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2024-06-16 03:08项靓岚尹向毅
甘肃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

项靓岚 尹向毅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借助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以对话式互动区分课型实施,取得绘本阅读的最佳教学效果。文章以绘本《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例,分课型设计了导读课、推进课和拓展课。导读课初步感知,了解人物性格;推进课深入阅读,聚焦人物性格;拓展课在阅读延伸中践行,增强学生的体验,促使低段学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获得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

【关键词】绘本阅读;社会与情感能力;课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9—0114—05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导致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失衡,“许多孩子表现出自我中心意识突出、任性等不良倾向,同时他们还不善于与同伴友好相处,不会处理同伴间的矛盾”[1],尤其在面对集体任务时,他们缺乏责任感、抗压能力弱,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消极行为。当今社会既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倡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2]。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任溶溶先生创作的童话故事集,“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两个主人公的外号。“没头脑”不是不聪明,而是做事马虎、丢三落四,缺乏责任感和自控力;“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情绪调节能力差还不愿意与他人协作配合。两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在一次次教训后,他们决心改正缺点。绘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以“趣味性第一”为原则,让低段学生对阅读产生最原始的好奇和冲动,同时还是培养低段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优秀载体。本研究以该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实践,设计导读课、推进课、拓展课这三种不同课型,探索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路径。

一、整体设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社会与情感能力定义为“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和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3]。同时OECD建构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五大维度测评框架(如表1所示),分别为交往能力、协作能力、任务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开放能力。

基于上述理念,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创设故事情境、设计教学任务,培养低段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导读课“听读猜想”初读绘本、了解人物性格,感知社会与情感能力;推进课举例联想深入阅读、聚焦人物性格,联系社会与情感能力;拓展课利用口语与书面表达练习“移情延伸”、根据自身性格践行,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表2”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和成果展现等四个方面设计绘本阅读教学的课型。

二、课型分析

阅读课堂教学是培养低段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借助原创性绘本,实施导读课、推进课和拓展课这三种课型,有效激发低段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推动学生认知、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导读课

导读课旨在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引出主人公,调动低段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初步感知社会与情感能力。导读课共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一是配对人物:体会口头禅与人物性格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二是初识主角:分析人物语言、行为与其性格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任务一:配对人物

1.完成关系对应“图1”:将经典台词与其相应动画人物连线配对。

2.师生问答:为什么看到这些话,你就能马上猜出对应的人物呢?因为这些人物所说的话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以动画人物的经典台词引出人物相应的性格特征,拉近师生之间、学生与绘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语言和人物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初识主角

1.想“没头脑”说什么、做什么。出示语段: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他找到书包,走了,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

引导学生发现“没头脑”常说的话是“对不起,我……给忘了”,体会人物语言、行为与其名称之间的关系;再出示书中其他情境,学生根据“没头脑”的性格特征想一想他还会说什么、做什么,启发学生感知人物性格特征。

2.想“不高兴”说什么、做什么。出示语段:

与此同时,舞台剧《武松打虎》马上就要开演了。一位演员说道:“哎呀,你怎么还没有化妆呀!”他却说:“我不高兴演老虎,我要演武松!”其他演员都催促他快换上衣服,他又说道“不高兴!”

请同学们初步阅读、自主发现“不高兴”会在不同场合经常说什么、做什么,深化学生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认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人物语言、行为与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人物个性,感知社会与情感能力。】

《没头脑和不高兴》以两位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串起了一个个有趣又相互独立的小故事。一至二年级正是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借绘本人物经常说的话(语言)、经常做的事(行为)及其性格特征,引导低段小学生初步感知社会与情感能力。

(二)推进课

推进课聚焦人物性格特征、联系社会与情感能力。推进课共设计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故事续编:学生在初步掌握人物性格特征后合理预测故事发展情节;二是句式练习:揭秘主人公的语言、行为、性格特征和社会与情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任务驱动式设计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旨在培养低段小学生深度把握主人公语言、行为、性格特征以及社会与情感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发展其社会与情感能力。

任务一:故事续编

学生自主阅读“球场风波”“超级设计”等多个片段,小组讨论,大胆想象“没头脑”还会做哪些没头脑的事,“不高兴”还会因为哪些事不高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续编,培养想象能力,深度把握主人公性格特征。】

任务二:句式练习

1.填表格:指导学生结合“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语言、行为、后果以及相应的性格特征、社会与情感能力,先自主阅读、填写、记录“表3”,然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填写结果。

2.造句子:引导学生参照阅读记录表,用“因为……所以……”造句子。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社会与情感能力结构框架图,引导学生填表格、造句子,既能帮助学生深刻感受人物的形象和个性,又能自然过渡到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相关内容,便于低段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师根据绘本精心设计驱动型任务,引导学生填写阅读记录表,借此理解人物语言、行为、性格特征和社会与情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和记录人物语言、行为的过程中适时总结其性格特征,再利用发挥想象、搭建框架等方式带动情感投入,培养想象创造、合作沟通等多维能力,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建立认知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推动学生阅读走向纵深。

(三)拓展课

拓展课引导学生在深度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口语与书面表达练习、深化情感体验,践行社会与情感能力。拓展课共设计两个学习任务,一是口语交际:以“让我们一起帮帮没头脑”或者“请你劝劝不高兴”的形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二是写话练习:让学生想想“我”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又该如何改正,以小练笔的形式练习写话。借助反思性讨论、纪实性写话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往中学会调控情绪、合理表达,进而调适自我,提高社会与情感能力。

任务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深入阅读绘本故事、完成阅读任务“表4”,小组讨论交流成果。

2.各小组派代表上台,以“让我们一起帮帮‘没头脑”和“请你劝劝‘不高兴”的形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流,在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进而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交往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上台交流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展示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外向性和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从帮助别人的角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其社会与情感能力。】

任务二:写话练习

本任务引导低段小学生总结绘本故事,回想自身是否有类似主人公的行为,最终以写话的形式实现读写结合、自我反思与改进结合,将绘本故事延伸到学生自身,“使学生既能走进书中感受人物的经历,又能走出书外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4]。

1.谈一谈读完绘本后的感受与启发。

2.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过类似“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事。

3.完成半填空写话“图2”,分享、随堂点评、课后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用半填空的形式练习写话,低段学生可以按照提示语,将事情的场景、起因、经过、结果,自身心理变化、原因反思和改正办法等依次描述出来,既有效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又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培养和发展积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拓展课,既是展现学生阅读成果的时刻,又是引导学生将自我情感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培养积极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好时机。在阅读完绘本后,教师设计了“你是否也做过类似“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事?”的表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绘本故事练习口语与书面表达。学生在反思型任务情境中不仅有效地训练了自我反思能力,提高了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并且将“道德情感航道导入健康、积极的层面上来”[5],以此来培养低段学生积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三、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素养导向

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绘本教学是培养低段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要求实施多元化教学设计,在践行核心素养要求的同时加强对低段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没头脑和不高兴》作为中国原创性绘本,其文字与图画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审美性,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的故事与人物所蕴含的道理来培养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话能力、思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社会与情感能力等多种能力素养。

(二)任务驱动

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绘本教学以多元任务驱动来设计阅读课堂教学。从绘本《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人物的语言、行为、性格特征出发,再延伸至学生自身,设计覆盖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口语表达、写话练习相融合的学习任务群。不同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绘本阅读提供支架,循序而上,同时培养低段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如成就动机、自我反思与控制、责任感等任务能力和共情、信任、合作等协作能力。

(三)对话式互动

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绘本教学强调对话式互动。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有效地参与到课堂环节中,促进思维及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交流可以使学生培养乐群、果敢和充满活力的交往能力。尊重别人的意见,接纳不同的看法,提高包容度等开放能力,同时“让学生的阅读思考得到有效展示,推动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社会协作奠定能力基础”[6]。在《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过程中,设置多种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小组讨论活动,既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绘本内容,还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反思,发展积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总之,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仅靠知识层面的认知能力培养已不能满足个体的长远发展需要,学生还应具备乐观、合作、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社会与情感能力。阅读课堂教学中,只有将上述两者结合才能真正促进低段小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通用能力,对学生理解社会,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由此,借助原创性绘本,创设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阅读课堂,帮助学生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技能,锻炼交往能力、协作能力、任务能力、开放能力以及情绪调节等综合能力,获得认知和情感上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敏.绘本悦读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15(12):71-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6.

[3]卢立涛,余雨芳,唐程.中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涵及培养路径[J].福建教育,2022(45):17-20.

[4]田乔.小学低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寻——以《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例[J].华夏教师,2022(34):67-69.

[5]潘晓芳.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04):12.

[6]石伟伟.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中学阅读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09):26-28+49.

编辑:阎韵竹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
运用英文绘本,提升英语阅读效益
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让Phonics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杠杆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绘本阅读原则
阅读如此美丽
绘本阅读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