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4-06-17 10:58:03安玉芳
甘肃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渗透重要性德育

安玉芳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必须将德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其重要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还要在悟性层面上开发灵性,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能力提高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作用发挥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德育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重要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0—0023—0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中,韩愈将“传道”放在了首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凸显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必要性和优越性[1]。对此,深入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

一、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下语文课程的育人要求

德育与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并将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2]。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不仅能发挥语文的主体作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渗透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思考人生意义和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他们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3]。

(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比如,语文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富有深厚的情感意境,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学习任务群,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开展语文实践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一)教材在德育渗透中的优势

在语文课程中,统编版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筛选论证的,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如忠诚、勇敢、责任等。通过深入讨论和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弘扬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敬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4]。例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学习他炽热的爱国精神,感受他真诚且热情的敬业精神,在他的无私奉献中真正懂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进而引导学生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可以通过“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启示学生要继承先烈的遗愿,增强危机意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在学习《驿路梨花》一文时,通过故事中写到的一些人物和他们所做的事,真正读懂“梨花”的象征意义,形象展示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落地生根,赞颂了“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的精神。在学习《背影》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于平淡中见真情,培养他们的孝悌之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本身有着很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学生能在人文思想的碰撞中得到内心的启迪与精神的升华,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教师在德育渗透中的优势

语文教师往往对语言、文字有着较强的敏感性,无论是思维还是体验,都能敏锐捕捉到文本内涵,获得审美享受。因此,他们能够对文章层层剖析,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德育元素,使其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并培养创造美的能力[5]。例如,在学习诗歌《黄鹤楼》一文时,让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和语言之美,感受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习《白杨礼赞》一文时,引导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力量,由此赞颂用鲜血抒写新中国历史和民族解放斗争的不屈精神。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引导学生学会用“五感”去感受紫藤萝花的繁盛与美好,感悟生命的永恒。学习如何欣赏自然,让学生在了解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三)训练在德育渗透中的优势

语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增加应该拥有的文化底蕴,认同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树立对中国文化的坚定信心。同时,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6]。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文时,通过“铭”所体现的文体文化、“刘禹锡”所引领的“名人文化”、“诸葛庐”“子云亭”所倡导的名胜文化,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分析理解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反思,强调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拥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望岳》一文时,跟随诗人领略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品味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激发学生的壮志豪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一)重知识轻德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德育的培养。一些教师对德育内涵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只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而德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范畴,与语文教学没有直接关联。这些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德育内容与语文教学脱节,无法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7]。

(二)德育渗透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往往只是简单地灌输一些道德观念,而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认同感。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思维也更加活跃。然而,一些教师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达不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三)德育渗透效果不佳

总体来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给学生,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在接受时感到困惑、无聊甚至反感,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评估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行为表现,而忽视了学生在品德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这种评估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德育状况,也无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8]。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及策略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力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着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语文教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丰富语言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厚植基础、积蓄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熏陶、沉淀自我。同时,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将传统经验教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情境创设、资源支撑、学习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增强语文教学质效。此外,学校要定期跟踪梳理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教师遇到的典型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和跟进指导,为语文教师提供有力的教研支持。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文章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等内容,都可以深度挖掘,成为我们的德育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深入分析这些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表达的思想内涵和道德价值观念。例如,在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时,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教师也可以挖掘教材中或高大、或厚重的人物形象,开展典型激励教育。例如,在教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时,通过介绍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不畏艰险、坚持理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还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背景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教授《沁园春·雪》一文时,介绍毛泽东同志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豪情壮志和民族自豪感。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一是创设任务场景突出情境性,利用网络媒介增强德育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提高德育资源开发能力,基于学生兴趣挖掘生活中的德育元素,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使道德教育更具实效性。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

(三)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渗透

延伸阅读课堂,能有效提升语文德育渗透效果。一是可以指导课外阅读,举办读书分享会,适当进行跨媒介阅读,深化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德育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德育元素的理解。二是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巩固、提高教学效果。三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情感,强化德育效果。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活动,重点是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如团队合作、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德育的力量。例如,开展科技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和党史历史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人际交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系统思维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家校共育,提高德育实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对此,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他们更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单单是成绩、分数,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他们灌输一些德育理念,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德育培养。此外,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并推动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得失,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有素质、有责任的人。

总之,将德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和能力,进而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人文素养的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海荣.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与思考[J].学周刊,2023(30):136-138.

[2]李安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2(06):01.

[3]曹亚宏.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09):27.

[4]张庆松.班主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途径[J].天津教育,2022(08):17.

[5]钟春华,张大光.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吉林教育,2023(12):01.

[6]周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甘肃教育,2020(09):15.

[7]梁嘉庆.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的有效性分析[J].吉林教育,2019(01):30.

[8]潘瑞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8(04):01.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渗透重要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24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6:04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环球时报(2014-10-30)2014-10-30 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