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摘 要:档案资源是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以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信息资源的总称。同时,也包括对这些资源管理、保存和利用的方法及途径,在学术研究、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人文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可以加速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对档案资源人文化、社会化探索的交叉应用方式。文章通过研究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特征、价值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创新机制,旨在通过此研究,提升档案资源开发内容的丰富度和形式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档案资源的精神需求,提升文化自信。
关键词:档案资源开发;数字人文视角;现状分析;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73.5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文化创意多样性日趋丰富,文化参与度更加普及,而公众对文化的认识和欣赏、对精神文明要求的日渐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由政府或者公共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机构在保护和促进文化遗产的同时,逐步转向文化资源、文化教育、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等多形式的开发及共享,旨在促进公共文化的传承、创作、交流和参与。常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包括收藏文件资料以供调阅的档案馆、展示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提供书刊报纸借阅的图书馆、放映展示社会百态影片的电影院、提供戏剧演出和音乐会的剧院以及各类传统节日期间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的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让公众了解、学习、欣赏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平台,是历史文献研究的场所,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其中,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党史陈列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均不同规模地分散保存着文字类、图片类、声像类以及实物类等各种类别的档案资源,其本质上就是更深层次文化的代表和更厚重文明的传承。但是,受限于目前传统的被动提供利用方式,上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很难全面发挥其功能,受众也十分狭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只在大城市或有某些特定历史渊源的城市有,局限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辐射范围有限,只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利用服务,交通不便甚至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居民基本无法享受到这些服务;其次,有些展览、活动带有节气性、季节性、流动性色彩,观众必须在春节、文化节、寒暑假以及展品到达某个展馆的特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前来观赏,展览的时间、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对于时间有限的上班族、学业繁重的中小学生、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十分不便利。
此外,由于系统、资源的分散性,各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发展不均衡,场馆公益性质决定了其需要受政府或其他机构支持,不同地方的财政收入状况、地方政府对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机构本身的建设规划是否长远等,使各地区各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千差万别,同样是图书馆,经费充足的城市图书馆藏书数量巨大、类别丰富,而乡村或者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图书馆则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阅读需要;最后,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无法提供个性化的体验,观众只能被动等待信息或展演的发布,信息不对称、服务不足甚至文化歧视等现象不能及时被察觉,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需求的个性化得不到满足。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知识管理、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文等技术在档案信息深层次加工和利用中的应用。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再次提出,要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基础,推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的当代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同时,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以及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将中华文化以全景方式悉数呈现;还强调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辟数字化文化的消费新情景,集成包括多语言交互、全息呈现、高逼真、数字孪生以及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使得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线和在场一致化的数字化文化感受大力提升,意味着在实现对内容数字化的基础上,创新成果、呈现方式、体验媒介都要与时俱进。作为极其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国家非常重视新兴技术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到馆查阅、观摩等浅层次的档案资源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档案部门必须及时采纳并掌握数字化时代重要的信息技术,才能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档案资源利用业态,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数字人文是将计算机技术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前沿学科,自2009年前后传入中国学界,在史学研究、新闻传播等人文社科领域快速崛起。在档案资源保管和利用领域利用飞速发展的技术手段,更深层次地挖掘档案资源内容,将档案中的丰富资源通过技术联结,提取再造成系统的、更具展示价值的知识体系。为此,依托数字人文对档案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尤为重要。202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6%,较2021年12月分别增加3549万和2.6个百分点。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急剧提升,显示了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行为模式的变化,也提醒了我们数字人文等新技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对于文化传播的迫切性。
二、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伊始,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就要求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档案收集、保管等基础业务融合,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借助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说,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是档案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基础,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资源库足够丰富的前提下,数字人文利用模式才能更精准、更有效地发挥优势。
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学术界就提出数字人文的概念,虽然没有统一固定的定义,但归结起来就是将系统、精准的自然学科和感性、富有创造力的人文学科相融合,在技术保障和创新探索的角度下,形成对基础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研究模式。对比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数字人文的起点更高,对资源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超前,对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和技术能力要求也更全面。
基于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档案资源开发就是以主流大众需求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和人文专业的跨学科融合,对原有及新兴所有档案资源的深度整合、文件分析、呈现模式再造的行为过程。通过这一行为模式,档案资源的开发形式将会更加多元化,价值挖掘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同时,对档案资源的利用会更加全面,并且不受档案形成时间、部门、分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逐步打破档案学、博物馆学、图书情报学、艺术史学等跨学科间的信息壁垒。
三、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特征及价值
在数字人文模式下的档案资源开发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包括数字化的采集、数据的加工和关联化链接等基础环节。数字化的采集,主要指档案资源信息化的过程,通过文字扫描、图像处理、声光识别等技术,完成纸质或实物档案资源向数字化存储模式的转变,可以是整体资源的信息化,也可以是某专项领域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是后续所有步骤的基础。数据的加工是指通过文件分类、语言处理、内涵分析、图谱关联等技术,对数量巨大的档案资源实行详尽分类、语言加工和关键词提取,是对档案基础数据再加工的过程。关联化链接则是通过上述过程提取的信息资源,构建目的明确、主题单一的专项档案资源数据库。由此本文总结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资源选取的丰富性
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模式,需要对所查询内容的形成年代实行粗略框定,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查找相关资源。除此之外,查询的时间、空间都对资源获取的数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档案的分类方式、存放内容、排列摆放,会对同一事件分别分类保管。同一查询主题可能在博物馆、图书馆、党史陈列馆都有保存的相关内容。首先,在数字人文模式下的档案资源开发,要明确需要开发的主题或领域,如某个历史时期或者文化专题;其次,筛选所需要的历史档案、图书、报纸杂志以及音视频等资源类型,全面收集网络资源、口述资料、现场访谈、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的资料,通过多种类型和不同来源的资源相互补充,实现资源选取的丰富性。
2.开发方式的多样性
档案资源开发形式是否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受新兴技术力量的影响,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档案资源开发不是局限于传统的编研、修志、展览陈列等方式,而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科技力量,通过VR、AR、3D等可视化技术,将档案资源里的特定需求元素和大数据融合,提供形式更为鲜活的成果展示方式。
3.形成结果的全面性
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选取的丰富性和开发方式的多样性,必然会带来结果的全面性。例如,实物全景展览、数字动画等受众更为广泛的演示方式,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对社会热点现象的背后故事、历史演绎、优秀传统形成更全面、更新颖的宣传素材。档案是对历史的保存和再现,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的开发体现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指导,取代传统落后的挖掘方式,采用新的传承方式。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价值,就是让档案资源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内容更丰富、形象更饱满的展示利用模式,向世人传播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人文学术研究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创新机制
1.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通过目前对所熟悉的铁路档案资源开发现状的调研和全国档案保管利用机构的了解,笔者认为,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档案资源丰富度不够,保存过于分散,导致再进一步收集利用的难度加大。相同类目或主题的档案资源分散保管于不同空间、不同性质的史馆,要对相关内容的档案合并,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保证;二是档案资源数字化程度偏低且不均衡,导致数字人文的需求和信息化程度的进展不匹配。新兴技术应用不广泛,即便是全国也只有15家省级档案馆能利用AR、VR等数字技术全景展览,而同时能搭配语音讲解的只有8家,离数字化人文开发成果的期许差别很大;三是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的开发协作模式不完善,开发成果形式有局限性。为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需要各级史馆、学术机构、企业等多方共同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共同建设数字人文档案库。但是,依据目前情况,各史馆由于机构隶属关系、保密级别、开放范围等差别,无法同步所有馆藏资源,开发协作很难统一并共享,进而导致开发成果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单打独斗模式,成品形式单一、缺乏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很难满足公众对不同内容的需求。
2.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创新机制
尽管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通过科学的引导完全可以实现档案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主要创新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层面上加强指引。通过政府或权威性机构牵线,达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以及私人等具备档案保管和开发条件的合作,完善档案资源的基础资源丰富,达到最大限度的数据开放共享,为资源整合和价值发挥创造最良好的氛围环境;二是提高档案资源数字化程度,尽可能地实现各门类档案资源利用均衡,加强数字人文需求的社会化调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是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是社会偏好的需求,通过这些崭新的形式将不同渠道的档案资源集合起来,可以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提升文化自信;三是建立专业团队,完善不同行业档案资源在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开发模式,实现开发成果的多样化。在数字人文视角下的任何研究都是多参与者、多角度、多想法的集合,来自不同档案馆、图书馆、陈列馆的研究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资源和实际情况的局限性,给档案资源开发带来独特的观念。社会公众的参与量越多,“人文”视角越贴近现实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档案资源开发的成果也会更有意义。例如,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开馆的胶济铁路博物馆,不仅全景展示百年胶济铁路的发展历程,还设置了主题鲜明的沉浸式研学、摄影、书法和文创作品展示以及首届FLASHBACK名侦探挑战赛实景解谜和《胶济档案消失的宝藏》沉浸式密室逃脱等游戏,使得各个年龄段的不同受众都能获得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完美体验。
五、结语
数字人文技术的诞生推动了档案、图书、博物、科技以及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的融合,加速了档案资源呈现技术的进步,通过关联呈现、历史仿真、VR/AR以及人机交互等技术,在近几年催生出大批红色资源档案、科技档案、人员名录专题数据库等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档案开发模式,深度挖掘和分析在档案中的故事线,根据不同的利用需求和交互水平,对档案资源展开不同维度的分析和呈现。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本文通过对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的特征、价值以及现状的分析,引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运用新兴技术开发实例,提出了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创新机制的几点建议。档案资源历史厚重,只有大力推进档案资源的创新,从保守的保管性工作模式转变为创新性的展示型工作模式,主动在研究、宣传上下功夫,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公共媒体的合作、政企合作等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向社会传播历史和文化,增强全民文化自信,助力公共文化资源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林兴.论档案馆的公共价值及实现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9(5):38-44.
[2]王丽华,刘 炜.助力与借力: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21(7):130-138.
[3]左 娜,张卫东.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整合模式构想:解构与重组[J].档案学通讯,2020(3):29-37.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