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阈下的弦子音乐研究

2024-06-18 03:56孟小雪
艺术评鉴 2024年5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

孟小雪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5-0080-06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弦子音乐与云南藏区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音乐形式如何在多样性的文化生态下发展和变迁。首先,文章明确了文化生态的内涵,强调了文化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聚焦云南藏区的弦子音乐,深入剖析其文化背景,呈现出弦子音乐与文化生态的适应性,以及这种音乐形式在云南藏区的表演场景、传播途径和传承方式的变迁。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弦子音乐和文化生态关系的理解,还有助于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推动云南藏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态  弦子音乐  云南藏区

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所在环境的影响,与其紧密相连。文化生态,指的是文化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构成的动态关系网络。这个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如地理、生物资源、气候,还包括社会环境,如政治、历史传统等。文化生态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概念,源自生态学。“生态”概念是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来的。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特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要研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所牵涉的文化的变迁。“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在中文学术界变得十分活跃,其主要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通过生态学视角解释文化现象及其变迁;二是将文化视为一个与自然、社会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这两种方式分别侧重于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的研究。前者关注文化在自然环境中的演变,后者则强调文化整体的复杂性和平衡状态。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前者,即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云南藏区弦子音乐发展的要素,分析云南藏区弦子音乐的发展现状和改进策略。

云南藏区主要指迪庆藏族自治州。作为滇西北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横断山脉之中,其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方。云南藏区的弦子(汉语称谓),云南德钦县藏语称之“仪”(       )、“于”或“耶”。其中,“仪”意为歌舞,“羌”则代表跳的动作,“仪羌”即意味着“跳弦子舞”。作为将歌、舞、乐、词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群众自发性活动,这种歌舞充满了自娱自乐的社会功能。在云南藏区的多个县,如德钦、维西和香格里拉,弦子舞已成为各种喜庆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云南藏区弦子音乐概述

(一)历史溯源

在云南藏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农牧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歌舞成为一种重要的消遣方式。各民族通过歌舞来消磨时间,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弦子歌舞的产生也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有关。关于弦子歌舞的起源,在德钦县弦子文化馆中有相关记载:“在德钦民间,有藏王在格桑湖召集青年建王宫。劳动之余,青年男女在湖边歌舞,产生弦子舞之说。”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中提到胡琴,有这样的描述:“胡琴弦音不变,歌词定会更加丰富。”这部史诗框架成型于吐蕃鼎盛时期,说明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弦子舞就已经流行于世。在藏族的“热巴”中,弦子舞占了较大比重。而热巴舞的宗师米拉日巴生活于1052年至1135年,弦子舞的历史也可见一斑。民国时期的《德县志》和《中旬县志稿》卷下:“藏族民间音乐仅有胡琴一种,其音乐极为悲壮,凡跳舞唱歌时用之,惟调谱甚鲜 。”尽管关于其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文献相对匮乏,但通过民间传说、史诗记载以及对现代艺人采访的综合分析,仍然能够勾勒出弦子舞大致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

(二)表演程式

从表演程式来看,弦子歌舞展现出显著的规范性。这种表演程式不仅规定了弦子歌舞的表演形式和演唱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弦子歌舞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它强调了云南藏区劳动人民在总结社会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如何将生活经验转化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不仅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贡献,而且体现了文化源于生活的根本属性。具体来说,弦子歌舞的程式一般从“仪瓦”(序曲)开始,这一环节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为整个表演定下基调。随后是“思仪”(表达迎宾),这一环节以欢快的歌舞和热情洋溢的歌词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传递出深厚的友谊和亲情。接下来是“堆仪”(赞颂),这一环节通过歌颂美好生活、表达相聚的欢乐等主题,进一步加深观众对弦子歌舞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最后是“尕仪”(长辈散去后由年轻人演唱)、“挂仪”(挽留)等环节,这些环节以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为表演画上完美的句号,同时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三)伴奏乐器

乐器是弦子歌舞表演场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弦子歌舞中用于伴奏的乐器,是藏族的传统拉弦乐器,汉语称弦子,藏语称为“兵嗡”①。“兵”是藏语中“毛”的意思,“嗡”是指乐器发出的声音,“兵嗡”就是指“摩擦马尾拉出嗡嗡声的乐器”。通过采访得知,兵嗡的形制与藏族独特的酥油茶筒相似。酥油茶作为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其茶筒的独特形状与材质为兵嗡的制作提供了灵感。“兵嗡”这一乐器的诞生与发展,是藏族文化生态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丰富了弦子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云南藏区独特的乐器。

在弦子歌舞表演中,兵嗡的作用至关重要。其音色通透、亮而不噪,粗犷中带着柔和的特点,使得它能够轻松驾驭各种旋律,表达各种情感。无论是悠扬的旋律还是激昂的情绪,兵嗡都能以其独特的音色完美呈现,从而感染观众和演出人员,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二、文化生态视阈下弦子音乐的特征

音乐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地理、人文环境的培育。云南物产丰富,多个民族聚居于此。云南藏区作为我国众多民族聚居地之一,也同样展现了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由此可见,云南藏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是弦子音乐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这些维度出发,对云南藏区弦子音乐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其特征的影响进行探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地域特色显著

每一种文化生态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与之对应的文化是当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云南藏区地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这三条江河的奔流不仅为迪庆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对其地貌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云南藏区地处高原,重峦叠嶂,高原地区纵横沟壑的环境赋予了弦子音乐高亢、激昂的旋律特点。在演奏时,弦子艺人们常常使用高亢的音调和强烈的节奏感来表现高原的辽阔和壮美,这使得弦子音乐的旋律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同时,由于云南藏区的高原空气稀薄,使得弦子音乐高亢的旋律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

藏族人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迁徙、定居,他们的生计方式从游牧逐渐转向农耕与商业。这一转变过程也深刻影响了弦子音乐的地域特征与艺术风格。这种地域性的风格特征,正是弦子音乐在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社会功能丰富

首先,从弦子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在滇西北地区的广袤土地上,由于人口居住分散,人们联络困难,很难将整个村落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弦子音乐表演者巧妙地运用了“兵嗡”这一声音响亮的音乐。在弦子歌舞表演开始前,表演者会拉响这首乐曲,其悠扬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能够迅速吸引村寨中的其他人前来围观和参与。兵嗡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方式,使得表演场地瞬间形成金鼓喧阗的氛围,有效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力。另一种说法则是,受早年间经济生活的影响,弦子手为了讨生活,会在各个村落中巡回表演。他们每到达一个村落,就会在村口奏响弦子。村民们在听到悠扬的旋律之后,会纷纷走出家门观看,并根据表演的质量给予相应的报酬。

其次,从表演形式上看,常由男女两队舞者围成一圈,顺时针方向进行歌舞。这种圆形结构不仅象征着团结与和谐,也营造了一种亲密无间、共同参与的社区氛围,凸显出文化生态的民族性。藏族大多信奉佛教,而转经筒顺时针转动的传统,恰好与歌舞的顺时针方向相呼应。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奉,更揭示了该文化形式是在藏族适应其自然与传统文化生态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来的。

最后,弦子音乐在精神生活上与云南藏区的宗教信仰相契合,并发挥了促进社交互动的积极作用;在物质生活中,它也为部分居民提供了经济支持,有效供给生活所需,展现出其多重社会功能。

(三)民族认同感强

云南藏区是西南部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由于地处甘、青、川、藏、滇民族走廊的交汇之地,各民族在这里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使得该地区的民族构成复杂。云南藏族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丽江市和怒江州的贡山县,此外还有25个少数民族在该地聚居,至今已经生活百年以上。这里的世居民族有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苗族、普米族。②云南藏区的弦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更是多民族文化交融与互动的生动体现。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民族通过战争冲突、迁徙流动、贸易往来以及通婚联姻等多种方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网络。这种网络的形成,为各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样的背景下,弦子音乐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多民族的情感表达、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跨越了民族的边界,实现了深度的文化交融。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时发现,在滇西北地区,弦子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表演已经超越了藏族的界限,扩展至纳西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多个民族。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各民族艺人的实践与传承,呈现出多元一体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云南省德钦县霞若乡的傈僳族乐手阿才为例,他所在的村庄虽为傈僳族聚居地,但由于长期与藏族共同生活学习,使得弦子歌舞得以在傈僳族中广泛传播。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展示了弦子音乐作为跨民族文化媒介的独特功能,也凸显了弦子与云南藏区多民族文化并存环境的相适应性。

另外,弦子音乐作为民族间沟通的桥梁,也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促进了多民族之间的情感共鸣,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在弦子音乐的演奏和欣赏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共同价值,从而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谐共处和文化交流。

(四)音乐风格独特

在音乐风格上,弦子音乐曲调丰富,有的旋律流畅婉转,有的粗犷豪放,节奏明快,短小精悍。其乐句通常由二乐句、三乐句、四乐句组成,调式调性以羽、徵调式居多。弦子音乐,常常是同一个旋律贯穿于快板和慢板的部分,在转换时,一部分由乐手拉4至6拍内弦重音起到提示的作用,另一部分则是由领唱的歌手变换节奏进行主导。这样的音乐既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艺术美感,又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弦子音乐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奏—慢板—间奏—快板—尾奏,最后由男女齐唱作为结尾。以下通过云南藏区的几首常唱曲目对弦子音乐的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进行分析。

《圣地卡瓦格博》这首弦子曲是德钦县的必唱曲目之一,是单乐段曲式,2/4拍,可分为两个乐句,调式调性为F徵五声调式,两句结尾属于收拢性终止。由于整首乐曲的基调鲜明,因此采用均分型结构,大量运用八分音符,配上波形旋律,使乐曲具有律动性,凸显鲜明的弦子音乐特色。歌词赞颂了云南藏区巍峨的神山“卡瓦格博”,不仅体现了对自然景致的崇敬,而且深刻展示了音乐创作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密联系。

《拉萨桑耶寺》这首乐曲是澜沧江德钦县燕门乡的弦子曲目。该乐曲旋律婉转,节奏轻快,是复乐段曲,分为8个乐句,调式为bD宫五声调式。复乐段在云南藏区弦子音乐中具有普遍性,大多篇幅较小,通常都是先演奏一遍旋律,再加入人声演唱。它同样分为慢板和快板,在两段的衔接部分依旧用乐器“兵嗡”来控制节奏转换。这首乐曲的曲调常常展现出宽广的音域和悠长的旋律,使人感受到高原的壮阔无垠。

文化生态为弦子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弦子音乐的歌词多运用隐喻、排比等修辞技巧,将自然界的宏大与细微、动态与静态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幅生动且多彩的自然画卷。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还折射出当地人民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崇高敬意,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念。一方面,云南藏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为当地的弦子音乐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素材,使弦子音乐具有鲜明的高原特色和地域风格。另一方面,音乐创作也在不断地塑造和丰富着当地的文化生态,不仅传承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推动着当地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三、弦子音乐与文化生态的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文化生态的要素之一。文化生态在塑造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与当下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每一种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与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定的环境往往孕育出特定的文化,而文化也深深地根植于当下的环境土壤中。这种适应性是文化对于环境改变的积极回应,不论是语言文字、生活习惯,还是社会制度或价值观念,都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调整或变迁,从而找到新的平衡点回应当下的环境。这样,文化才能使其内在逻辑与外部现实环境达成新的和谐,进而促使该文化圈内的音乐文化在与其相适应的过程中发生一定嬗变。

(一)适应时代的表演场景

在云南藏区,弦子舞作为一种深深植根于民间的歌舞形式,其表演场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无论是喜庆婚嫁、新居乔迁、逢年过节,还是村中组织的各类活动、远方客人的到访、朋友间的聚会,甚至是转神山等宗教节日,当地居民都会跳弦子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欢庆。弦子舞的表演场地同样不拘一格,体现了其随和、自然的特点。自家的房屋、公共的广场、活动中心、山顶草坪等室内外平坦之地,均可成为弦子舞的临时舞台。这种随性而至、随兴而发的表演方式,使得弦子舞更加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表达情感、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有时,甚至在行走的路上,也能遇见挎着兵嗡(弦子舞的伴奏乐器)的民间艺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随时随地寻找合适的场合进行即兴表演。笔者曾随弦子艺人格玛和次仁措姆到德钦县后山进行野炊,并相约三两好友,在山顶草坪上进行弦子音乐的演奏、演唱表演,其乐融融。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娱乐场所的增加,弦子歌舞的传播范围从民间广场走向了多种娱乐场所中。在云南藏区的大型娱乐场所“朗玛厅”中,弦子歌舞已然成为最受欢迎的表演曲目之一。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弦子的男性艺人通常在白天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晚上则背着弦子来到朗玛厅进行表演,这种演出方式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物质支持。但是娱乐场所的弦子乐曲通常是由传统曲目改编的流行曲目,由乐手跟随音响伴奏表演。虽然这个过程不能完全展示传统弦子的特色,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在欣赏娱乐歌曲的同时,也能对弦子音乐产生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种特定场合下的音乐不仅让人对该场合和乐曲记忆深刻,还为弦子音乐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持续发展的传播途径

弦子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群众表演艺术,本质上是群体性的传播活动。这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茶马古道上口口相传的传统手段。茶马古道作为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促进了物资交易的繁荣。云南是滇藏茶马古道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弦子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途径。在茶马古道的沿线地区,商人们在进行物资交易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在货物交易的漫长旅途中,赶马人承受着背井离乡的思乡之苦,且由于路程遥远、艰辛乏味,他们需要一些娱乐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途中的劳累。这时,弦子歌舞就成了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赶马人常常将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入弦子的歌词中,这在振奋精神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茶马古道的沿线地区,弦子音乐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在交易的过程中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也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团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传播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以上提到的传统的传播路径,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成为必然的趋势。数字传播时代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蕴含了机遇。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与时代的进程相结合。新时代的音乐传播途径更加灵活开放,具有多样性。这样的变迁与重构既反映了社会科技的发展,也突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还体现了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需求的逐渐增加。将数字化传播模式与传统方式相结合,是对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在此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急于求成,期望达到一步登天。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多媒体音乐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内容形式多样化,使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快捷,也扩大了该文化的知名度。

(三)稳步增进的传承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弦子音乐这种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老音乐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社会各界虽已纷纷投入保护和传承的行动,但重重困难依旧令弦子音乐的未来岌岌可危。

首要的危机,便是传承链条的断裂。老一辈的弦子音乐传承人,他们的离世不仅仅是生命的消逝,更带走了一份珍贵的文化和技艺。而年轻一代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对于弦子音乐的理解和掌握更是有限。这使得寻找和培养新的传承人变得尤为困难,弦子音乐的传承之路愈发狭窄。同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在新媒体文化的冲击下,人们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静下心来深入学习和欣赏传统音乐。弦子音乐在这种大背景下,正逐渐被边缘化,其传承效果远不及主流文化。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与云南藏区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成为弦子音乐面临的一大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社会各界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对弦子歌舞音乐的保护力度。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为相关文艺部门以及民间艺人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通过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等,为弦子音乐的传承提供坚实的后盾。此外,举办弦子节、弦子比赛等公开的文化活动,这不仅能够展示弦子音乐文化的魅力,还能激发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其次,学校也应在弦子音乐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尝试将弦子音乐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人接触、了解并对该艺术形式产生尊重和热爱。这样不仅能够培育新的弦子爱好者以及传承人,还能够拓宽弦子音乐的传承路径。

最后,建立专门的民间传承平台和传承基地也是一条重要的传承途径。这些平台能够为民间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增强传承人的信心,提高和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促进弦子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可见,传承体系在塑造和强化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非遗文化传承项目的有效实施,可以期待民族文化在新一代中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弦子音乐的文化生态适应性是指弦子音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它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与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紧密相连。作为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艺术结晶,弦子音乐并非静止不变。尽管它承载着一定的传统与稳定性,但它必须不断适应所处的内外部文化环境,以更好地展现民族的音乐特色和精神风貌。在历史的长河中,弦子音乐不断吸收新鲜元素,与时俱进,既保持了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又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四、结语

弦子音乐在云南民间广泛流传,成为当地藏区民众表达情感、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媒介。随性而发、随性而至的表演形式使得该音乐形式更加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其传播与传承方式,加强了该地多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以及在该文化中体现出的身份认同。弦子音乐在文化生态视域下凸显出极强的适应性,它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进行重构与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生态环境。这种适应性丰富了弦子音乐的社会功能,使其更贴近时代,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中,也使其在时代进程中成为云南藏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文化生态的概念及其运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2):168-174+238-239.

②迪庆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迪庆年鉴》,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21年。

①此处采用云南藏语方言“兵嗡”。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供给侧视角下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模式探讨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
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