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烨
【摘 要】在小学心理课教学设计中跨学科整合不同的文化因素,有利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文章阐述如何将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整合在小学心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利用寓言故事,通过创设前后贯穿的故事情境、挖掘真实的故事情境、回归生活情境形成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探索自身的成长,在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同时,跨学科性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将学科间的思维方式、知识素养进行融合学习。
【关键词】跨学科 寓言故事 情境融合 心理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5-83-03
心理课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指出要“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
目前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主流的形式是心理活动课,注意活动、体验,往往需要教师在设计中融入丰富的形式、多元的素材。在心理课设计中融入多文化元素有利于心理课教学设计的创新。在小学心理课设计中整合不同学科的素材、知识和观察视角,能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科融通性和思维创新性。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大量的寓言故事是寓教于乐的,这些故事能够启迪学生思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传递相应的教育理念。从体裁形式上而言,寓言故事借此寓彼,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对教学设计形式丰富、开合自如的心理课而言,寓言故事作为素材资源,具有切入点小、生动有趣、能触发好奇心等优势。但寓言故事通常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对故事发展相对熟悉,因此如何有效将寓言故事情境与心理课课堂教学融合值得探索与思考。本文以小学生在一年级时学习过的寓言故事《乌鸦喝水》为例,探索寓言故事在小学心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形式与技巧。
一、基于寓言情节,创设前后贯穿的课堂情境
寓言故事这一形式的教学素材在心理课中的运用,从教学设计的结构上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单一组块式——寓言故事作为课堂设计组块的一部分,例如作为导入故事引起学生对某一话题的讨论从而引出教学主题,或者作为单一的案例故事在课程中串联起话题的演绎。二是首尾呼应式——在课堂首尾出现,前后形成呼应,在课堂开始时便抛出寓言故事,同时又剥离故事进行一系列活动,将得到的结论再回归运用于故事。三是情境贯穿式——将寓言故事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每一教学环节的情境设置都与该故事的内容相关。不同的结构形式,故事在心理课堂上也起到不同的作用。单一组块式下,故事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相对独立存在的一部分内容,起到对课堂教学各部分的串联作用。首尾呼应的运用形式中,故事本身出现在课堂的前部和后部,起到主题开启与收束总结的作用。情境贯穿则能够为整堂课形成贯穿全课的教学情境。三种应用模式根据教学目标和设计理念在运用中各有其特点,从教学设计的创意性和学生体验的角度来看,情境贯穿式的寓言故事运用的价值和作用在心理课堂上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例如有研究者提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贯穿全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1]故事背景的设计是创设贯穿全课的教学情境的一种好方式。有研究者提出“故事型心理辅导活动课”[2],不只是将故事素材加入到心理课的某个活动环节,而是将故事情境贯穿于心理课的起承转合全过程,充分运用讲故事的节奏和原理来推进课程。寓言故事通常都有完整的情节发展、主角的情绪演变及成长变化等,适合运用于贯穿课堂的情境设置中。以《乌鸦喝水》这一寓言故事为例,乌鸦经历了需要喝水、找水、喝不到水、想办法喝水、尝试努力、获得成果的过程,教师在运用素材时就可以进行内容的拆解,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整合,运用到心理课堂起承转合的各个环节中。
对比教师自编故事关联课程活动,利用现成的、学生熟知的故事在心理课堂中创设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情境,在内容元素的使用上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其一是将故事进行新编,在故事本身之外进行想象演绎。有研究者就对《小王子》故事进行了超出文本故事本身的演绎,从而创设教学情境,更多是对于故事中学生所了解的人物在教学背景中的灵活设置以引起共鸣。[3]其二是立足故事本身的发展逻辑进行设计。寓言故事属于现有的故事素材,例如以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乌鸦喝水》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贯连,从一个小故事着手,关注个人情绪体验下大脑问题解决的状态。由于故事本身非常简单,要围绕故事本身进行设计需要挖掘出故事的层次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了以下三个处理方式:第一,拆解故事发展情节设置活动,故事本身讲述重点是乌鸦发现可以通过叼小石子的方式从口渴到发现水到无法喝到水,再到想办法解决问题,将故事情境进行细分、拆解,围绕“情绪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的核心理念设计相应的活动。第二,完善故事发展情节实现合理化,应注意为原本的寓言故事补充相应的背景信息,例如乌鸦为什么要飞行这么久、飞行的地理信息的补充等。第三,运用道具演绎故事情境,为了丰富故事演绎方式,除了语言,还可以综合运用课件动画、道具展示等创造更生动的故事情境,例如在课件中制作乌鸦的动画,教师模仿乌鸦说:“虽然大家都知道了我是如何喝到水的,但对我究竟经历了什么却不太了解吧?”展开角色扮演,通过手偶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课堂趣味性和情境感,有助于学生代入乌鸦的角色进行思考。
二、深挖寓言细节,激发突破思维的问题情境
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中可以迅速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回应,但在心理课中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师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寓言故事的熟悉程度会限制他们在重新演绎故事时创造想象的发挥,较难有创新性的故事运用与解读方向。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进行分析,实践表明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熟悉会使得他们受制于思维定势的影响,朝着已知的、既定的方向进行逻辑性的思考,降低了心理课中本身十分重要的体验感和感受性。有研究者认为“寓言作品教学是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路径”[4],对儿童的情感情绪、抽象思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寓言故事本身的属性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文学体裁,在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的是文本的解读,而对于心理课堂而言则要运用合理的方式跳脱出文本分析本身。
基于心理课重视自我体验、参与活动等课程特点,心理课中的寓言故事运用并不需要局限于对故事本身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而是要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挖掘符合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寓言的故事情节通常是相对简单的,并且无论是故事的走向还是故事的结局都是为人熟知的。但这正也是这种简单性,为故事的充实和挖掘提供了空间。通过对故事逻辑的分析发现在《乌鸦喝水》中,学生所熟悉了解的是这只小乌鸦聪明地解决了喝水的问题,但故事本身并没有详细描述在找到水之前乌鸦的经历。因此,这便是创造问题情境的突破口,结合教学设计的目的,考虑从情绪的角度,利用心理投射,想象小乌鸦非常口渴,一时之间又找不到水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并思考用什么办法来解决。
在寓言故事中挖掘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也有一些要点需要了解:一是要通过细节补充,完善故事背景,减少逻辑漏洞。例如在《乌鸦喝水》这一则寓言故事中,一开始在故事描述时仅考虑了由于“找不到水”这个前提条件,就将背景设置在沙漠中。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科学知识背景的高年级学生就容易提出质疑:为什么在沙漠中会出现水没有被蒸发的陶罐?因此,故事演绎的合理性本身也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二是要贴近教学对象的生活实际经历和可能有的真实感受。在感到着急、饥渴或者饥饿的状态下仍旧要努力地解决问题的经历是学生可能体验过的,把这一情境提炼出来就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三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生成。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中要接受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超出预设之外的回应,例如在该课例中当教师叙述完“小乌鸦尝试着用嘴去喝,却发现水瓶的口太小了,水又不够多。小乌鸦又尝试使劲晃了晃瓶子,瓶子却纹丝不动,好像陷在土中了。这时候,太阳也越来越大……”的故事背景后,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此时此刻,小乌鸦的感受是怎样的”时,有一些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期待”。出现与预设引导不同的回答是心理课堂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在予以肯定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对话引导促进与课堂教学目标有关的进一步生成,从而推动教学环节的前进。
三、跨越寓言启示,探索回归实际的生活情境
在心理课中运用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故事,有利于减少学生的防御心理,开启对有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并且能降低学生内心心理创伤被激发的概率。但存在的问题也正由此产生:在故事情境中,特别是当主角是动物时,课程后续的走向很容易变成对故事主角自身经历和感受的讨论,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课堂中思维逻辑能力的运用可能多于回归自身的情感体验。
区别于语文教学,在心理课中运用寓言故事,要跨越寓言故事带给学生的启示,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体验、感受,并且能够连接到自己的真实生活。教师可以考虑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第一,加强寓言故事情境在课堂情境中的融合,增强学生的沉浸体验,激发学生心理投射,例如运用情境演绎、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在本课例中教师运用了手偶道具和声音模拟,加强了课堂的情境感。此外,巧妙运用教师引导语言的暗示力量,教师在课堂中称呼学生为“小乌鸦”,带领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的投射心理,使他们代入“乌鸦”这个故事主角的内心体验。第二,层层深化活动设计,推进与现实世界的连接,逐步弱化寓言故事本身的背景。在《乌鸦喝水》的运用中,教师尝试了以下方式:一是结合故事背景在活动中设计呼吸训练体验活动,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虽然还处在故事情境的设定中,但是通过呼吸训练这样调节身体状态与感受的活动体验,已经回归到课堂的当下。二是在问题解决中自然嫁接学生的真实体验,当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请学生共同来解决的时候,虽然表面谈的还是在故事情境中的问题,但是得出的结论则是来自实际生活中学生的直接经验或者间接经验,这同时也提示教师在运用寓言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符合教学对象的人生体验。三是运用联想的方式,将寓言故事情境与学生自身成长故事情境进行连接,请学生联想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大脑宕机的体验,即“你很需要尽快解决一个问题,但你很着急,甚至有点慌乱,这时候你会是怎样的”。第三,利用课堂小结,将故事情境与抽象出的结论相关联。心理课堂虽然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但是在设计中也需要充分的预设来引导学生的生成,需要有教学设计的逻辑性来支撑课堂结构,推进课堂的节奏。因此,可以在课堂小结的部分,将寓言故事主角表现的情绪进行抽象化,总结出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通过逻辑链的方式对课堂生成进行梳理,引出情绪的调整,推动活动进程(见图1)。
对于教学设计而言,跨越学科视角,寓言故事本身不只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也是心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寓言故事在心理课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教学文本素材的挪用,而是在心理课堂中进行学科融合的探索。采取整合思维,跨越学科限制,将寓言故事在小学心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灵活进行运用。教师通过对故事本身的理解、解读、创想,找到寓言故事与心理课教学目标间的联系与区别,将故事情境、问题情境与生活情境的有机融合与巧妙剥离——通过细化、挖掘寓言故事,找到真实存在的问题情境;通过成体系的各种课堂活动,带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感受、思考、讨论;通过问题的解决回归实际的生活情境,逐步将故事情境剥离,超越故事情境本身帮助学生探索自身的成长。最后利用总结的方式,将寓言故事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对小结中小乌鸦视角形成的情境链条的再次梳理,形成了本课最终的逻辑链条,对课堂进行总结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余淑芬,黄喜珊.给心理课穿个“马甲”:如何在心理课上创设贯穿全课的教学情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5):25-28.
[2]汤林燕.创设贯穿全课的故事情境,提升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8):31.
[3]曾卉君.遗失的声音:小学生正念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3):36-38.
[4]李成明.寓言作品教学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