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

2015-09-08 20:49赵蕾王师
世纪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

赵蕾 王师

摘要:文化作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的参照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如何,取决于它所处的文化背景。作为特殊时期、特定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就更离不开文化生态。本文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化的历史审视、现实反思、当代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简单的阐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问题。

关键词:文化生态;历史审视;现实反思;当代构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8-0032-02

文化生态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意在说明文化的进化过程就是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说具体的文化形式是与具体的生态环境相融合的结果。在这里讨论的文化生态就是与自然生态相比较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生态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大系统的内部各个具体的文化样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存续状态和方式。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是不可能与文化相对独立的对待的,它们之间有不可忽视的密切关系。第一,文化是在人们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形成是人类不断社会化的智慧的结晶,在它形成之后反作用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发挥着对人们的教化作用。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特定的社会或者社会集团对其成员用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为其所需的思想品德。文化生态这一概念的提出、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

一、 文化生态——历史审视

我党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就有计划性的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路线、方针。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指导下,遵循谨慎的批判继承旧时代有益于人民的文化遗产的原则。这体现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文化生态建设的行动指南和重要特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模式”影响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开展,具体体现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文化上、教育上、技术上等等,这些方面的苏化发展,淹没了中国文化生态。客观的说,当时的新中国选择苏联模式发展是有必然的原因的,在新中国诞生之初,苏联就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它所呈现出的蓬勃发展的态势吸引着新生的共和国向它学习各方面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更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就对苏联模式进行过肯定,并发出向苏联学习的号召,他曾强调“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在毛泽东同志的积极倡导下,我国出现了一边倒的学习苏联的倾向。这里我们具体讨论在学习苏联模式对我国高等院校工作的影响,首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上受苏联模式影响出现重理轻文的发展趋势,是以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客观的说这项工作的进行在特定的时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在建设初期对人才的需求。虽然这样教育有利于培养专业的人才,但是这是建立在摒弃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致使否定甚至取消了社会学、政治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学科,因此给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养成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有学者对五十年代初的教学改革是这样评价的:一切照搬,造成了一些问题。 这样就致使在这一时期我们的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偏窄、知识的研习程度肤浅等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适应环境、解决问题能力差,文化道德素质存在明显的缺陷。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在借鉴学习“苏联模式”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具体的院系设置、人才培养等环节上,甚至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都是围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进行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就是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在这样的客观实际下,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扭曲否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工作政策,甚至完全的摒弃了传统、扭曲了人性,这对于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也是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 文化生态——现实反思

伴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启了文化生态的全面建设。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最先提出的是叶剑英同志,之后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中特别强调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布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文件,这一文件的发布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受当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分歧,《决议》所涉及到基本精神并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因此,出现了经济飞速发展与国民素质匮乏的矛盾现象,对于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利己思想并没有及时的做出反应。最终导致“全盘西化”思潮的泛滥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警钟。

党的十四大再一次明确的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吸收人类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这一方针路线,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决议》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发展和长远战略的高度上,并提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推动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新的高度。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命题,这体现了我党在推进文化生态建设的坚定决心,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并创造性的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并明确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精神文明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角度出发、切合实际,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充分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三、 文化生态——当代构建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就是能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中进行的,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不断的优化文化生态并使之走向完善。我国所处的国内外情势决定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坚持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资源批判继承结合利用。这种发展道路的选择是新时期赋予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由我们国家的基本性质决定,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构建我国的文化生态的根本。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我们党的基本指导思想、更是我们国家主流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不断的丰富、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根本上保证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强调,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的早期领导人已经认识并且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就是因为我们有思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领导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奠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生态的坚实思想基础。

第二、 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作为中国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沉淀,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心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识的精神内涵,并且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特质,彰显着我国崇高的社会理想。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生态的处在诸多的文化形式之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优势是无可比拟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备完善的教育实践体系,在对人的教化方面更有着突出的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地位,是我国当代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生态的必然选择。

第三、 坚持与古今中外文化相结合。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的、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应该打破局限性、避免功利化、从静态到动态的进行。我们要立足世界各国的古今资源、充分的利用所处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大胆的吸收先进的理念和方式,弃旧扬新、找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顾友仁.论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J].探 索,2011,(8).

[2]王英杰.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取向发展及其现实性 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徐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J].山东大 学,2012.

[4]着眼“四个全面”促进文明发展[N].人民日报, 2015-02-28.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供给侧视角下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模式探讨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