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一年级课堂的应用

2024-06-19 21:21孙株仙郁芳
电脑迷 2024年4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

孙株仙 郁芳

【摘  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分析游戏化教学的定义、相关理论,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重点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文章的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一年级课堂;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小学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教师需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逐步引导他们从简单过渡到复杂的数学学习过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课堂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一、游戏化教学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将游戏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增加学科趣味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游戏任务以达成教学目标。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游戏既是娱乐也是学习的途径,符合其好奇探索的天性。通过巧妙设计的游戏教学活动,教师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于游戏化教学,存在丰富的理论基础。首先,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是游戏化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该理论指出人的智力由多种智力构成,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以及自我认知智能。这些智力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强调了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不要求所有学生在某个方面都达到同等水平。游戏化教学即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是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次,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形式之一。这一观点再次验证了游戏更贴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游戏形式创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1.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小学一年级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复杂、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理解。他们更擅长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使用直观的实物模型或学生熟悉的环境、事物,结合游戏化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游戏化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主动性和体验性,主要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相符合,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思维虽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然需要借助具体的思维。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逐步培养抽象思维和应用意识,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更容易吸引学生融入课堂。

2. 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通常表现为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但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他们容易被外界事物、室外声音或其他同学的行为所吸引,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这种现象与生理因素密切相关,因为一年级学生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导致他们对注意力的控制相对较弱。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也会对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影响。例如,学习内容是否趣味性十足、能否引发他们的兴趣以及情绪变化都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稳定性。同时,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经验仍然保留着学前阶段的特点。

(二)目前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较低

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即采用灌输式教学,以“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教学显得单调乏味,缺乏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例如,在教授“7的加减法运算”这节课时,有些教师仍然采取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动手操作摆小棒和做题为主。学生摆完小棒后,教师进行简短的总结并解释如何进行运算,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次数非常有限,这无法激发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一年级的教学明确提出了要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游戏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将游戏元素和游戏思维融入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提高互动质量。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较为分散,无法长时间集中听讲,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2. 教学内容的讲解比较抽象

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尤其是对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些概念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选择材料,并抽象出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受到事物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过于依赖教材,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环境,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在此情况下,游戏化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直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足

数学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发展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提出了要求,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密切相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观点。然而,一些一年级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灌输,忽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游戏化教学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游戏环境,游戏化教学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思维模式。

三、小学一年级数学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安排游戏化教学的时间和环节

在备课期间,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进度,确保全面且具体的教学安排。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时,时间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游戏环节不应过多,且时间控制要恰到好处,以免偏离教学目标和重点。举例而言,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在课程开始时利用3~5分钟的时间,通过游戏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达到复习旧知、导入新知的目的。

鉴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教师应在课堂中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新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拉回处于溜号状态的学生。然而,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免脱离教学目标并丧失游戏本身的意义。过长的游戏时间还可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难以维持良好的教学氛围。

因此,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对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深入渗透至关重要。在40分钟的数学课中,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将教学目标与游戏融合,突出教学重点。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经验,通过游戏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拓宽游戏化教学的类型

一年级的学生天生充满好奇心,喜欢动、好玩,这是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并尊重这种独特特点,不违背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在设计游戏教学时,应该以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如闯关游戏、猜谜游戏、数独游戏、竞争游戏等,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单元时,可以设计一个名为“你比我猜”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一到两名同学站在讲台前,用手指出一个整点或半点的时间,全班同学一起猜。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软件,在备课期间设计一个认识钟表的闯关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10人,规定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游戏,其他小组作为裁判,成功闯关的小组可以获得小红旗贴纸的奖励。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全班同学参与其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游戏要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融合

数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或模型,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使知识的传递更加简单易懂。

在设计游戏内容和环节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举例而言,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课时,学生在正确区分物体形状后,教师可以呈现事先编号的各种形状的物体。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中找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记录下编号,看谁能找得快又准确。这样的游戏设计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从真实的情境中认识和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通过观察和区分这些图形,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并丰富数学的生活特征。

(四)及时做好游戏化教学的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包含了详尽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以便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诊断问题,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建议和依据,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后,应及时展开和优化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利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方法,持续探索流畅高效的教学过程,加强师生的评价意识,提升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需要多元化,以获得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和全面的反馈。在游戏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效果需要通过评价进行考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评价结果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促使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同时,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得到有效的反馈,进而对采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这种循环性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与提升。

四、结语

为了改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抽象、枯燥和难以理解的现状,并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合,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和意义深远。同时,为了有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游戏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接入点,有助于连接学生以往的经验,更容易使学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

在设计游戏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融合教学内容,始终紧扣教学目标,确保适度、适时、适合的游戏设计。除了关注教学内容外,更应重视教学对象,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游戏化教学,教师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从而建立起数学思维的初步模型。

参考文献:

[1] 徐宁倩. 如何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J]. 当代家庭教育,2023(05):179-182.

[2] 陈杰琦,玛拉·克瑞克维斯基,朱莉·维恩斯. 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M]. 方钧君,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姜珊珊,李岚. 论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 经济师,2019(07):183-184.

[4] 张萍.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