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4-06-17 18:07魏振玲
甘肃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内涵意义小学数学

魏振玲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教学重点强调教学活动需要兼顾教、学、评三个方面,通过充分融合教学、学习和评价活动达成深度教学,以此来大幅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立足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从教学目标、过程、计划以及评价体系等四个角度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以期在大幅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内涵;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0—0064—04

作为一门小学基础学科,数学无论是对小学阶段的学习还是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1]。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习和评价三者之间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情况,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提出,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全新思路,不仅能保证小学数学的顺利进行,还能提高数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下面,文章结合实践作一论述。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所谓一致性,指的是将独立的不同主体借助教学方式来构建出互相合作的整体,因此,“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融合教、学、评三个关键点,其并非单纯指特殊教育教学形式,而是应当融入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的实践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此理念,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活动和设计,借助有效教学来展开学科日常学习评价,进而推动学生的日常学习,并将教学核心评价方式当作基础教学工具,以此来大幅优化实践教学效率[2]。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通过学科性的日常评价优化实践教学效率。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当中,这三者之间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互相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其中的“教”具体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借助恰当的行为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达成最终的教育教学目的;“学”则指的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行为开展主动探究、学习,并在思维发散、建构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关键知识点,进而累积专业学习技能;“评”则指的是教师充分结合课程发展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评价作出针对性设计,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判。从整体看这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呈现出互相发展、依托的关系。在实践教学中,教学过程可能无法长期稳定进行,学生的表现、知识的难易程度都可能影响到实践教学过程,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基本评价情况进行深度调整,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契合学生基本学习需要,以此来构建高效化的教学活动。

二、小学数学课堂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在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评估考试成绩的方式来评价教学,以此在教学完成之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无法关注到学生日常表现,更难以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标准和依据[3]。而立足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开展数学教学,能保证教学评价密切联系各个学习环节,使学生在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以后,充分了解自己上一个学习阶段的客观评价,以此来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和状态。

2.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点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以此来针对性处理实践教学与评价之间难以共存的问题。“教-学-评一致性”重点强调三者之间共同发展、互相依托,能够促使教师对教学习惯、行为进行深度优化。这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有很大差异,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梳理积极、正向的教学发展观念,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等多方面实现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立足“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制订完善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下,教师首先应结合学生基本情况,在实践教学中设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充分按照个体调查评估结果明确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包括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性格爱好等,在此基础之上设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如思维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培养等,确保目标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4]。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有序进行游戏环节,借助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方式拓展教学形式,并在教学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日常经验,以此来优化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标准,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最后,教师应当通过评价环节来了解学生的日常反馈和表现,依据反馈内容来对目标做出优化设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流程性,进而推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此处以北师大版教材数学知识中的“小数的认识与运算”为例,详细拆解教师如何通过教学目标的制订,最终达成“教-学-评一致性”的最终目的。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先采取前置调研,具体可运用诊断测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学习背景等因素,通过加深学生对于小数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在把控学生基本学习情况的同时,探索学生的根本学习需求,为后续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奠定基础。随后,为了优化教学目标的实践性,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进度,并按照前置调研结果来对“小数比较与排序”“正确读写小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目标设置,进而借助清晰的目标来推动学生努力朝着预期的结果发展。最后,教师应充分运用小组合作、示范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以此来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达成教学目标以后,学生需要对教学目标作出积极调整,并为学生带来更加具象化的教学反馈,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发展。

2.优化完善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因素,具体指的是教师、学生两大教学主体间所构建的互动时间流程,其中主要涉及“教”与“学”两部分。通过教与学之间的互相发展,确保二者之间实现互相融合[5]。在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过程中,应融入教学评价,以此来密切关联教-学-评三大主题,并在深度进行细节优化的同时,大幅提升实践课堂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必须重点关注不同教学环节存在的教学难点,同时充分结合各大教学环节的具体特征,运用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评的有效融合。此处以北师大数学教材“简易方程”为例,探讨在数学课堂中落实一致性教学理念的途径。

对于教育导人而言,其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兴趣,以此来为后续对数学兴致、概念的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该教学环节当中,可以借助实验的形式来为学生展示实物,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和操作过程当中,大幅度优化教学深度。与此同时,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形式,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教学思维和思路,在无形中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矫正消极的教学习惯[6]。如,教师可将天平作为教学工具,并在其中使用20g、40g、50g等多种克重的砝码来为学生进行等式概念的演绎,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观察真正理解何为“相等”。在此之后,引导学生选择桌面上的某个物体,并将该物体放置到天平之上,利用砝码来对具体的物体质量进行测量。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x代表物体克重,通过数学等形式来进行称量,最终得出结果:20+40=x(g)。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从旁为学生做出教学引导,以此来科学渗透教学评价。如,有学生通过砝码的叠加来进行物体克重的称量,对此,教师可以称赞这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做法,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这一做法的实用性。

3.灵活调整教学计划。要想真正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则需要教师将基本教学变化作为根据,进而科学调整教学计划,这是达成教-学-评一致的关键要点[7]。通过这一举措,能够实现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精准测评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由此来为后续教学提供具体的指导方向,最终达成良好的实践教学体验和成果。教师在详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教学内容以后,可初步构建起教学计划,此教学计划内容应当涵盖教学内容和详细步骤等。在完成初步预设以后,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课堂本质上是动态化的互动过程,实际得出的教学效果和反馈可能不符合设计预期。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进一步提升教学灵活性,按照基本教学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以此来保障教学进度。

例如,如果教师在传授关于分数的知识时,可以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将计划分割为分子分母含义、分数定义等不同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习分数知识。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发现学生在分数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疑惑。面对这类状况,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基本状况,科学调整对应的教学计划,同时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有关分数的应用,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空间,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记忆,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能够匹配学生的学习需要。此外,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进展为基础,科学改变教学难度和计划。例如,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拓展更多的挑战性任务,确保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分数知识。面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预设多元化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以此来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多元化发展。

4.建设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兼顾教学、观察等多项课堂工作,因此,为了便于评估教学表现,教师应当构建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这对于达成“教-学-评一致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课堂学习而言,其重点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掌握学生的学习路径,以此来寻找出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单对单的答疑解惑和问题解决。借助多元化评价标准,能够保证教学标准符合评价原则,进而使二者在互相支持的情况下互相推动。如,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长方形的面积”进行阐述,教师通过设置多元化评价标准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

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适时引入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沟通来构建学习标准,使学生明确自我需要的同时,也确认自身应达到何种标准。随后,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使学生主动回忆从前学习过的知识,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对探索图形面积的兴趣,联合学生围绕面积的具体方法和概念进行分析。在具体的解题过程当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具体问题,以此来深挖学生的内心疑惑,并根据学生的问题来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处理日常学习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再次,教师应当以教学过程为核心,由此构建出全流程的教学评估标准。教师应总结出学生在长方形面积教学中可能用到的知识,并由此来整合相关教学要素,其中主要涉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最后,教师结合上述整合内容来创设具体评价标准,如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将具体标准设置为教师能否定义面积概念或是借助公式来处理生活问题。而在课堂表现方面,教师则可将标准设置为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沟通,能否在合作过程中进行思想表述。

综上所述,融合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深挖“教-学-评一致性”的深刻内涵,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前提创设完善、精准的教学发展目标。并将课堂的基本演化作为教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教学计划,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以此来解决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短板,在重构教学模式的同时,创设一个具备针对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范菲.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评”实施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11):69-70.

[2]黄挺艳.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2023(14):126-128.

[3]杨宏.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以“小数除法”为例[J].现代教育,2023(05):28-33.

[4]梁爽.“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数学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例[J].现代教育,2023(05):39-45.

[5]黄秀梅.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原因及路径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08):123-125.

[6]吴雪娜.核心素养下中职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与实践——以高教版“一元二次不等式”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08):148-150.

[7]佟茂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1(06):114.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3]GHB1414)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内涵意义小学数学
一件有意义的事
活出精致内涵
有意义的一天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生之意义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