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创新探索

2024-06-17 10:58:03李婷
甘肃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小学语文

李婷

【摘要】小学阶段思政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应积极探索思政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方法,构建独特的语文课程思政体系。文章探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实践策略,即强化思政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将德育元素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社会实践,从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0—0019—04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入实施,加强学科融合教学工作成为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由此,对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探索,成为了当前教学创新的关键,在语文课程思政探究中渗透德育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对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理念;把握节点,丰富德育内容。同时,优化德育方式,开发、运用课程资源,促进思政与语文教学深层次融合,并把握好当前教育教学新变化,探究语文课程思政,凸显学科育人作用。通过探索创新语文课程思政,为学生设计系统化的德育活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中的德育理念没有与时俱进

通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当前语文课程思政仍存在德育理念没有与时俱进的情况。在学校德育教学特色相关活动中,一些教师依旧停留在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层面开展教学,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仍停留在设计层面。对语文课程中的德育目标缺乏拓展,对语文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未能充分挖掘,这导致德育与语文学科融合不足,未能对学校特色德育资源做好开发及运用,从而影响到了德育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二)相关德育内容比较陈旧

通过课堂教学、听评课跟踪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一些学校围绕语文课程思政的德育内容比较陈旧,教师的课堂教学深度不足。比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国情怀等教育内容浮于表面,教师常常按部就班开展教学。

同时,教师选择的相关德育内容,未结合学生的年龄、学段学情等特点,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另外,教师、年级组、教研组未能将德育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中详细体现,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内容缺位、陈旧。

(三)相关德育资源比较薄弱

从2012年至2023年,笔者走进崇信县城区第一小学、第二小学、黄寨学区几所小规模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跟踪走访,通过回收问卷并分析,可以发现:道德与法治课师资力量薄弱;围绕语文课程思政可拓展的德育资源比较少;德育方式简单,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听、评,忽视了相关实践活动;德育元素与语文教学资源没有有效结合,语文课程思政育人作用不明显。同时,德育校本化资源、社会实践资源、家庭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学校的德育校本化资源体系不完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实现知识迁移。

二、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策略

(一)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理念

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师需要凸显语文课程思政中的德育关键点,密切联系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新变化,深入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对语文课程中的关键德育内容进行分析,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推进小学阶段课程思政和德育工作高效、高质量开展[2]。

1.立足课堂,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师需要立足课堂、与时俱进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观念,构建高效、高质量的语文课程体系。可以说,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语文德育校本化课程体系,拓展语文课程的德育内容、内涵,能使学生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参与语文课程中德育内容的学习。

2.创新德育活动评价形式。以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创新德育活动形式为例,该校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实践活动、少先队员及教师志愿行动,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感悟革命精神,参加本土文化活动等。结合实际,之前的活动评价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评,而现在的活动评价涵盖德智体美劳多种活动测评,品德养成成为评价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争当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联系“三好学生”校园评比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奖励。一系列举措的推行,对学生参与相关活动起到激发、引领作用,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发挥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效果及价值。

3.结合特色活动,树立德育榜样。围绕语文课程思政,可以有效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机,校长及校委会、班主任对参加班级评选、校园表彰等活动且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为获得相关成果的师生颁发奖励证书,结合学生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使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参与德育活动,实现德育效果最大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参与主题演讲活动,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激励学生对相关实践活动深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需要认真倾听并做好引导者,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科学评价,给予学生表达交流的空间。

可以说,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使教师具有学科融合的大思政观、大德育观、大语文观,在此基础上,以课程为中心构建特色德育课程体系,以相关活动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德育活动评价形式,可以树立德育榜样,并在相关实践活动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基于此,围绕语文课程思政引领学生深入参与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德育效果和质量[3]。

(二)把握节点,丰富德育内容

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思政进行德育教学探究,教师应注重科学、有效地选择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有效融入相关德育资源,对学生参与语文课程学习给予科学、有效的引导。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时期,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阶段。根据新时代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德育内容的渗透需要依托课堂教学和教学计划,教师需要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更相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进行科学、有效引导,以建立长效、高质量的学科教学体系[4]。教师科学地选择德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阶段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与语文课程的融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具体的实践中,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思政+教案二次复备”“大单元主题教学”等教学实践活动,体现了对语文课程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拓展,提升了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语文知识学习及相关实践。一般来说,教师围绕语文课程思政,运用学校德育资源推进相关工作,具体体现在语文课程教学设计和备案环节,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联系德育活动内容,以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还需要通过相关活动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把握语文和德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针对语文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做好挖掘及运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知识内化于心[5],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

(三)把握课程性质,提升德育的针对性

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应把握课程性质、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时刻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创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相关要求。

与此同时,针对学科专业师资薄弱的问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实际问题,研究以学生品德修养为导向的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丰富“语文+德育”的教学理论支撑[6]。比如,崇信县城区第一小学通过“思政+群文阅读”教学,体现了当前语文教学依托群文阅读教学开展小学语文相关教学实践,有效把握了当前语文教学的新变化,凸显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及价值。可以说,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将德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

以部编版四年级第四单元神话故事单元主题教学为例,本单元涉及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等文章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德育元素,把握本单元重点、突破难点,精简文章主要内容授课。结合单元主题教学,教师可以把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法治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搜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加深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的了解,促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会主动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道德修养水平。

(四)依托德育资源,深化德育方式

为了开足开齐、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学校应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依托相关德育资源,提升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及质量。同时,需要注重教师的德育观念和学科特点[7],以学科教学为支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运用学校德育教学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同时,需要全方位把握学生的心理问题、道德品质问题、健康成长问题,凸显语文课程中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全面性,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重视学生的德育知识迁移和成果转化,凸显出学科课程中的德育目标,充分运用校本化资源、社会实践资源、家庭教育资源,促进语文课程思政纵深推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8]。

比如,围绕语文课程思政进行教学创新探究,崇信县黄寨学区教师通过德育教学实践,结合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以联校走教的方式,对课程思政进行创新探究,突出德育价值,全方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思政进行创新探究,教师需要立足教学新变化,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及价值,创新相关教学方法。具体实施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学安排及设计,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理念,渗透德育元素,把握课程性质,优化德育方式,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从而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德育课堂[9]。同时,坚持“以德促学”,建立完善的相关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相关课程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周岳梅.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提升实施策略的研究[J].教育艺术,2023(11):10-11.

[2]王红霞.德育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J].吉林教育,2023(28):32-34.

[3]韩小艳.德育与小学学科融合教育的探索——以小学语文为例[J].新教育,2023(29):16-18.

[4]李兰兰.小学生经典研读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3(19):88-90.

[5]窦艳北.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德育研究[J].吉林教育,2023(28):65-67.

[6]陆宇蓝.聚焦陶行知思想,让小学语文和德育有效融合[J].求知导刊,2023(28):95-97.

[7]徐娟.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3(28):35-37.

[8]吴燕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J].吉林教育,2023(28):44-46.

[9]杨文治.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策略[J].吉林教育,2023(28):41-43.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小学语文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2:22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3:20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6:13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