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在课余生活中潜移默化的魅力

2024-06-18 12:50陈洁
求知导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而语文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前阶段,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学生对其价值和魅力的认识有限。探讨如何提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在课余生活中的魅力,让学生从中汲取养分,树立文化自信,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方法。通过采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表达形式,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方式进行创新,加强思想品德建设,让学生树立传统文化理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课余生活;魅力提升

作者简介:陈洁(1981—),女,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而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作为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学结合课外活动,全方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自信,更好地提升人文素养[1]。

一、推动文化意蕴由“潜”到“显”,彰显艺术魅力

艺术性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魅力的突出体现,也是其魅力有效提升的着力点。教师应采取富有艺术性的教育方式,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中的意蕴转化为形象的美感,将抽象的意境以直观、艺术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并在精神愉悦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从而推动传统文化意蕴由“潜”到“显”,彰显艺术魅力。

首先,深入研究,增强底蕴。在组织小学生课余生活时,教师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底蕴,将细节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多感官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开展诗词大会、成语大赛等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古诗词、成语的背诵和竞赛,还要深入研究、细致思考,从声、形、意、境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校园诗词大会为例,要展现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就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第一,内容选择应反映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覆盖面可以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戏剧,节选不同的诗歌体裁、历史背景、文化主题等凸显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竞赛、品读、朗诵、舞蹈等形式深入阐释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特色。第二,布景制作应体现传统文化的意境和情调,可以借助书画同源的艺术传统,现场选择书法作品、水墨画等进行装饰,烘托古诗词意境美感;同时设置传统文化体验区,如书法体验、茶艺展示、投壶猜谜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之美。第三,通过艺术融入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体验和魅力。例如,鼓励学生穿着传统服饰参加诗词盛会,展现传统服饰之美;答题竞赛等环节也可以融入传统擂鼓的元素,这样既能带来视听冲击,也能营造比赛紧张激烈的氛围;或在比赛中融入传统音乐和舞蹈,运用竹笛、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展现诗情画意,使诗词大会更加生动多元[2]。

其次,创新表达,力求生动。一是利用新媒体创新表达,提升艺术魅力。新媒体的出现为小学生接触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利用新媒体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在课余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新媒体更广阔的传播范围、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传统文化传承和互动的新空间,教师将传统文化、语文知识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例如,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性,打造传统文化互动社群,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分享、讨论、创作中,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形象化,制作成短视频、图片等易于理解的形式,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艺术魅力;同时可以在课余活动中引入投影动画、增强现实技术、交互技术等新技术[3],为学生提供全新视角,让其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这样枯燥的语文知识瞬间变得生动活泼,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二是利用本地化创新表达,提升艺术魅力。小学生年龄较小,家乡文化是他们最熟悉的,结合本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开展“海派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上海的老弄堂、历史建筑等,了解上海和海派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南翔小笼包、张小泉剪刀等传统手工艺术,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观赏上海戏曲、弹词等传统表演艺术,感受传统艺术魅力……通过上述活动,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由“潜”到“显”,从书本中走进生活里,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和体验上海的地方文化习俗,还能在课余生活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推动精神需求由“虚”化“实”,提升传承魅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包含了千百年来历史变迁的共同经验与历史积累,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真理价值。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教师应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教育启蒙、价值观传递以及增强社会互动等方式,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第一,传承文化知识,满足小学生启蒙学习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价值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小学生教育与启蒙的天然教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互渗透,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神话故事、艺术工艺品、文化作品、音乐舞蹈等诸多领域,包括天文地理、文学常识、民俗传统等丰富内容。通过教育和启蒙,可以将这些历史智慧传承下去。以古典文学的传承为例,其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创作能力。古典文学的遣词造句、韵律节奏、修辞组句等都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代表着汉语言文学表达的卓越水平。在课余生活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启蒙教育,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深远影响。

第二,创新文化体验,满足小学生文化生活的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促进小学生感情、思维、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创新文化体验,小学生得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4]学校可开设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课程,并举办艺术成果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此外,通过艺术教育和文化体验,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自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可在春节临近时组织对联创作、“福”字书法体验等文创活动,带领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文创兴趣,挖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实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彰显传统文化历史传承的魅力。

第三,培养多元兴趣,满足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需要。阅读、音乐艺术等文化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情感寄托和表达的渠道,有助于小学生保持情感健康和心理平衡。一方面,要利用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这也意味着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娱乐形式,如班级历史故事会、剪纸绘画等小型活动,以及端午龙舟会、校园诗词大会等大型活动。此外,兴趣班级如书法、绘画、古典乐器等,传统游戏如围棋、抽陀螺、象棋等,传统艺术如戏曲、戏剧、相声等,都能成为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使学生在劳逸结合中放松身心,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利用文化浸润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多元思维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例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豁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这些观念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人生信条,将其融入课余生活中,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思考方式,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建立更强大的信心,面对失败时展现更坚韧的意志。

第四,搭建协作平台,满足小学生社交活动的需要。利用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一个学生之间社交互动的平台,不仅能提升学生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分享个人观念、感受和经历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积极的社交关系,从而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例如,在开展围棋、抓阄等传统游戏时,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友谊,学习团队合作与竞争的技巧。此外,传统文化中强调礼仪规范,包含丰富的社会规则、礼貌行为和文化礼仪。在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时,学生需要以更高的社交礼仪标准要求自己。同时,教师也需要进行适时引导,使学生在特定的文化场合中知道如何恰当行事,展现良好的行为修养,为小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动教育教学由“脑”入“心”,提升育人魅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5]。因此,教育不仅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国家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基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特征,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宏伟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课余活动中弘扬美好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一,重视理念传承,弘扬美好品德。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团结互助、尊敬长辈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们凝结了历史的智慧,对现代社会和个人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故事会等方式弘扬传统美德。例如:讲述古人行孝故事,展示古人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品行;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展示他诚实守信和坚持不懈的品质……通过让学生自主搜集故事、编排故事、讲述故事的方式,可使他们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将美好品德记于心、践于行。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儒、法、道等学派的一些理念和价值观都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仪”“孝顺”等观念,教师可以开展“孝顺教育日”活动,讲述《论语·里仁篇》中的故事,组织学生通过编写感恩日记、制作感谢卡片等形式,将儒学中的孝道思想铭记于心;道家主张“自然”“无为”,强调顺应自然和内心的平和,教师可以安排户外教学日,让学生去山中徒步、观察自然,在活动中学会放慢脚步,感受内心的宁静,从而在实践道家“道法自然”理念的同时,提升学生适应环境和保持内心平和的能力;法家重视纪律和规则意识,教师可以设置“法治教育周”,结合法家思想“法治”的核心,在课余生活中通过法治开放日、共创班级规则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二,重视学生个性,发扬人文精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是人的五大需求[6]。其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是最终目标。而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对学生这两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不乏需要他们主动探索的活动,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民俗文化品读大会”来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活动前,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民俗文化主题,通过自主探索,深入了解民风民俗的来源和内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准备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在遇到困惑时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体会传统民俗的意义;在活动现场,鼓励学生选择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民俗文化,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对传统民俗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发自内心地认同并传播传统文化。二是,鼓励学生分享和表达,创建积极包容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才能和学习方式,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可以帮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是建立学生良好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课余活动选择,积极创建包容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彰显传统文化育人魅力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贾春瑞.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性课程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20):83-86.

袁芳.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独特魅力[J].视听,2017(4):46-47.

田金良.谈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61-6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1-6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