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谆+张健华
摘要:新时期,我国的文化生态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主导/主流文化的定位理论上明确但现实中遭遇挑战、传统文化复苏强劲但趋势微妙、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且影响日深。多元文化构成的文化生态导致文化认同面临新的问题,即国家/政治认同的弱化和民族认同的强化。为此,我们应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努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进而构建新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0-0091-04
一、多元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
所谓多元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文化类型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文化是文化生态构成的基本条件,没有文化的多元,也就没有文化生态的形成。就现实情况而言,多元文化是一种实然状态,不存在仅由一种文化类型构成的文化生态的客观事实。目前,我国的文化生态主要由主导/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构成,这些文化类型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1.主导/主流文化理论上定位明确但现实中遭遇挑战。我国所要建设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开展的文化建设,其理想状态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据文化生态中的主流地位。
但现实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面临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发挥实际上就是如何主导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这其中所面临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就传统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降低了其发挥主导作用的难度。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日起,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都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命题,虽然此时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契机,而批判的结果客观上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在传统文化领域主导作用的发挥降低了难度。随着毛泽东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党的领导集体愈加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渐具中国特色、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近百年的中国化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和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相对良性的互动模式。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还是继承,这些活动的开展,本身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面对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主导优势。
马克思主义主导作用的发挥所面临的更大挑战源于外来文化。历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与不同的外来文化的较量中最终被中国选择的。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外来文化的较量主要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较量的主战场集中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前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的中国成为西方世界围攻的主要对象。而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各种外来文化开始大量涌入中国,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紧密,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越来越多样,面对蜂拥而至的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如何发挥对它们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当今中国文化生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主流文化不明显。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是多数人所认可、接受的文化,它能够影响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中国目前的文化生态而言,很难说哪一种文化居于主流地位。马克思主义主导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的真正确立尚需时日。传统文化的复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回归,它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传统继承和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传统文化很难占据文化生态中的主流位置。而外来文化一方面面临着作为中国文化生态之魂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面临着作为中国文化生态之根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联手的情况下,外来文化根本没有成为主流文化的可能。
2.传统文化复苏强劲但趋势微妙。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都有所体现。在国家层面上,政权的建立必须扎根中国实际,传统文化则是中国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治理体系正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因素,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政治认同,并最终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社会层面上,社会的稳定、和谐需要传统文化的维系,传统文化已经被作为缓解社会关系紧张、冲突的重要手段,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在个人层面上,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要经文化的塑造实现由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传统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急剧的社会变迁激荡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面对与传统割裂的现实危机,个体必然选择传统文化作为维系传统与现实之间联系的纽带。
不论是从大传统还是从小传统来看,传统文化的复苏都呈现出强劲势头。大传统方面,以上层人士、思想家、哲学家等为代表的精英文化愈加受到重视,如儒家文化得到重新阐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借助孔子学院以新的姿态走向全球。小传统方面,以社会大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得到尊重,人们正常的民俗生活得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就是传统文化复苏的最好见证。无论是属于大传统的雅文化如古琴艺术,还是属于小传统的俗文化如民间工艺,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但传统文化在复苏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微妙的趋势,如博物馆化、去语境化、复古化等等,其中最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过分强调。这里所说的民族文化,指的是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民族文化的过分强调一方面是出于民族政策的考虑,作为民族分野的标志,民族文化的强调被视为体现民族平等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主要体现在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旅游业,民族文化被视为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而加以开发利用。
3.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且影响日深。全球化绝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全球化,伴随着经济而来的还有文化,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这些外来文化多种多样,涉及到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更呈现出强势进入之态,如美国的“三片”文化(即以薯片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好莱坞影片为代表的娱乐文化、以芯片为代表的科技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大地已经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