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教学做合一”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

2024-06-18 15:45毛永秀
求知导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案例分析实践能力

摘  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不仅要重新审视教学内容,还要关注课堂效率,强化实践教学,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探究“双减”政策下“教学做合一”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施策略。实践表明,“教学做合一”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做合一”;初中地理;实践能力;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毛永秀(1980—),女,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中学。

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还要探索“教学做合一”的新理念,让地理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和感受的生动体验。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被激发出来,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在无形中得到提升。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双减”政策的精髓在于减负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精准把握教学内容,通过对地理课程体系的细致梳理,去除那些冗余、过时的知识点,将教学的重心放在那些真正能够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内容上。这样,教学内容不仅更加精炼,而且有助于学生构建起清晰、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地理知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描述,还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自然与人文现象[1]。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如地理实验室、野外考察基地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亲身参与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活动,可更加直观地感知地理知识的魅力,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现象的本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力。

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地理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地理知识和技能,还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内涵

“教学做合一”理念,实际上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实践活动相融合,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和领悟地理学的奥秘。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变成了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这种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做合一”理念还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而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能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他们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相互合作,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未来面对挑战时更加自信。

三、“教学做合一”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如何将这些现象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情境,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生动的情境相结合[3]。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景观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视觉上的冲击,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对地理现象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当教师讲到热带雨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热带雨林的植被层次、动物种类和生态环境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神秘的自然景观。教师可先收集和整理有关热带雨林的材料,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课件。在课件中,可以按照植被层次、动物种类和生态环境的顺序,逐一展示图片和视频。同时,教师可以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以及生动有趣的解说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让学生置身于神秘的绿色世界之中。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你们觉得热带雨林的植被有哪些特点?”“你们认为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有哪些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解城市交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思考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地理游戏和竞赛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问答比赛,或者设计模拟探险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在讲述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时,结合历史知识讲述该地区的发展历程;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引入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灾害发生的原因。这样的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地理课堂的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策略下,初中地理课堂将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理实践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4]。这些任务可以围绕课程内容展开,如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让学生在探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锻炼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气候类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当地气候变化的拓展任务,让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气温、降水等数据,探究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原因。这样的任务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从气象部门或者一些专业的气候数据库收集合适的气温、降水等数据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任务顺利完成。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观察和记录方案,包括观察的时间、地点、方法以及记录的内容和格式等。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数据。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并探究原因。最后,由学生撰写完整的报告,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整理成文字。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让他们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互相学习和评价,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另外,鼓励学生参与地理社团活动也是培养他们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野外考察、地理知识竞赛、地理讲座等地理社团活动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宽视野,积累实践经验。在地理社团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的活动,这样既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又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

除了以上策略,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提升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5];邀请地理专家或学者来校开讲座或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在实施这些策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设计任务和活动,确保它们既具有挑战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利用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增强自信心;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案例分析是强化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心挑选的典型地理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象看本质,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剖析案例背后所蕴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在分析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种学用结合的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自然灾害——地震为例,教师可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地震发生时的景象,如地面震动、建筑物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探讨板块构造理论,并结合具体的地震案例,总结地震发生的规律,如地震带分布、地震周期等。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地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地形变化、河流改道等,以及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最后介绍地震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如地震预警系统、建筑抗震设计等。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地震的本质、规律及其对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学习到如何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赛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辩论赛中,学生围绕某一地理案例展开激烈的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反驳。这种活动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6]。

四、实施效果分析

上述教学策略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状态。过去,他们大多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他们不再沉默寡言,而是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这种积极的态度不仅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此外,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地理实践活动,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也会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新教学模式的要求。

结语

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可继续发挥“教学做合一”模式的优势,助力初中地理教学乃至整个教育领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费若兰.“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3.

苏比努尔·艾尼瓦尔.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彭云龙.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黄土高原》为例[J].地理教学,2019(16):39-44.

江浩.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课堂教学思考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2):173-174.

郑文欣.“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创新人才教育,2022(5):47-50.

乔萍.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教学实践:以《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为例[J].福建茶叶,2019,41(10):153.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案例分析实践能力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