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兰明
【摘 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提炼应做到三点,一是“题”要“鲜”,即主题鲜明、题目新鲜、符合题目范式;二是“框”要“实”,即思路框架要符合主题要求、适合装下教学改革的内容、形成体系;“点”要“特”,即总结和归纳概括的观点应反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特点。申报书中成果简介的成果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和成果创新点,以及成果应用及效果等各栏目要求填写的内容不同,在成果中发挥不同功能,申报者应准确理解申报书填写的要义和要求,正确填写申报书和撰写成果报告。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学成果 评奖申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5-06-04
教育部颁布的《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提出要求:“每项成果均应填写申报书,提交成果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栏目和所列标题如实、全面、认真填写。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是表格式,有的省称为申请表。凡是申报教学成果奖者,必须填写申报书或申请表。填写申报书实际上就是对成果提炼的一种范式。因此,对申报者来说,填写申报书尤为关键。本文就申报书相关填写和提炼问题进行探讨。
一、熟知申报书填写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成果物化的形式
何谓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第二条指出,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1]由此可知,教学成果即指教育教学方案。那么教育教学方案是如何呈现为教学成果的呢?教学成果需要经过认证,即教学成果等次评定。既然是评定,就必须有评审物化的形式,即有可看、可评的物。教学成果等次评定要求提交的申报书,以及成果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等附件,就是教学成果物化的形式。成果持有者参加教学成果奖等次评定,必须提交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或教学成果等次申报书(下文简称申报书),以及教学成果报告、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
申报书为表格式,包括成果类别、成果简介、成果应用及效果、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成果持有者情况、以往已获奖情况和附录等内容。申报书是成果等次评定的主要依据,其中成果简介和成果应用及效果是成果物化形式的主要内容,申报者应认真总结提炼和填写。当然,包括成果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在内的附录是教学成果的重要支撑,也是成果物化的一部分,同样需要认真地撰写和准备。
(二)教学成果内容的提炼
教学成果其实就是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概括,填写申报书就是对教学成果内容进行提炼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改革创新工作,但有的教育工作者在提炼教学成果时往往感到困难,不知从何着手,这一现象在一线教师群体中比较明显。然而,总结提炼事关教学成果呈现出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成果申报者必须在成果提炼上下功夫。
首先,“题”要“鲜”。“题”是指教学成果题目。一般应先明确主题,再提炼题目,并且要做到三点。一是主题鲜明。成果主题应明确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教师发展等某个方面,即使是综合性成果,也应明确一个主题。如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课程开发建设、构建体系、整合实施,以及与资源、教师、教学等关系。因此申报者应该明确一个主题,形成一条清晰的主线。二是题目新鲜。成果的题目包括一级、二级标题。题目新鲜主要体现在与他人成果的题目不同,将成果主题体现出来的同时将成果的特征凝练于题目之中,应避免题目过于宽泛或与主题不相符。三是符合题目范式。避免为了标新立异,出现怪词、病句让人费解。
其次,“框”要“实”。“框”指的是成果内容的思路框架或提纲。思路框架就像一个置物框,它的功能就是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众多具体措施装入其中,一般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要符合主题要求。“题”与“框”必须相互匹配,否则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二是适合装下教学改革的内容。编织的这个“框”应切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真实做法,使得这些措施和做法能够像零件一样被装进“框”的适当部位。三是必须形成一个体系。前后内容、要素之间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
最后,“点”要“特”。“点”指的是观点。总结和归纳概括的观点应符合教学成果的特质,即观点应反映教学改革实践的特点。此外,观点还应具有创新性,要有新颖、特别的地方。
(三)教学成果内在的关联性
申报书是教学成果的物化形式。申报书中的成果简介、成果应用及效果是反映教学成果的主要内容,其中成果简介又有成果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创新点等栏目需要填写。因此,申报书是分栏目填写的,栏目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各栏目内容之间又必须具有逻辑关系,体现成果内在的关联性,其展现的是一个完整成型、科学合理、体系化的教学成果。
可从申报书填写要求来理解主要教学成果内容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一层关系:由成果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创新点构成的成果简介是教学成果的物化形式,即为成果;成果应用及效果是成果的支撑部分,是用来说明教育教学方案具有实践成效和推广运用价值。两者的关系是成果与支撑成果的关系。第二层关系:成果概要是对成果的简单介绍,也就是成果的主体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是说明教学成果产生、成长、形成的过程;成果创新点是从成果中找出亮点,也就是成果的精华部分,说明成果的内涵价值。
二、悟透申报书栏目填写的基本要诀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各部分或栏目的填写有不同的要求,表达的内容也不同,在成果体系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成果持有者填写申报书时应准确理解其中的要求和要义。
(一)成果概要:简要介绍成果
成果概要这个栏目其实就是成果简介,对成果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说明,之所以不称为成果简介,是因为其所处表格已称为“成果简介”。教学成果就像是一个新研制的产品,成果简介是对产品进行介绍。一般填写的内容包括以下:简要介绍成果所处教育领域有关政策、研究、改革等背景;分析的问题及改革的基本思路;概括性介绍成果主要内容。由于成果概要填写有字数限制,因此应重点填写成果主要内容,可少写或略写甚至不写成果背景和问题及改革思路。
成果概要填写的常见误区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把成效或效果当成果写。有的申报者大量列举出成果实践应用的成效,如获得多少个奖项、撰写多少专著和论文、有多少个研究课题结题、有多少名教师获得成长等,其实这些并不是教学成果,而是成果应用的效果,应该在成果应用及效果栏目填写。二是大篇幅介绍成果的背景情况或分析问题及原因,而成果主要内容没写明白。三是使用图示或多个图表介绍成果。一般成果介绍不宜用图表,但有的申报者制作过程图或思维导图介绍成果,有的申报者甚至每个方法措施都用图示介绍,这些图表考验评审专家的理解能力和看图说话能力。四是大篇幅对成果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有的申报者不介绍成果内容,而是重点介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介绍成果的某项方法也只是停留于理论层面,不谈具体措施和做法。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成果的精准目标
教育教学方案的目标是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解决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一个鲜明特征。可以说,问题是教学成果产生的源头,因此确定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炼和申报教学成果的关键点。申报者提出的解决的主要问题必须是真问题,应该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不是宏观层面、理论领域的问题。还应该是本成果提出的方法策略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要有指向,聚焦到某个点上,使问题具体化,并且提出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必须相互对应和匹配,否则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即修改问题或者是修改方法策略,保证问题与解决方法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另外,应注意申报书填写的是解决的主要问题,需要把握“主要问题”。因此,提出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一般3个左右,而且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关联,问题描述应该尽量简炼。
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一栏填写的常见误区主要有四个。一是提出的问题较为宽泛宏大,不是提出的成果所能够解决的问题。有的申报者摘抄政策文件里提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很大,但提出解决的方法策略却是微观具体的,解决不了提出的问题。二是不提出问题,而是阐述解决问题的目标或结果。有的申报者含糊地填写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某成果是想提出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问题填写的却是“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三是提出的解决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之间未形成对应关系。有些成果提出的问题与方法关系不紧密。四是大篇幅论述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成果形成的成长过程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栏目需要填写过程和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合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一线教师可能更好把握分开填写。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写教育教学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与总结过程等工作的思路和改革实践阶段。阶段思路要清晰,一般分为探索研究、实践检验、总结推广等阶段,也可以更进一步细分阶段,每个阶段应写出成果研究实践的工作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成果概要不同,其更适合绘制过程图示来表达,使填写的方法更厚实、更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针对解决的主要问题来提出,对教育教学方案及实施实践过程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并不断改进完善。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是成果产生、成长、形成的路线过程,特别强调过程的清晰度,要求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填写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时特别要注意与解决的主要问题的逻辑衔接,使教学成果呈现系统性,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推广性。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填写的常见误区主要有三个。一是有过程没有方法,或有方法没有过程。有的申报者将过程与方法合起来填写,出现漏写内容的现象,如主要写解决问题的方法,忽略解决问题的阶段过程及思路。二是过程的思路和阶段不清。有的申报者虽然分阶段填写,但是内容太简单;有的申报者虽然填写了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但是过程的阶段不清晰。三是方法与要解决的问题脱节。
(四)成果创新点:教学成果的价值亮点
教学成果等次评定规定,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创新,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有突破。因此,成果创新点填写就是对教学成果在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方面进行的自我评价,也就是提炼归纳出成果亮点。理论创新是指申报者在教育教学方案设计、研究、实践和总结等过程中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原创性提出新理论、拓展和丰富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此部分应填写新创的理论原理、模式和模型、理论观点。实践突破是指教学成果提出的思路方法和改革措施,在实践检验中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产生显著实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创造性和鲜明特色。此部分应填写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和成果应用形成的教育教学特色,包括改革和特色两个方面。
成果创新点填写常见的误区往往有三个。一是没有理论创新内容。有的申报者未明确填写理论创新;有的申报者填写了理论创新,但只阐述成果的意义或效果;有的申报者只注重讲述实践方面的内容;有的申报者只阐述对某个教育教学问题和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并未提出理论观点。二是将成果研究过程图或思维导图当作模式图或模型图。创建教育教学模式的成果应有模式图,用图示来反映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式,图示必须完整地表达模式的所有要素。三是未提炼归纳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要点和形成特色的亮点。有的申报者没有抓住改革的核心要点,填写内容未着在“点”上;有的申报者没有填写最具特色的部分,而是把方法和措施都笼统填上,甚至在解决问题的方法栏目不填写方法,而是在成果创新点栏目填写方法。
(五)成果应用及效果:教学成果的支撑力量
教学成果的质量评估最关键的是要看成果的应用及效果如何,这也是教学成果实践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教学成果往往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突出贡献,在解决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而且影响广泛、持续效果好。因此,成果应用及效果应简要填写应用情况,重点填写成果应用的成效,包括成果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哪些贡献,应有数据对比、典型案例等实证支撑,还包括成果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成效,应具体填写解决哪些问题、哪个环节中的问题有怎样的突破。另外,还应写清楚成果在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区域内有怎样的影响,包括宣传推广效果良好、各方(政府、社会、业内)认可肯定、获得的奖项多且级别高、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等效果。成果应用及效果填写内容应与附件的佐证材料对应并相符,如获得某个级别的奖项必须在附件材料有证书或文件复印件,确定为示范基地或学校必须有牌匾照片或文件复印件佐证。
成果应用及效果填写的常见误区往往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缺少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应有的贡献。如关于校本课程建设这一成果,有的申报者只写建立校本课程体系,没有写出其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贡献;有的申报者谈贡献但空洞无物,没有数据支撑、案例实证。二是列举的应用成效与本成果无关。有的申报者列举很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的数据、案例等,但很多内容与本成果研究及应用产生的效果没有直接关系。三是填写成果应用效果没有佐证材料。有的申报者填写成果应用有某个方面的效果,但在佐证材料里却没有体现。四是缺乏宣传推广运用。有的成果只在本校或少量学校进行实践检验,没有对成果进行宣传推介,也没有将成果推广到其他地区学校。
三、掌握撰写成果报告的基本要领
成果报告是申报者以书面形式向教学成果等次评定机构正式陈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情况。成果报告作为教学成果等次评定申报书的附录,其作用是让评定机构及评审专家进一步了解成果内容。一般要先写好成果报告,然后根据成果报告填写申报书,也可以先填写申报书,再根据申报书中有关要点撰写成果报告。无论如何,成果报告与申报书的内容应该保持一致。成果报告撰写的内容结构有规定的格式,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效果与反思等四个部分。申报者应该按照规定格式的要求撰写,不宜擅自另立提纲或打乱格式结构。
问题的提出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并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问题的依据或背景。一般是指问题的由来,如教育政策规定及其贯彻落实情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情况及有关调研情况等。二是问题及原因分析。阐述本成果研究领域或主题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或讨论。三是提出本成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教育领域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范畴内,结合本区域、本校和申报者的实际,准确地提出要解决、有可能解决的实际且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就是申报书中的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阐述为了解决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与实践,包括解决问题的阶段和思路及相关工作情况,还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完善形成的情况。这部分主要说明成果是怎么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怎样形成的,其撰写要求与申报书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更加详细、详实一些。
成果的主要内容即成果介绍。如果申报表中成果概要是简略版,那么成果报告的成果的主要内容则是完整版。申报者在撰写时应该重点阐述并说明清楚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包括主要观点、实践模型等内容。特别要注意这部分撰写的内容是实践检验后总结出来的成果,此前此后的情况不在这部分反映,此前的情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中说明,此后的情况在反思部分进行探讨。
效果与反思部分需要说明成果取得了怎样的实践效果,还有哪些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等。可分为效果、反思两个部分撰写。效果部分与申报书的成果应用及效果栏目填写要求基本一致,这里可更详细具体一些。反思部分应该简要提出成果仍存在哪些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想法,不宜过多论述,特别注意反思与成果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不要互相矛盾。
与成果报告同是作为附录的附件是成果的重要支撑材料。在收集整理支撑成果的佐证材料时也需要提炼。佐证材料重要性并不是越“重”(材料多)越好,而是要有含金量高的支撑材料,如获奖级别越高,说明成果质量越好,成果影响范围越广、强度越大,证明成果水平越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学成果奖励条例[EB/OL].(1994-03-14)[2024-01-18].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xzfg/202204/t20220422_62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