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园、社三方合作共育是指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紧密合作构成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其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了保证家、园、社合作共育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恰当的教育途径,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文章基于家、园、社合作共育,简述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内涵及教育价值,并立足教学实际对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可行之策。
【关键词】家、园、社合作共育;幼儿教育;策略
幼儿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家庭、社区的有序参与,从而使幼儿教育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基于家、园、社合作下的幼儿教育,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有利于更好地弥补幼儿教育的不足。为了保证家、园、社合作共育的有效性,幼儿园应发挥在合作共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系列性活动,将家庭与社区有效连接,为幼儿打造“三位一体”的合作共育模式,共同为幼儿的全方位发展创设有利环境。
一、家、园、社合作共育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家、园、社合作共育,成为幼儿教育领域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其打破传统幼儿教育的局限性,倡导家庭、幼儿园、社会建立起较为密切的联系,以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应当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面向社区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开展灵活多样的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争取社区对幼儿园的多方面支持。”
综上内容,家、园、社合作共育要求三者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打造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特点
家、园、社合作共育是一种全面、深入、平等的幼儿教育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共同体。
首先,共同参与与相互支持是家、园、社合作共育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三方合作共育的背景下,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共同参与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三方形成较强的教育合力,有助于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
其次,连续性与渗透性是家、园、社合作共育的重要特点。教育不仅要在幼儿园内展开,还要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社会成长等多种环境。通过家、园、社合作共育,家庭、幼儿园、社区都可成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场所。
最后,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也是家、园、社合作共育的重要特点。家庭、幼儿园、社区各自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随着合作共育的开展,三方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从而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家、园、社合作共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随着家、园、社合作共育的开展,家长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方向,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掌握更多有效的育儿经验,这有助于家庭教育活动更加规范地开展。除此之外,家长能获取更加全面的教育资源,丰富育儿知识,这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二)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
随着家、园、社合作共育的开展,幼儿园能基于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反馈,进一步了解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园所存在的教育问题,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从而不断改进、完善教育工作。随着家、园、社合作共育的深入,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丰富幼儿的学习资源
随着家、园、社合作共育的开展,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与互补,这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家庭中的玩具、文具,可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幼儿园中的图书、教育资料,可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社区中的教育基地、公益活动可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
(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间的合作,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社区教育有效整合,为幼儿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学习资源,也有效拓宽了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仅如此,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间的合作还可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为幼儿打造具有指向性、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从而为幼儿带来更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其更全面的发展。
三、基于家、园、社合作共育的幼儿教育策略
(一)三者统一教育理念,明确自身角色定位
为了保证家、园、社合作共育的有效性,获取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三者应统一教育理念,并明晰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作用,各司其职,共同完善幼儿教育工作。
首先,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可通过相关文件让家长了解自身的教育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对此,教师可通过会议、讲座等途径,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作用及家长在其中所起到的教育功能,让家长清楚了解自身所承担的教育责任。此外,教师还可针对“家、园、社合作共育”的话题,鼓励家长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发展第一”等合作共育理念。
其次,针对幼儿园教育方面,幼儿园本身应基于“合作共育”这一理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现阶段,部分教师对共育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家园共育上,缺乏对社区这一主体的认识。对此,幼儿园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让教师全面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发挥好自身的教育作用,帮助家庭与社区搭建教育桥梁,建立全新的共育机制。
最后,针对社区教育方面,社区可为幼儿教育提出一些建议,或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计适于幼儿生活、发展的环境,让幼儿在了解与认识社区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社会经验。
(二)发挥幼儿园重要作用,深度开发教育资源
在家、园、社合作共育的背景下,幼儿园既要做到“走出去”,又要完成“引进来”,加强对可用教育资源的开发,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在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中,幼儿园可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引导幼儿了解各行各业,培养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1]。基于这一教育目标,幼儿园可与家长合作开展“职业小讲堂”活动,邀请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幼儿园,向幼儿讲述不同职业的分类、特点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
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中,教师与家长可基于“职业小讲堂”活动,将社区资源融入其中。比如,幼儿园可与当地的企业沟通,让家长作为“介绍员”,带领幼儿参观企业,从而拓宽幼儿的眼界。又如,幼儿园可基于社区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创设园本课程。再如,幼儿园可基于社区的公益性活动,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实践,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取丰富的体验与认知。
(三)建立完善的合作共育体系,共展合作成效
家、园、社合作共育并非盲目开展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应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坚持“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幼儿主体建立完善的合作共育体系,共同努力,确保合作共育的有效性[2]。
家庭、幼儿园、社区应针对幼儿教育问题,加强教育联系,为后续的深度合作做好准备。在合作共育中,幼儿园具有枢纽作用。幼儿园应针对教育工作,与家庭、社区做好有效沟通。比如,幼儿园应建立与家庭的沟通渠道,通过线下家长会、一对一访谈,或者线上语音电话、视频连线等方式,对幼儿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此外,幼儿园还应建立与社区的沟通渠道,在课程建设、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对周围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以社区资源为基础,为幼儿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出发,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模式,积极践行合作共育理念。比如,家长可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又如,家长可以“半日教师”的身份走进幼儿园,协助教师完成简单的班务工作,同时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内的一日生活。
从社区教育的视角出发,社区要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为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比如,社区可利用资源优势,为幼儿教育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线上活动的形式促进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此外,社区还要积极倾听家长的教育需求,三方共同努力,形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合作共育体系,共同推动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开展实践教育项目,提升教育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合作共育的整体效果,家庭、幼儿园及社区可合作为幼儿设计一些实践类活动,展示家庭、幼儿园及社区合作共育的优势[3]。
教师可基于社区出现的问题,为幼儿设计一些话题讨论活动,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展开探讨,以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比如,教师可提出问题:“老师周末出去散步时看到,社区中有小朋友乱扔垃圾,草坪上、步道上都有食品包装袋和白色的卫生纸。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将社区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延伸到课堂中,让幼儿在讨论中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规则,并引导幼儿养成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等良好品德,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提升合作共育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实践教育项目设计中,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走进社区,促进合作共育效果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与社区的消防站合作,带领幼儿走进消防站,让幼儿了解防火、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安全知识;还可引导幼儿开展消防演练,让幼儿了解如何在火灾中自救、自我保护等安全知识。又如,教师可与社区合作,带领幼儿走进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让幼儿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培养幼儿传承、发扬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社合作共育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有助于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家、园、社三方可实施资源整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三方还可立足资源开发,为幼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家、园、社应继续以幼儿为中心,坚持“幼儿发展第一”的教育理念,科学实施合作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构建家园合作幼儿德育品质教育模式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3(7):4-6.
[2]韩凤梅.以社区为教育实践基地: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之路[J].学前教育研究,2022(12):87-90.
[3]赵纯.以资源整合为导向的“家园社”共育研究[J].求知导刊,2021(52):17-19.
作者简介:韦静(1983—),女,淮安市红豆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