造成果的直观体现。

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是科研方向的引导者,具体操作的指导者和在校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榜样。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环境的长期影响。高校教师作为导师长期指导会计学硕士学习和科研,其对科研的态度与治学风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积极的学术精神是塑造优秀学术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术文化的内涵所在。

会计学硕士是未来的科研人员,是科研的生力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行为人的自我决定行为比非自我决定行为更能激发人的自主动机,效率也更高。会计学硕士的科研工作过程中,学术激情的培养能让会计学硕士更主动且高效地完成科研任务,提升科研项目的质量和速度,具备学术激情的会计学硕士在科研中表现更好。会计学硕士的学术激情是学术文化外在的直接体现,是学术文化的外延。

2.2求新与求变:教师的学术精神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

严谨治学和求真创新是高校学术文化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学术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应秉持严谨治学求真创新的精神。哈工大会计系的教师们基于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区分度不足的问题创新了旧课的授课方式,并开设了新的课程。研一上半学期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授课模式,从以教授知识为主转化为以学术论文研读为主,新开设的会计学前沿与学术研究由多位学术训练充分、学术水平高的青年教师联合教授。新教学模式继承了哈工大会计系严谨的治学风格,不仅重编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日历和PPT课件等,还在教学中大量应用时效性和学术性俱佳的顶刊(AR,RAS,《会计研究》等)论文,考核过程也结合论文汇报、论文复现和考试等形式,赋予学生更高的课程自主性。课程层面的创新,让课程更学术化和特色化,体现了学术精神在学术文化框架下的基础性和内涵性。

2.3筛选与培养:会计学硕士学术激情的双保险

筛选和培养是会计学硕士群体学术激情的双保险,合理的筛选机制保障了会计学硕士生新生对科研的学术兴趣;科学的培养方案则为会计学硕士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学术前沿的机会,提高了整体的学术活动参与度与参与意愿。

筛选是选拔人才的必要流程。根据筛选假设理论,人的能力很难被直接衡量,因此人的先天属性和后天信号就成了衡量人能力的代理,通过教育信号,高校可以了解学生能力,录取适合科研的学生。目前哈工大会计系会计学硕士的选拔途径包括夏令营,推荐免试和统一考试,其中夏令营和推荐免试生源本科成绩在前15%,学术经历也更丰富,这部分生源基础知识储备更丰富,热衷科研比例更高。夏令营和推荐免试也让教师在录取过程中全面地考查学生,学生也能更全面地了解院系和教师,双方都能更准确地确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因此哈工大会计系提高了夏令营和推荐免试生源的比重,选拔模式更加科学。

激发会计学硕士的学术激情有主观和客观两大路径。主观路径侧重于培养会计学硕士的成长型心智模式,以此为枢纽,激发学术型硕士的学术激情;客观路径侧重于高校为会计学硕士创造激发学术激情的客观条件,即更多接触科研和学术前沿的机会。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成长型心智模式通过影响会计学硕士的自主动机,激发其学术激情。成长型心智模型能让自身能力在学习实践中与日俱增,这种模型能激发人的自主动机,增强学习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成长型心智模型能提高会计学硕士参与学术活动的意愿,激发学术激情。

根据环境决定理论,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因素受社会环境影响。因此,对在读会计学硕士的学术教育,科研氛围熏陶和学术环境塑造,影响会计学硕士学术激情的激发。哈工大会计系为了给会计学硕士提供学术环境和氛围,每周组织论文研讨会,增开学术讲座。

论文研讨会由教师组织,会计学硕士自愿参与。参加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分享会计领域的国内外顶级期刊,甚至自己的论文。汇报人独立完成报告内容,借助PPT展示,汇报结束后由教师点评。学术主讲人大都在学术界有相当经验,或是接受过顶尖高校学术训练的青年教师,前者见多识广,对会计学领域甚至其他领域的各类问题有独到见解,后者年富力强有一定的学术经历和经验,能换位思考,了解硕士生的困惑,提供建议。

论文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不仅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掌握的有效途径,还能培养见贤思齐的良好学风、促进学术再生产的重要方法,有助于会计学硕士树立学术创新意识,营造积极的、互帮互助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彰显学术特色,让会计学硕士更好地,更愿意从事科研工作,激发学术激情。

3学术文化的塑造成果与会计学硕士对学术文化塑造进程的反馈

为了检测学术文化的塑造成果,哈工大会计系设计了一套面向在读会计学硕士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改成果的评价。受访的25位会计学硕士在线进行了问卷填写。结果显示,在全部25位受访者中,7位(28%)受访者赞同、12位(48%)受访者比较赞同有组织地集中研读论文活动对学术水平的提高有帮助;5位(20%)受访者赞同、13位(52%)受访者比较赞同参加有组织的集中研读论文活动,对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8位(32%)受访者赞同、8位(32%)受访者比较赞同增加集中论文研读、学术讲座和学术活动。调查结果证明,新路径下的教改措施达到了塑造优秀学术文化的目的,提高了在读会计学硕士整体学术水平。

4结论与启示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大学具有实践导向和重视工学的特点,制约了工科大学会计学学科发展,导致了工科大学会计学学科学术文化内涵与学术文化外延的整体缺失。本文试图通过塑造教师严谨治学学风和求真创新的学术精神,改良人才选拔模式和学生培养模式,激发会计学硕士学术激情,完成学术文化的整体塑造,推动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出现新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因此,研究生教改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优化,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关心教师和学生学术精神树立与学术激情释放,塑造优秀的学术文化,为社会和学界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N].教研〔2020〕9号.

[2]张东晓.应对工学未来重大挑战[N].中国教育报,20170417(5).

[3]刘宁宁.本硕阶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衔接现状及其成效研究——基于1464名学术型硕士生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08113.

[4]李泳波.当前我国大学学术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6):6164.

[5]章琳.以优秀的学术文化滋养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8):6467.

[6]彭泽平,邹南芳.新时代研究生学术精神的概念诠释与培育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3,(4):5465.

[7]齐艳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征探析与思考———基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教师座谈会[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3338.

[8]张建卫,滑卫军,郑文峰,等.成长型心智模式何以激发研究生学术激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5965.

[9]胡疆锋.高校读书会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在“从游”中学会创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37143.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