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研究

2024-06-18 09:40胡渝曼
艺术评鉴 2024年5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

胡渝曼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5-0043-07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围绕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展开研究。首先,对红色文化的概念和兵团红色主题创作的独特性进行简要描述,强调其深深植根于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活动中,是一种具有革命性和前沿性的独特文化表现。其次,就新疆兵团画家对红色题材绘画的创作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描绘新疆兵团建设场景、塑造兵团人物形象,以及反映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等方面的表现。最后,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总结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对兵团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强调在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新疆兵团  红色题材  绘画创作

在中国艺术史上,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门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兵团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以及兵团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兵团的时代风貌。它不仅能够生动地捕捉新疆兵团成长轨迹历史,还能深刻体现兵团精神和新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深刻理解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的演变历程和艺术实践,以及对兵团发展和文化传承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一、新疆兵团简介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特殊的地理、历史背景下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艰苦奋斗,忠诚履行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由于屯垦戍边的历史背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仅是中国现代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一个历史观念,而且是一个负责执行屯垦戍边使命,实施党、政、军、企一体化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新疆兵团历史与发展

新疆兵团的成立背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边疆地区加强管理、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新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同时民族团结与发展问题也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决定成立新疆兵团,以加强对新疆地区的军事力量布局和边境管理,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宣布成立。响应国家号召,超过十万的官兵选择就地转业,一批又一批复员转业军人、城乡青壮年和大中专毕业生从祖国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新疆,加入兵团这支新中国屯垦戍边大军。他们结合劳动和武力,肩负屯垦戍边任务,组建了一支“不吃军粮,不穿军装,不吃军饷,永不转业”的生产队、战斗队和工作队,充分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

20世纪50—60年代,新疆兵团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步入屯垦和戍边工作的黄金阶段,虽然新疆兵团在20世纪70年代遭遇曲折,甚至曾经一度被撤销,但自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建立以来,兵团逐步调整结构,不断发展和变革,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逐渐成为推动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为新疆的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从此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兵团肩负着加强西北边境防御和维系民族团结的重大政治责任。兵团人克服罕见的生存、生产困难,扎根边疆,报效国家,在天山南北、亘古荒原上创造出人类发展奇迹。

(二)兵团精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后,兵团人民在屯垦戍边活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矢志不渝地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爱国主义精神。大量的热血青年远赴边疆,投身于祖国的边疆建设和保卫中,维护边疆稳定发展。屯垦军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磨炼出热爱祖国、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畏拼搏、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兵团精神,这种精神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与发扬,也是保持兵团屯垦戍边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兵团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促进祖国人民的和谐幸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表现出无畏拼搏的精神,以及对国家无限忠诚的品质。如今兵团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也正是一代代兵团人实践兵团精神的结果。

二、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概述

红色题材中的红色,即红色文化,源自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殊文化形态。红色文化不仅具有特殊的物质表现形式,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新疆兵团红色题材创作就是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优秀革命传统为红色基因,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兵团精神为核心,以兵团文化、兵团建设与发展为内容的文学、绘画、摄影、雕塑等物质载体。

(一)红色题材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地位与发展

红色主题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占有显著位置,它在各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特色和演变。

从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中期,革命和战争是这段历史的中心议题。在这一时期,红色题材在中国艺术中具有显著的领导作用,大量的绘画、雕塑、宣传画等艺术作品都以革命、战争、英雄人物为题材,以此来展现革命事业的激烈,以及人民的英勇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时红色题材的创作逐渐成为主导。刘开渠的作品《胜利渡长江》(见图1)创作于这一时期,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画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艺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题材在艺术创作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其表现形式发生着变化。艺术家更加注重人民生活的美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红色题材逐渐与生活、劳动、爱情等日常主题相结合。这一时期的红色题材作品更加多样化,不仅有英雄史诗般的宏伟叙事,还有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描绘。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持续发展,红色主题在现代艺术作品中仍然有着其独特的位置,其呈现方式更为多元化。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各种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媒介,不只是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还开始研究摄影、影像和装置等多种艺术形态,展现出他们的探索与超越。当代红色题材的创作越来越注重其个性和多样性,通过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方法,红色题材的内容得到重新诠释和创新,以多角度展现其所具有的深意和价值。而且,一些红色题材作品也展示出一种回溯和怀旧情感,通过重新诠释革命历史,促使大家对社会当下状况及历史进行深度反思。

综上所述,红色题材在中国艺术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史诗,而且记录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在当时激励着人们前行,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历史回顾的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写照。红色题材绘画在当代艺术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表现空间。

(二)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的形成原因

我国长久以来都在大力弘扬红色革命传统,将红色题材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疆,兵团作为支撑革命使命的主要力量,兵团形象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精神提供了关键渠道。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红色题材绘画成为一种自然的表达方式,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能真实且富有生动性地展现兵团的光辉历程、英雄风采,以及艰难的奋斗经验。通过这些红色作品,观众有机会深切体验新疆兵团对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兵团人民在困境中展示的坚毅奋斗精神。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作品不仅是对兵团历史的再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除此之外,新疆地区具有特殊的地域位置、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社会背景,这些都为新疆兵团在红色背景下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因此,新疆兵团的红色题材绘画作品不仅是历史趋势下的必然产物,也标志着时代的精神与艺术创新的融合。

(三)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的历史意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地区的先锋力量,对新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兵团的光荣历史、英雄形象和社会贡献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红色作品不仅是对兵团历史的生动记录,也是对革命精神和民族团结力量的生动诠释,更是以生动的方式讲好兵团故事,传承弘扬兵团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这些作品,人们能够深刻领悟到兵团在新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三、新疆兵团画家红色题材绘画的创作实践

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承载着兵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现着兵团人的奋斗精神和时代风貌。本章将深入探讨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的创作实践,从描绘兵团建设场景、塑造兵团人物形象到反映新疆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更好地理解其对兵团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描述兵团的建设与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建初期,美术工作主要是随军进疆的军旅画家来完成的。这些画家以红色题材为主题,作品多表现屯垦建设新家园。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当时新疆的开垦历程,也传递了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如熊新野的《进疆第一年》(见图2),描绘解放军进驻新疆第一年的寒冬季节,在冰天雪地的郊野用“爬犁”拉运石块进行水利建设的一个壮观场面。还有黄戈捷的《瀚海新歌》,画面生动反映了在沙漠中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奇迹,传达了兵团人在顺应自然中改造自然壮丽诗篇的生命意识。

“文化大革命”时期兵团红色题材绘画受外在社会的政治影响要远远大于艺术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描述兵团的建设与发展。周殿鳌的作品《定叫红山出平湖》(见图3),展现了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的坚毅精神。在作品中,大片的黄沙、戈壁和峻峭的山体反映了新疆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画面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展现了兵团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

1981年兵团建制恢复,1982年新疆兵团美术与书法家协会成立,标志着新疆兵团美术有了官方组织指导。这一举措促使兵团美术组织化、规范化,加快了兵团美术创作的专业化进程。画家们用更加客观的眼光观察兵团现状,呈现了兵团政治、建设、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同时,一些作品也开始涉及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变迁对兵团和兵团人民的影响。如段保国的版画作品《安得广厦千万间》(见图4),画面表现了兵团职工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奋力拼搏、战天斗地、改造沙漠的壮阔场面。

(二)兵团人物形象的呈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创建初期以奉献青春的军垦战士为创作对象,塑造英雄形象,歌颂英雄事迹,展现创业新气象,以军垦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题对兵团人物形象进行呈现,旨在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兵团建设中。此外,这一时期尤以女性题材最突出。在兵团建设初期,许多女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远离故土来到边疆开发建设,成为第一代兵团人,画中的她们并没有惊艳的外貌,也不重在描述传统仕女的娇羞神态,旨在歌颂积极健康、亲切朴素的劳动形象。这种描绘方式主要强调女性的独立、自信和劳动价值,如黄戈捷的作品《保卫丰收》(见图5),呈现了一种坚毅、果敢的女性形象,彰显了女兵在建设新疆、发展兵团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劳动女性的尊重和重视。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农兵形象在当时是重要的红色题材,他们被塑造成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被视为革命的继承者和领导者,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精神面貌象征着社会主义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需要,展现的是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如魏谦的作品《军民同练》(见图6),在边境农场,解放军向牧民讲授埋雷方法。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学习、边实践。牧民与边防部队的解放军一起军民联防,共同保护祖国边境线的安全。

1982年之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美术发展开始全面繁荣。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以版画为主的单一表现形式相比,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表现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兵团红色题材绘画在表现方式和门类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例如:绘画、雕塑、摄影、水彩画等。这些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丰富了红色题材的表现形式,使得作品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这个阶段女性题材依旧突出,卢长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祖国在我心中》(见图7)整张画色调沉稳、厚重,画面以黄绿色为底色,寓意兵团戈壁沙漠的自然环境,前后呼应,这幅作品生动表达了兵团人不朽的屯垦戍边和爱国主义精神。画面中一位女子身穿军装正在敬礼,左侧有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女战士的眼神中充满坚毅。

此外,艺术家们更加注重挖掘兵团建设过程中的典型故事和代表人物,通过他们的事迹和形象来展现兵团的光荣历程和精神风貌。王晓明的作品《王震、陶峙岳、张仲瀚规划石河子新城》(见图8)描绘的是王震将军与二十二兵团司令陶峙岳、政委张仲瀚在戈壁荒原上规划石河子新城建设的场景。兵团的前辈们细心观察、不畏艰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不断开拓,才有了如今戈壁滩上的明珠——石河子。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兵团建设的赞美,更是对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描绘兵团新一代是现在新疆兵团表现红色题材的另一种方式。秦建新的作品《军垦新一代》(见图9)描绘的是年轻一代的兵团建设者,采用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一个著名地标雕塑——军垦第一犁作为画面中的主要场景,军垦第一犁刻画了三个裸露着上身的垦荒战士像卖力的耕牛一样奋力拉犁,深陷的双脚、勾起的脚趾和猛烈起伏的筋肉,无不表现出战士们火热的状态。通过画面细节的刻画与画面整体氛围的把握,作品呈现出一种类似纪实照片的真实感和深度,无论是对于主体人物的描绘、背景雕塑的描绘,还是对于地面的细节刻画都十分写实。此画表达了新一代兵团人对于兵团前辈和兵团精神的赞扬与传承,将不断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以新一代兵团建设者的身份再创兵团辉煌新篇章。

(三)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反映

新疆各个民族在生活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礼仪上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兵团反映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绘画作品较少,20世纪80年代之后,兵团建制恢复,在绘画方面,画家对于表达自我的创作逐渐摆脱枷锁,比如徐庶之的《帕米尔集市图》(见图10)作为第七届入选的唯一一张山水作品,通过点景人物表现出“高山之鹰”的塔吉克族人民牵着驮货物的牦牛和骆驼,穿过陡峭的山川抵达集市的场景,远处的集市人数众多,热闹非凡,充满浓烈的西北神韵。

此外,对新疆特有的植被花果动物也有描绘,像画家康新莲描绘的作品《和平》(见图11),胡杨粗壮的根部是画面的视觉最大处,加上两只和平鸽,四周繁花似锦,隐含着画者希望和平犹如胡杨树那般永恒长存。

还有很多描绘新时代新疆文化生活发展的作品,如李子的作品《吉日·巴扎》(见图12),通过描绘多样化且富有内涵的人物塑造,该画面生动呈现了新疆少数民族群体赶集的热烈和活泼场面。在所展示的图像之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众多预示新疆发展的场景和工具,如:快递服务、交通工具赶集、电商送货之类,这些元素都真实地反映了新疆新时代的成长与繁荣。这个时代的众多艺术作品不仅通过艺术手段呈现新疆的变迁和进步,传递出对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的高度赞赏和确认,而且这些作品能够更好地让观者认识新疆的历史变迁,进一步推动不同地区文化的交融与深度解读。

纵观新疆兵团红色题材艺术作品,使笔者强烈感受到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变、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艺术家所处环境的演变而呈现出不断创新的趋势。这些作品是对特定历史相关联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某种回应。此外,随着新疆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社会持续向前发展,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作品将更加倾向于表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精神面貌。为了更好地展现民族和地域文化,艺术家们深入探索民族特色,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和社会关怀的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四、结语

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既是对兵团发展历程和兵团精神的生动表达,也是对新疆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深刻反映。这些红色题材绘画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时代内涵,表现了兵团人民在革命斗争、生产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中所展示出来的艰苦奋斗和不懈追求。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更深刻地理解了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在中国美术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于兵团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实践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新疆兵团红色题材绘画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为兵团的精神传承和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艺公.红色题材创作与红色收藏 专家学者纵论“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的启示[J].艺术市场,2008(01):128-133.

[2]段保国,李钦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美术创作与发展[J].美术观察,2011(05):19-21.

[3]周珩帮.文革时期新疆兵团美术创作的类型和特征[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26-32.

[4]鲍时东.井冈红色题材绘画创作的语境演变与风格特征[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3(04):98-102+124.

[5]刘媛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美术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6]王雪.1980年以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题材人物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19年.

[7]张浩.新时代兵团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0年.

[8]马雅茹.新疆兵团屯垦戍边人物题材水彩画创作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21年.

[9]曹启东.新疆军垦文化在兵团题材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21年.

[10]郑子昂.红色·记忆-赣南红色题材国画作品创作实践与表现[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21年.

[11]旷委.八十年代以来新疆工笔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23年.

[12]李静怡.80年代以来新疆国画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23年.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
浅谈视角与绘画创作的关系
黄宾虹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内美”观研究
再识当代艺术绘画创作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从写生到工笔、写意的创作演进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
豪气吞山河 风骚独自领——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创作探析
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个性图式语言与绘画创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